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地质局第三地质大队自筹百万元找水打井
大别山区近万人喝上甘甜地下水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林晶 通讯员 韩轩 吴鹏飞 魏瑜琳
“山上风景好、凉快,有水后,住着比山下舒服。”7月12日,英山县雷家店镇东明村佘家塆村民叶小英兴奋地说,新打的井水清澈透亮,好喝。
近年来,黄冈大别山地区部分村塆因连续干旱,出现饮水困难。省地质局第三地质大队把“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作为主题教育重要内容,急群众之所急,了解村里实际情况,发挥专业优势,为群众免费打井,解决了近万人吃水难题。
缺水山庄起死回生
驱车1小时40分钟,从黄冈市区来到位于大别山南麓的东明村,再七弯八绕才抵达海拔400米左右的佘家塆。半山腰上,一垄垄的茶叶、一块块玉米地长势喜人,一条宽阔的水泥路连通各家各户。山上,微风徐徐,凉快许多,山下,绿油油的稻田尽收眼底。
“有了井水后,山庄生意也好了,昨晚有两桌客人在山上吃饭,我就住在山上,凌晨还要盖被子呢。”帮助亲戚打理“月亮食”山庄的叶小英说。
叶小英是佘家塆村民。她口中的井水来自省地质局第三地质大队4月份刚打好的水井。该队生态环境中心主任项文霞介绍,井深101米,每天水量40立方米,经检测,30多项安全饮水指标都达标,可满足山上村民们的用水需求。井打好后,山庄老板安装了一个抽水泵,率先尝鲜。
以往的用水情况苦不堪言。此前,村里有一股泉眼在田间,水深半米,村民要到田间挑水吃,碰到干旱偶尔会干,水质也不能保证。为解决吃水问题,村民又挖了两口浅井,但井水极易见底。每到秋冬季节,村民们就担心没水吃,村民搬得仅剩下十几户了。“月亮食”山庄每次做饭都要请人挑水,一次50元,但经常连洗手、冲厕所的水都没有。去年,山庄准备关门。
省地质局第三地质大队得知情况后,查看该地地形地貌,通过物探等手段,在沟谷中寻找断裂带,找到地下水源,在路边开阔地打井。有了稳定干净的水源,山庄老板决定不走了,还新建了两间房,方便客人留宿。
据介绍,下一步,该村将安装储水桶和水管,把干净的地下水供到村民家中。“水的问题解决后,以后山庄的生意会更好。说不定,不少人也会回到山上居住。”叶小英充满期待。
免费打井惠及万余村民
这不是省地质局第三地质大队今年打的第一口井,年初,得知英山方家咀乡竹园港村村民吃水困难,该大队实地查看、选点,打了一口100米深的井,每日出水量150立方米,水质达到安全饮水标准,解决了近千人的用水难题。
该大队党委书记、队长陈金国介绍,黄冈大别山区域地势北高南低,形成自北向南逐渐倾斜的梯级地形结构,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地势较高的地区时常出现季节性缺水问题,地表储水困难,地下水储水较深。缺水地区主要集中在麻城、罗田、英山、蕲春等县市,涉及约400个村塆、近80万人。
作为黄冈驻地唯一的专业地质队伍,该大队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帮助群众解决吃水问题。2022年,大别山区因连续干旱罕见缺水,该大队免费为罗田、麻城和蕲春等地缺水村找水打井,解决村民的饮水问题。据介绍,该队已自筹资金100余万元,累计免费打井10口,解决了近1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
“大别山区生态环境脆弱,流域综合治理责任大。大队将围绕流域水安全及水环境安全,聚焦政府和群众所需,发挥地质作用,展现地质作为。”陈金国介绍,在前期打井的基础上,大队正在实施大别山地区农村地下水饮用水安全调查与供水示范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