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资讯> 正文

公安县闸口镇:小龙虾闯出红红火火脱贫致富路

发布时间:2020-01-16    来源:    字体大小:A-   A+

    

闸口镇位于公安县中部,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型乡镇。 2010年,由于小龙虾的出现,闸口农业产业出现了新变局。特别经过产业扶贫的培植,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龙虾仍是闯出了一条红红火火的脱贫致富路。

截止2019年底,闸口小龙虾养殖面积达到8.5万亩,产值达2.6亿元。期间,闸口小龙虾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闸口镇被授予“中国稻渔生态种养示范镇”荣誉称号。小龙虾产业成为闸口镇主导特色农业产业,给贫困户指出了一条脱贫致富光明路。目前,主导产业“虾稻连作”带动贫困户脱贫成效明显,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1613户4728人中,因虾稻产业链发展而受益的贫困户达到1293户,约占全镇贫困户的80%,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

据了解,2010年,闸口镇小龙虾养殖面积只有3000多亩,较为零散,亩平增收1000元左右。群众对小龙虾养殖认知不够,在镇域农业发展上还谈不上规模。但考虑到本镇地域特点,境内湖泊、沟渠、低湖田、中稻田较多,为小龙虾生长繁育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且小龙虾肉鲜味美,餐饮畅销,闸口镇党委、政府认为发展这一产业潜力巨大,决定将发展小龙虾养殖作为水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

2014年,闸口镇小龙虾养殖面积达到1万多亩,亩平增收2000多元,小龙虾发展已初具规模。自扶贫工作开展以来,闸口镇一直在精准扶贫产业扶贫上谋出路,想方设法增强贫困户造血功能。考虑到小龙虾产业发展情况不错,镇委政府积极引导群众发展虾稻产业增加收入。全镇共有542户贫困户通过直接养虾实现稳定脱贫,自主发展虾稻连作面积达6000多亩。

红安寺村的贫困户位文清因发展小龙虾产业从贫困户摇身变为脱贫光荣户。位文清因患有严重肝病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8年,他将脱贫目光集中到小龙虾养殖上,通过享受扶贫金融免息贷款资金政策5万元,开挖了18亩虾稻田,当年他的虾稻田就实现了水稻亩产1000多斤,虾子收入5000多元,亩平收入共计6000元,第一年就收回了成本,还清了所有的债务。位文清也因在全县2018年度脱贫攻坚中自主脱贫事迹突出,被县委、县政府被评为“最美脱贫人”。

徐双喜是闸口镇高丰村的贫困户,通过发展小龙虾从脱贫户变成了贫困户帮扶户。他在2014率先将自己家的10多亩田进行开挖,发展小龙虾产业,2015年家庭收入达到3万多元,实现了有效脱贫。徐双喜自己发展小龙虾脱贫增收后,还主动带动周边5户贫困户养虾增收,帮助曾经像自己家庭一样困难的人,收到当地干部群众的普遍赞誉。

上一篇:让贫困远去,幸福走来
下一篇:致力三个“落实” 彰显时代担当 ——荆州市精准脱贫攻坚战新观察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