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资讯> 正文

扶贫高参的“绣花功夫” ——记全国脱贫攻坚奖贡献奖获得者郑海云

发布时间:2020-10-22    来源:    字体大小:A-   A+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茜 通讯员 江峡 春雨

编者按

10月17日,第七个全国扶贫日,2020全国脱贫攻坚奖颁奖典礼在北京隆重举行,荆州市扶贫办主任郑海云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贡献奖,是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扶贫干部。本报推出其扶贫事迹报道,敬请关注。

2017年2月,郑海云上任之初就被浇了个透心凉:全省扶贫工作考核,荆州被评定为“较差”等次。这让曾荣获国家省市各级表彰的他寝食难安。历经3年克难攻坚,截至2019年底,荆州市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8.27%下降至0.27%;37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出列。在全省脱贫成效考核中,荆州所有县市区均被评为“好”的等次。从北京载誉归来,郑海云又开始了全市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易致贫户再排查再帮扶调研。

摸清实情当好高参

“郑主任,您说这扶贫工作到底要怎么搞?”

郑海云上任时,荆州扶贫工作恰逢低谷,这是他实地调研时被问得最多的问题。

“作为市扶贫办主任,我要为市委市政府扶贫工作当好‘参谋’。”郑海云介绍。当好参谋,当然要能提出解决问题的好建议。

郑海云直插一线、解剖麻雀。他选取贫困人口近10万人的监利市为样本,带领工作专班先后近30次、40多天蹲点调研,访民情、摸实情、问民计。“最根本原因出在思想上,觉得江汉平原无真贫。”郑海云说。

问题找到了,怎么办?

郑海云买了三套《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精准脱贫政策干部读本》等论著,办公室放一套、家里放一套、车上放一套,读到入脑入心。

有了工作指南,结合调研,郑海云迅速向市委市政府提出构建大扶贫格局、调集精兵强将等“十条建议”。市委市政府负责人看到后感叹:“如果这还不行,荆州扶贫工作就真的不好搞了。”

汇报不能讲“有的地方”“有的人”

“以前最怕郑主任来,光讲问题。”松滋市扶贫办副主任雷汉平笑言,不过现在大家都争着邀请他去。只要他来了,再难的事都有办法。

在郑海云的标准里,信息录入不精确是问题,政策执行不到位是问题,贫困户不满意是问题,扶贫工作队不给力是问题……坚持问题导向的他从不怕问题多。“荆州因病因残致贫比例高,这些人自我生产能力不够,确保扶贫政策执行到位尤为重要。”

他再三要求扶贫工作做细做实。细到什么程度呢?调研时听到汇报说“有的地方”“有的人”,他马上打断对方,指出“必须要素精准”。实到什么程度?自荆州落实最严考核评估制度后,常有熟人给郑海云打招呼希望“高抬贵手”,他不为所动,每次通报都具体到人到事。

“荆州市主要领导明确指示扶贫领域不得开小差,脱贫攻坚绝不可马虎。”郑海云有了这个坚强后盾,督查起来就能落细落实。

荆州市扶贫指挥部所有人员每月至少一周时间沉在基层,8个调研督导组自己查资料、访农户、找问题,不要基层填表报数,发文和会议频次近年较大幅度下降。

站在农户门前吃泡面

“不是亲眼所见,管他谁讲我都不会信。”监利市三洲镇后洲村村民夏世友还记得与郑海云的“偶遇”。

去年6月的一天中午,日头正劲。夏世友门前不远处的树下有几个人站着吃泡面。“走过去看了一眼,觉得眼熟。”夏世友邀请他们到家里坐着吃,一聊才发现,眼前这位“熟人”是郑海云。他曾到夏家征求意见,这次又入村暗访,到了午饭时间,就向农户家借点开水泡面吃。夏世友连忙要重新做饭,却被郑海云婉拒,拉拉家常又开始入户调查。

荆州市扶贫督查专员代容先后23次和郑海云到乡村。“第一次出差到监利,他主动说我们两人一间房,节约一个是一个。”后来,这成了惯例。

“工作要高标准,生活要低要求,跟贫困户比困难,我们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郑海云对自己“抠”,对贫困户却倾尽全力。

石首周家湖村贫困户邓某的孙女上网课,手机流量费高,郑海云现场办公解决;监利人民大垸贫困户陈某妻子残疾鉴定、儿子送医治疗,郑海云一件不落;松滋贫困户小魏的工作也是郑海云帮忙解决;每每遇到生活困难的人,自掏腰包更是家常便饭。

考核路上母亲去世

“老大什么时候能回来……”这是郑海云母亲临终前留下的最后一句话。郑家兄弟姐妹四个,他是老大。

2019年12月28日深夜,入院数月的母亲病情急剧恶化,医院再下病危通知书,家里催促他赶回去见母亲最后一面。但时值国家考核等工作紧张开展,作为联络人和具体负责人,郑海云正在洪湖出差。

工作走不开,母亲放不下,一夜未眠的郑海云还是选择了工作。“那一夜,真是煎熬。”郑海云说。

考核方闻讯深受感动:“荆州的扶贫干部是真的把工作放在第一位。”

郑海云缺席了母亲病床前的孝道,却不曾缺席扶贫攻坚路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

“如果扶贫拖了后腿,将是荆州罪人。”郑海云说,自己从农村出来,贫困滋味刻骨铭心,能为扶贫工作做点事是自己的初心,更是使命。

上一篇:湖北银行讲求精准“滴灌” 扶贫贷款力挺特色产业
下一篇:六年扩种近10倍 每亩收入万余元 汉产猕猴桃成助农增收主力军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