通城县隽水镇东港村易地搬迁点与产业扶贫基地相辉映。
近几年来,湖北省通城县委、县政府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筑牢了小康通城“底盘”,迈步乡村,山更青、水更绿、道路更宽,村庄更靓丽,父老乡亲笑脸灿烂、生活精彩。至目前,通城县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的成果,至2018年底,全县84869名贫困群众脱贫、30个贫困村出列,综合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的26%降至5.2%。在全省党政扶贫成效考核中,2016年被评为A类县,2017年被评为B类县,2018年被评为成效较好县。一串串闪光的数据,饱含着无数人的泪水与汗水,奉献与付出。
贫困户忙碌在五里镇汉上村扶贫车间。
三月的通城,春寒料峭。6日晚上9点半,这个点,很多人都早早的回到了温暖的家,但县精准扶贫指挥部会议室却还是灯火通明,讨论声此起彼伏。白天大家都忙着下村入户,只能挤一挤晚上的时间了。毕竟,担子重啊。通城是幕阜山片区唯一没有脱贫“摘帽”的县,按照省里要求,今年我县必须完成19922人脱贫、12个重点贫困村出列,实现全县整体脱贫“摘帽”目标。这剩下的,可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一定要打赢高质量脱贫摘帽攻坚战,扒掉穷根,甩掉穷帽,本届县委、县政府不能绕路走,否则下届县委、县政府无路走。”县委书记熊亚平书记掷地有声,“通城不摘帽,就摘乌纱帽!”县长刘明灯决然毅然。
有多大的困难,就必须有多大的决心,县委、县政府坚定的政治担当,书记、县长激励的话语,让全县干部群众鼓足了干劲,往前冲。
通城县精准扶贫指挥部是打赢打好全县脱贫攻坚战的指挥中枢,工作任务繁重,县委副书记杨修伟担任常务副指挥长兼办公室主任,不仅坐镇指挥,还亲自谋划、督办推进各项工作。
2017年,他爱人即将分娩,因工作太忙,只好请岳父岳母照顾。儿子出生时,他没陪在爱人身边,接到岳母电话后,才急匆匆赶回百里之外的家,在医院陪护一个晚上,第二天天没亮又悄悄赶往通城。在杨书记的带领和感召下,县精准扶贫指挥部“一办六组十所”的50余名集中办公干部,没日没夜加班加点,借用他们常开的一句玩笑:“我们扶贫干部都成‘文盲’了,不认识日历,因为我们没有节假日概念;不认识时钟,因为我们没有上下班意识”。
县扶贫办党组书记徐东红,家有车祸致残的70多岁老母亲和中风行动不便的妻子需要照料,独生女儿在外读书,作为家里唯一的支柱,每天忙完工作,必须回家买菜、做饭、洗衣、做家务......到了下班点如果还需要加班,他都会对同事说“我回家做个饭,马上就来”,给母亲和妻子做好了饭,他可能还来不及吃上一口,就匆忙赶回了单位。今年4月调任的扶贫办主任吴赛花,巾帼不让须眉,总是冲在第一线;还有老母亲独自在乡下无暇照顾的副主任戴云龙,易地扶贫搬迁指挥所黎小唯,产业扶贫指挥所桂仕杰等等,这一班人为通城脱贫攻坚事业拼尽了全力。
麦市镇陈段村贫困户喜采皇菊。
沙堆坪坳村贫困户抱团种香菇。
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全县各级各地始终坚持全力以赴、尽锐出战,近7000名省、市、县结对帮扶干部走村窜巷,日夜奋战在扶贫一线。
咸宁市政法委派驻塘湖镇望湖村精准扶贫工作队队长、市委政法委委员、政治部郑卫平,市扶贫攻坚领导小组还委任他担任市直单位驻通城县精准扶贫工作团团长,身兼数职的郑卫平不仅要统筹管理21支市直驻通城工作队工作,还率先垂范,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每月驻村时间均在25天以上,解决了长期困扰村民的“行路难、喝水难、通信难”三大难题,然后带着大家发展种养殖产业基地,并筹资13万元购买两头乌猪仔98头,分发给贫困户养殖。他不遗余力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不仅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山村变成了全县有名的美丽乡村,更是极大地激发了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坚定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
四庄乡贫困户住进楼房。
今年3月,应急管理局50多岁李国甫带着一颗热忱的心,投入到扶贫一线中去,成为了一名驻塘湖镇雷吼村精准扶贫工作队队员。为解决雷吼大屋安全饮水问题,他东奔西走数十天,修通了长达5公里的自来水管道。当洁净的自来水“哗哗”地从水龙头里流出来,意味着400人饮水靠肩挑背驮的历史已经结束了。
“黎国英的低保下来了吗?光伏发电贫困户分红到位了没有”这是卢大东醒来的第一句话。可他不知道,就在前半个小时,他的家属就接到了病危通知书。卢大东是沙堆镇瑶泉村干部,黎国英是一名患有间歇性精神病的贫困户,因为当时低保还没有办下来,卢大东牵挂得很。
村里1公里的断头路,也是卢大东一手修通的。2009年,村集体没有钱,但这1公里的“断头路”,已经严重影响到村民出行,“必须要修通!”他带头捐款一万元,村民们纷纷响应,卢大东将募捐来的近20万元交由村民代表负责,自己既当民工,又当监理,同村民一道打通了这一公里。
今年4月30日,卢大东骑摩托车前往县城召开光伏发电培训会途中,突发脑溢血,经过十多天的抢救无效,生命永远定格在52岁。
贫困小学生开心读书。
脱贫攻坚的道路注定不会坦途万里,就是有一群这样的通城扶贫人,冷落了自己的家庭,却成为了别人的亲人;不计名利,不计得失,怀着“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情怀,忠实践行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宗旨,将党的扶贫惠民政策温暖送给千家万户。正是有成百上千扶贫人的无私奉献,有广大群众自强不息,打赢高质量脱贫“摘帽”攻坚战、早日建成幸福小康通城的目标一定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