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资讯> 正文

让更多专家奔赴一线 用“真功夫”端牢“宜昌饭碗”

发布时间:2023-02-17    来源:三峡晚报    字体大小:A-   A+

柑橘科研专家在橘园指导品种改良

记者刘远新 邓云 通讯员吕敏 宋霞

近日,市农科院食用菌种植专家刘世玲在网络上“火出圈”,让大众对宜昌这群“接地气”的农业科研专家有了更多关注和了解。他们数十年如一日扎根科研一线,奔忙于田间地头,攻坚种子“芯片”,端牢“宜昌饭碗”,为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推动了全市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

新大米 新柑橘

背后都有专家身影

麦田返青,刚从田里返回的游艾青风尘仆仆,去年5月以来,这位小麦种植专家跑遍了远安的稻谷种植基地。新引进“润玉香”、“E两优19”等6个品种在远安种出了产量,远安的“瓦仓大米”经过游教授指导,从种植到订单不愁销。“现在我们每年有超过一半的时间忙碌在农田一线,我的1名博士学生专门驻点远安县。”游艾青说。

赵开荣,市农科院正高职高级农艺师,三十余年专注种业卡脖子技术研究攻关,选育出20余个水稻新品种,并通过省级以上审定。许贵明,高级农艺师,开创“宜单1638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为代表的新模式、新技术,享誉省内外。李念祖,主持制定10项省市级地方标准,创建多个“粮药、林药、果药”生态种植模式,辐射带动近万亩定制药园发展。

80后谌丹丹,带领年轻的团队在夷陵、宜都、枝江、当阳等柑橘主产区开展柑橘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应用,辐射带动面积30余万亩,用科技力量让柑橘变成农户的致富“黄金果”……在市农科院,还有一批这样具有“真功夫”的专业科技人才。

下矿井 带项目

让更多“真专家”有舞台

2022年,宜昌市根据企业需求,精准匹配50名院士专家深入一线,为全市提供靶向精准的科技服务。宜昌市人才服务局数据显示,50名院士专家已解决技术难题85个,促成科技成果转化38个,为企业培训1777人,引进人才77人,达成项目协议41个,协议金额达3038万元,推动共建平台数21个。

在夷陵区挑水河磷矿矿井下,中国工程院院士古德生实地测量绘图,搭建起“三平台一系统”架构,让井下矿山安全通讯、绿色开采实现5G智能管理;在宜昌市猇亭区兴瑞化工公司会议室,武汉工程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教授吕仁亮敲定了“二氧化硅直接合成有机硅单体技术研发”项目技术路线,揭榜挂帅三峡实验室创新基金项目。院士专家们深入了解宜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专业优势,与相关单位开展服务对接,进行技术帮扶指导,提出专业意见建议,为助推宜昌经济社会发展汇聚“智”力。

新模式 新工艺

科技带“富”一方百姓

2022年,市农科院深入实施农业科技“五五”工程,在核心技术攻关、科技成果示范推广、乡村振兴科技引领示范村建设以及农业企业培育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该院承担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40项,获得国家级奖项1项、省科技成果登记4项、发表高质量论文10余篇、出版专著1部、审(鉴)定农作物新品种7个。

其中,科研团队推出的水稻品种“巨2优68”、玉米品种“宜单1628”、“宜单1638”、宜昌毛尖加工技术、羊肚菌大棚设施栽培技术、柑橘新优品种的引进与筛选等新品种、新技术,累计在宜昌推广应用面积100万亩以上。魔芋生态栽培模式、“粮+药”双优轮作(间作)生产模式等新模式,让魔芋生产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60%左右,水稻生产效益同比增长20%以上。

科研专家常年奔走在夷陵区三斗坪镇头顶石村的田间菇棚,推广秸秆栽培大球盖菇技术,解决了秸秆禁燃后桑枝处理难题。在当阳市半月镇红光村,农业专家不惧风吹日晒,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推行优质水稻品种集中育秧以及机械社会化服务,带动百余户稻农户均年增收万元以上。市农科院与近百个村(镇)签订科技服务协议,大力推动乡村振兴引领示范村建设,用科技带“富”一方百姓。


下一篇:湖北省卫生健康宣教中心赴东港村开展健康帮扶活动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