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资讯> 正文

共同奋斗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

发布时间:2022-03-02    来源:    字体大小:A-   A+

    

□ 黄锟

阅读提要

共同富裕最鲜明的特征体现在“共同”上,既主张分配过程中的公平正义,又强调生产过程中全体人民的共同奋斗、共同责任和各类生产要素的共同参与和合理配置。

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强调人人参与、人人享有,形成人人参与的发展环境。

共同奋斗的前提是各生产要素在社会经济活动中都具有公平参与、公平分配的基本权利和社会环境。

共同富裕最鲜明的特征体现在“共同”上,既主张分配过程中的公平正义,又强调生产过程中全体人民的共同奋斗、共同责任和各类生产要素的共同参与和合理配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上看,共同奋斗、各尽所能,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

共同富裕是各生产要素共同参与的必然结果

从生产力层面看,共同富裕离不开各生产要素的共同参与、长期参与、协调共振,是各生产要素共同参与的必然结果。共同富裕包含国民总体富裕和全体居民共享富裕,其实现有两大前提:一是社会生产力大发展,能够生产出足够多的社会生活资料以满足社会成员物质和精神需求;二是社会产品能够合理分配,让社会成员得以拥有实现共同富裕的生活资料。从生产力角度看,只有各生产要素共同参与、共同奋斗,才能实现共同富裕目标。

共同富裕不是凭一纸法令去推行现成的乌托邦,需要各生产要素共同参与、共同奋斗。经济学家威廉·配第提出了“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的重要认识,强调劳动必须与土地等物质资料结合起来才能创造财富。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重新肯定了这一论断,并且科学分析了劳动和土地在价值生产中的不同贡献,指出劳动创造价值和土地等物质资料转移旧价值,肯定了劳动、土地与资本等物质资料都是必备的生产条件和必要的生产要素。随着分工和生产力的发展,参与生产的要素越来越多,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逐步纳入生产要素的范畴,它们与劳动和土地一样都是财富生产必要的生产要素。可见,财富,包括其使用价值是各要素共同参与的产物,任何生产要素都是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

共同富裕不是一蹴而就的,还要坚持长期奋斗,推动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任务,也是一项现实任务,必须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共同富裕不仅仅是居民收入差距问题,也是地区和城乡差距问题;共同富裕不仅仅是分配问题,而且包括了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扶幼等方面;共同富裕不仅仅是经济建设,也包括社会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共同富裕不仅仅是物质文明建设问题,也包括精神文明建设问题。实现共同富裕,必须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统筹做好就业、收入分配、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扶幼等各方面工作,更加注重向农村、基层、欠发达地区倾斜,向困难群众倾斜,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既等不得也急不得。在这一长期过程中,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强调人人参与、人人享有,形成人人参与的发展环境,鼓励劳动者通过辛勤劳动、合法经营、创新创业创造迈向幸福美好生活,以高质量发展推动实现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各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公平分配的必然结果

从生产关系层面看,共同富裕是各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公平分配的必然结果。共同奋斗的前提是各生产要素在社会经济活动中都具有公平参与、公平分配的基本权利和社会环境。

共同奋斗、共同参与的起点公平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在经济社会现实状况下,由于人们的享赋不同、所依存的社会经济条件不同、所处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也存在差别,因此,人们从事经济社会活动的起点存在差异是社会的常态。可见,收入分配不平等并不完全在于分配结果不平等,收入分配和共同富裕不仅仅是个人层面的分配结果,更是国家社会、城乡区域等各主体、各层面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发展状况合力作用的结果。起点公平是社会成员在参与经济活动时,享有平等的权利,平等的参与机会和发展机会。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是起点公平的核心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保证了共同奋斗、共同参与的结果必然是公平分配,这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直接原因。分配是生产关系的一个环节,并非独立存在,受制于生产,同时反作用于生产。生产决定分配,生产的产品决定分配的对象,生产的性质决定分配的性质,生产的所有制形式决定分配的形式与结构。马克思一贯反对离开生产关系讨论分配正义问题,反对在分配数量、伦理正义等问题上的平均主义。马克思公平正义理论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道德标准,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出发,从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高度,将分配公平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是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资料实现了全社会的公有制,杜绝了少数人依靠占有生产资料剥削他人劳动的机会。因此,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关系上的公平是整个社会分配公平的逻辑前提。推动共同富裕,公平参与、公平分配是基础性的要求和原则。

共同富裕是市场和政府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

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运行层面看,共同富裕是市场和政府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健康协调运行、保证共同奋斗和共同富裕的体制基础。我国经济发展能获得巨大进步并为共同富裕积累坚实物质基础,关键就在于我们既发挥了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把有效市场、有为政府和党的领导有机结合起来,既有利于充分利用市场竞争、市场机制的优势,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使一切有利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积极因素充分发挥出来,为各要素共同参与、共同奋斗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活力;同时也有利于政府发挥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作用,防止出现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依法加强对资本的有效监管,防止资本野蛮生长,保障全体人民的长远和共同利益,为各要素共同参与、共同奋斗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根本保障,保证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实现。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创造共同奋斗、共同富裕的体制基础,必须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有效市场的作用是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但我国的有效市场不单单是指竞争性的市场,更是指能够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形成创新生态系统的市场,是与有为政府有机结合、共同作用的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的内涵和外延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政治领导、法治环境和行政管理的统称,是党委领导、行政高效和民主法治三者所构成的政府体系。这一理论延展使得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语境中的“政府”,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恪守者、践行者和倡导者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的规划者、主导者和引领者。这样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职能和定位决定了我们的政府必须是“有为政府”,即政府体系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路线和改革开放的基本方向上敢作为、能作为、善作为,处理好“政企、政资、政事”之间的关系,持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完善和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根本在于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特征。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实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强强结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根本政治保障。

(作者为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上一篇:“我要给他看看玉麦的新变化”
下一篇:继续发扬历史主动精神,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