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刘丁维 通讯员 陈鼎 廖潘腾子
1月30日,孝感市大悟县城关西部的王家冲水库坝上,围聚了不少周边的居民,他们都盼着能在第一时间看看从丹江口奔流而来的“幸福水”。
8天前,随着一声闸响,清澈的丹江口库水一路向东,经过269.67公里的“跋涉”,潺潺汇入此行的终点——王家冲水库。这标志着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的全线通水,480余万民众将彻底告别干旱之苦,占我省土地面积1/10的鄂北大地,也从此将被汉水润泽,不再喊渴。
用“水袋子”破“旱包子”难题
鄂北地区主要是指襄阳、随州、孝感三市北部地区,是湖北省人口、耕地相对集中的区域。这里既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点地区,也是有名的“旱包子”。这里降水量偏少,过境客水少,蓄水能力差,地下水贫乏,平均井深打到200多米才有水。
在鄂北,随州的旱情尤为严重。鲜为人知的是,这个以战国编钟闻名世界的湖北最年轻的地级市,藏着全世界最密集的水库群。省水利厅水库处副处长李凯介绍:“我省现有水库6921座,而随州就占了704座。”当地人称:正因为没水,所以才遍地修水库蓄水。
为解决鄂北干旱缺水问题,省委省政府于2012年提出水资源配置的战略构想。2015年10月22日,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全面开工。工程总投资180亿元,从丹江口水库清泉沟取水,自西北向东南跨越鄂北岗地,流经老河口、襄州区、枣阳市、随县、曾都区、广水市,止于孝感大悟县王家冲水库,全长269.67公里,年均引水7.7亿立方米,设计供水人口达482万,灌溉面积363.5万亩。
用“水袋子”破“旱包子”难题,因投资规模大、覆盖面广、受惠人口多,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也被誉为湖北水利“一号工程”。
湖北的“水利工程百科全书”
“项目开工的第一天,我就在现场,直到今天全线通水。”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与管理局广悟项目部负责人李世维,站在广水市武胜关镇胡家湾村应山河渡槽边,看着流动的丹江口库水,激动不已。
“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不仅仅是一送一收这么简单。”李世维说,其间要越过50条河流、150处铁路和公路、20条断层带,另外还要涉及260条迁、改、建线路。隧洞、倒虹吸、渡槽、暗涵、管桥、明渠、进水闸、退水闸……水利工程的各种类型,在工程中都有体现,堪称湖北“水利工程百科全书”。
“施工难,是因为那里都是膨胀土。”李世维解释,用当地老百姓的话形容膨胀土,就是“天晴一把刀、下雨一团糟”,管材极易出现位移、开裂等问题。
最让建设者们自豪的是,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全线自流引水。“利用受水区36座水库联合调度,工程设有24处分水口。”李世维表示,全程采用的封闭式输水里程占总长度的九成,剩有的输水明渠则采用隔离网防护,永久性占地仅4931亩,既少占了耕地又保护了水质。
让沿线居民共享安心水
“看看,这就是从丹江口来的水。”大悟县城关镇的杜自持,特地在通水的当天赶到王家冲水库的现场,举着手机与电话另一头的家人视频通话。杜自持高兴地说:“今后我的孩子再不用像我小时候一样去井里挑水,也不用忍受与家人分离之苦,在家里就能用上干净清澈的自来水。”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大悟人,韩世涛见多了人与地争水的场景。他说,因为缺水,大悟南部地区的双季稻种植区都改种了地膜花生。
如今,在王家冲水库坝外,通向大悟县水厂的2.4公里钢管正在铺设,预计今年5月底贯通。届时,被挤占的农业用水将还给农业,为农业旱涝保收、粮食稳产增产奠定坚实基础。
未来,在汉水的奔腾与滋养下,鄂北还将迎来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