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工人在搭建坝体,对滑坡体拦挡导流。
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翟兴波 林晶 通讯员 陈发志 饶自爱
7月8日,巴东县水布垭镇麻石坪村4组暴雨倾盆,工人用布袋搭建200米长的坝体,进行滑坡体前缘拦挡导流,防止山体继续下滑危及下游街区。
6月29日,此处发生124万立方米山体滑坡,4栋房屋瞬间倒塌。当地村民发现征兆后第一时间预警,村干部和驻村扶贫尖刀班及时转移群众,危险区域133人全部安然无恙。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现场,探寻这场惊心动魄大转移背后的地灾防御密码。
今年以来恩施州最大滑坡
“什么都没抢出来,眼睁睁看着房子埋进去。”7月7日,在麻石坪村委会,谭萍兰抹着眼泪回忆滑坡时的情形。事发时,她正在猪圈想把6头大肥猪赶出去,村干部将她一把拽了出来。“快走,人没了就啥都没了。”刚跑出来,她家的房子连同猪圈等轰然坍塌,瞬间被夷为平地。
6月28日,巴东县遭遇四轮强降雨袭击后,水布垭镇再次迎来140毫米强降雨。6月29日7时许,村民陈祥龙开车行至麻石坪村4组,发现路基断裂下沉1米多,路旁山林间有落石声传来。“可能要山体滑坡了!”陈祥龙立即拿出车上的警示带拉起警示线,掉头把车停放在安全区域。
“得赶紧通知大家。”陈祥龙迅速拨通手机告知麻石坪村支书高林勇。高林勇当即通知驻村第一书记、扶贫尖刀班班长向宏贤和村干部谭运辉。尖刀班和村支两委成员分组行动。
“滑坡了,大家赶快到安全地带。”先是电话、微信、高音喇叭发出通知。大家又分成两组,沿着小路挨家挨户清查。
“房子没了,财物也没抢出来,但好歹命还在。”村民谭绍山说,他们三兄弟花了100多万元建好的三层楼房被滑坡体掩埋。
同时撤离到山脊高处的安全地带的村民,一共133人。这是今年以来恩施州发生的最大山体滑坡。专家勘查确定,滑坡体宽约151米,厚约40米,斜长约200米,体量达124万立方米。
这次滑坡造成364省道中断,一座35千伏铁塔倒塌,800多亩农作物受灾或绝收,23间民房被毁,直接经济损失1500多万元。
灾民全部妥善安置
在事发地附近,各个出入路口均有值班人员把守。
“划定危险区后,我们在7个卡点24小时值班,禁止人车通行,尤其是严防村民返回屋内,避免次生灾害。”水布垭镇纪委书记董小川说。
记者沿着泥泞小路小心靠近事发现场,放眼望去,大山像被挖了一个缺口,电线杆、树木、巨石混杂其中倾泻而下,一片狼藉。
“灾害发生后,恩施州和巴东县领导赶到现场了解灾情险情,成立指挥中心和工作专班抢险救灾。”恩施州应急管理局副局长罗建刚介绍,目前恩施州和巴东县已紧急调运土工布袋及编织袋5.02万件、帐篷25顶、行军床43个、棉被130件以及备用发电机等物资。
“目前,每位灾民都已发放临时应急救助资金,确保他们有地方住,有饭吃。”高林勇说。
“滑坡体不稳定,有继续下滑的风险,我们先采取临时应急处置措施:划定危险区,在滑坡体前端搭建拦挡导流坝和停淤区,引导滑坡向右侧方向滑动,避免威胁村集镇300余人生命财产安全。”巴东县应急管理局副局长崔勇说,已专门设置气象观测站和4处滑坡监测点,每两小时报告一次,重点监测雨情、滑坡移动和周边房屋位移情况。
据悉,巴东县已在启动灾后村民房屋恢复重建计划。
群防群控十分必要
巴东县山高坡陡,峡谷深切,泥岩砂岩软硬相间,加上长江和清江侵蚀切割,是全省地质灾害最为显著、严重的区域之一。
“这个滑坡体不属于我们的监测点。幸亏村民预警意识极强,第一时间报告,村干部果断带领群众撤离,又设置隔离区及警示牌提醒,避免了人员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省地质局水文工程地质大队三峡库区工作站站长侯时平认为,此次滑坡能成功应对,算是一次“教科书式”的地质灾害应急避险案例。
“全州有2457个地灾隐患点,巴东就有661处,占四分之一。近期降水频繁,持续时间长,累积量大,松散的泥岩夹层长期受强降雨浸泡,容易导致山体滑坡。”罗建刚说,6月28日,恩施州召开安全生产会议,要求各地加强地灾隐患排查、应急值守、监测预警,强化地灾工作群防群治。
“当天,我们在微信群里看到开会内容,村里让大家各自仔细留意房前屋后及山体异常情况,发现险情及时报告。遇到险情,快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村民谭绍兵说,“没想到这次真起到作用,关键时刻救了大家一命。”
“提高全民防灾意识,发动群众群防群控,十分必要。”向宏贤说,“宁可十防九空,村民防汛抗灾、应急避险等方面的宣传教育也要继续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