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农万方友正在黄连地里除草。
割苗,起挖黄连前的准备。
药农张自秀夫妇正在起挖黄连。
对刚出土的黄连炒毛炕。
剪叶夹须。
烘焙加工。
药农彭玉美在精选黄连。
10月16日,新塘乡太山庙社区黄连种植大户万方银家的场坝里,工人们正在忙碌着加工黄连。
新塘乡是州政府授牌的“药业专业乡镇”,近年来,该乡发挥独特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黄连产业,把黄连作为增收骨干项目,积极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
今年,该乡黄连留存面积5000亩,建设中药材样板基地一个,在太山庙社区建立GAP黄连示范基地4000亩,全乡800多户农户种植鸡爪黄连,年均为民增收1000万元左右。
太山庙社区是该乡黄连主产区,药农种植的鸡爪黄连,经药检机构检测认定其小檗碱在全国同类产品中最高,品质上乘,在全国负有盛名,一直备受药商青睐。2013年2月25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发文,公告全国8家中药材生产基地通过GAP认证,新塘乡太山庙黄连基地位列其中,这是恩施州继玄参之后获得第二个中药材GAP认证基地。
太山庙社区负责人介绍:行情好时,黄连种植户年均出售黄连收入4万元,面积大的种植户收入可达10余万元,药农实行采收种植轮作模式,每年都有不小的收入,黄连已成为当地农户的“绿色银行”。(通讯员 廖康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