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资讯> 正文

英山100万公斤优质生姜滞销 一元一斤都没人买 省农科院专家支招

发布时间:2021-11-04    来源:    字体大小:A-   A+

    

种植户采收生姜

鲜嫩的优质生姜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董淑健 通讯员 吴滕钰

今秋英山县生姜丰收,种植户却面临窘境:100万公斤优质生姜找不到销路,每公斤2元钱都无人问津。该如何为这些脱贫不久的农民解困?昨日,湖北省农科院专家支招:开挖山洞贮存、加大营销力度、通过加工增值。

种植生姜让农民脱贫

英山县杨柳镇位于湖北省与安徽省交界处。昨日上午,极目新闻记者来到该镇土门河村。

种姜大户朱昌奇带着五六个人,正在村后山坡上的生姜地里采收生姜。他拔起几棵生姜苗,抖落上面的土,然后指着肥嫩金黄的生姜块对记者说:“看看今年的姜长得多好!往年这个时候,早就有收购生姜的货车停在村口路边,催着我们挖生姜,挖多少要多少,一公斤八九块钱。今年倒好,这么好的生姜,2块钱一公斤也没人要。”

今年59岁的朱昌奇是村里的传奇人物。4年前,他到安徽学会种姜技术,买回小黄姜良种,不施化肥、不打农药,每亩地最多可产3500公斤生姜。前3年,他创下了平均每亩3万余元的收入纪录。在他的带领下,土门河村以及周边乡镇许多村民群起仿效,生姜种植面积越来越大,生姜成为当地脱贫致富的主力农产品。

今年春天,朱昌奇再次带领家人和村民种姜。他不仅自家的土地能种尽种,还向其他农户流转了部分土地,他和侄儿两家的总种植面积扩大到30亩。

今年一元一斤没人买

从上个月开始,眼看生姜即将再获丰收,朱昌奇却高兴不起来——往年前来收购生姜的客户,如今却不见踪影。前日上午,在他的央求下,好不容易来了一位客户,可对方的开价让朱昌奇吓了一跳:每公斤2元!

“我们村种的小黄姜是优良品种,光是姜种每公斤就要12元,加上农家肥、我们七八个月的辛劳,卖2元一公斤,意味着连成本都赚不回。”朱昌奇无奈地说。

最严峻的问题是,就算是每公斤2元,愿意来的客户也很少。前日,由于急着用钱,朱昌奇不得不以2元/公斤的超低价,向他请来的那位客户销售了3000多公斤。

杨柳镇农机站站长杨双齐介绍,全镇生姜种植面积超过1000亩,加上周边的陶河乡、草盘地镇等,今年英山县生姜产量超过100万公斤。

专家建议“三管齐下”

昨日,记者电话采访了湖北省农科院农经所专家罗亚军。

罗亚军表示,只懂种、不懂销,是许多边远地区农民的特点,农经所正在想办法帮助英山县的生姜种植户们。

专家们提出了“三管齐下”的对策。

一是挖山洞暂时贮存。在罗亚军等专家的指导下,土门河村等地生姜种植户纷纷开挖山洞。朱昌奇挖的第一个山洞,可贮存生姜5000公斤,保质期一年左右。这样一来,暂时滞销的生姜可以贮存在山洞里,等销路打开后再拿出来销售。

二是加大营销力度。罗亚军等人正在帮忙联系武汉的小区、超市,计划通过团购形式,为生姜找到新的销路。团购的好处是,绕开中间商,种植户能够适当提高生姜售价,市民也能得到更多实惠。

三是通过加工增值。罗亚军介绍,目前种植户收获的都是嫩姜,如果让其成为老姜,价值就会增加。要是能够进一步做深加工,增值将会更多。

上一篇:国家电网发挥能源央企优势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下一篇: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促进山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