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资讯> 正文

深山冒出个小渔村

发布时间:2022-10-12    来源:湖北日报    字体大小:A-   A+

10月1日,走进神农架林区宋洛乡长坊村,“深山渔村”四个刚劲有力的大字刻在村口的石碑上。

青山环绕,碧水流淌,20公里长的长坊河在大山里蜿蜒前行,串起沿线百余个鱼塘。好一幅乡村振兴美丽图景!

村口,养鱼大户王福林正准备起鱼。当鱼塘里的水排得只剩10来厘米深,一尺多长的“洋芋条子”(学名:齐口裂腹鱼)就在塘底成群乱窜。

王福林手拿网兜、眼疾手快,瞄准鱼群跳窜的方向,迎头一罩,三五条鱼就落入网中。

“昨天接到松柏两个老板的电话,各要80斤。”王福林说,最近每天都能接到客户的购鱼电话,有西安的、荆州的,也有本地的鱼贩。

长坊村平均海拔1000米,位于神农架与兴山县交界的大山中。清澈的小河里,自古生长着“洋芋条子”“钱鱼”(学名:多鳞铲颌鱼)等“土鱼”。

10多年前,有村民开挖池塘,把河水引入,尝试养殖“土鱼”。这些神农架特有的冷水鱼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在西安、武汉等大城市供不应求,一斤能卖到百元左右。

王福林也加入到养鱼的行列中。一开始,他采用传统养殖方法,管理粗放。“鱼长得慢,繁殖率也低。”总结失败的教训,王福林认为养“土鱼”也要讲科学。

王福林加入了村里的康路冷水鱼专业养殖合作社,与村民“分享技术”“共享市场”。今年,他还两次前往武汉学习养鱼技术。

“洋芋条子”如何越冬?如何提高冷水鱼的繁殖成活率?王福林说,解决这些问题全靠村里的繁育研究中心。

走进长坊深山渔村珍稀鱼类繁育研究中心,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个个圆形的繁殖鱼桶,鱼桶大小高低各有不同,桶中成群的鱼儿游得好不欢快。

“根据鱼儿的大小,要换不同的鱼桶。”工作人员说,中心最大的繁殖鱼桶直径可达6米,主要养殖20厘米以上的鱼。

冷水鱼繁育研究中心解决了冷水鱼传统繁殖方式中遇到的水温低、含氧量不足、粪便污染等一系列技术难题,实现了标准化养殖,提高了养殖效益。

“引进新技术后,繁殖鱼苗成活率从30%到50%不等,提高到了70%以上,鱼苗开口进食的时间也由之前的3个月变成了全年。”长坊村党支部书记周林介绍,繁育研究中心还以低于市场价50%的价格将鱼苗卖给各养殖户,为各养殖户稳定盈利提供了坚实保障。

目前,长坊村有精养鱼池97亩,养殖大户16户,年产量3.5万斤,销售收入320余万元。

“以前各家都是‘单打独斗’,现在大家以合作社为中心抱团发展。”周林说,下一步将建设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打造集养殖、加工、体验、餐饮、民宿为一体的综合体,进一步擦亮深山渔村名片。

上一篇:草图变蓝图 老区变景区 村民变股民 共谋共建“点靓”石首桃源小镇
下一篇:二十大代表风采录|向辉:领办“农民大学”培训新型职业农民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