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组织振兴> 正文

书记强 班子优 党建实 集体经济收入高 通城乡村振兴澎湃红色动能

发布时间:2023-09-20    来源:农村新报    字体大小:A-   A+

通城县塘湖镇助农烧烤音乐节,游人如织。  

农村新报全媒记者 彭翠楠 通讯员 刘建平 王春红 程隽
  初秋时节,行走通城乡村,道路宽阔干净,庭院错落有致,塘堰水清岸美。
  “村里有产业,集体有收入,各项事业也跟着动起来了。”通城县委书记刘中英介绍,近年来,通城县按照“书记强、班子优、党建实、集体经济收入高”的标准,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注入红色动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集体经济发展中的引领带动作用,“一村一产业、村村有亮点”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格局正在形成。2022年度,全县165个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1406万元。
  村组织领办实体
  集体经济强起来
  “头批按0.4元/斤、后期按0.8元/斤计酬,百把名采摘工把果子多采点,工资就可多挣点。油茶进入丰产期以来,合作社每年给村集体带来7万多元的收入。”沙堆镇港背村油茶基地丰收在望的景象,让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柳么意颇为欣慰。
  2016年,柳么意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离开工资高、福利好的外贸企业,进入港背村村委会。两年后,当选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
  村里必须有自己的支柱产业,才能带着乡亲们富得快、走得远。基于港背村山林多、山地多的特点,柳么意和村两委看中了油茶。
  油茶怎么种?怎么销?港背村党总支领办通城县港背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村社合一”统一管理全村集中连片的上千亩油茶基地,聘请10名责任心强、有劳动能力的村民在基地务工,同时将基地分为5个片区交给党员、村民小组组长、中心户管理,走出一条“党组织+合作社+油茶基地+农户”的强村富民好路子。
  走进北港镇横冲村村委会,“通城县横冲同富农业有限公司”牌匾显眼。4名“回归村官”组成的村两委班子打出“村社一体,合股联营”组合拳,把过去欠债30万元的横冲村发展成全省“生态建设示范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和“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首批1700亩土地分田、地、山三项登记造册,成为同富公司的‘原始资本’。村里精准引进一批德才兼备的投资人领办合作社,同富公司和村民以土地租赁或入股的方式参与合作社经营,得分红、租金和薪金。”说起用“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把全体村民组织起来“同富”的好处,村党支部书记袁明单眉飞色舞。“公司旗下已有同富明源种养合作社、同富油茶合作社、同富小龙虾养殖合作社等12家种养殖合作社,共建成50亩蔬菜鲜果、200亩白茶、100亩龙虾、650亩油茶、6万只散养土鸡场等12个种养基地。全村家家户户在合作社有分红,有劳动意向的,也可以在合作社上班。近3年,同富公司年收入稳定在15万元以上,今年稳超20万元。”
  实施把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级带头人的“头雁领航”工程以来,像这样由村党组织领办的村集体经济项目,通城已有46个。
  联合党委跨区划
  区域振兴一盘棋
  四庄乡四庄河流域,新联村、华家村、四庄村、寺背村四村地域相连、产业相近、资源相同,为避免单打独斗、同质化竞争,四庄乡将四村组织到一起,成立“四庄河流域治理联合党委”。
  “在上游发展以万果家园为核心的民宿、生态水稻产业,在中游建立500亩元胡基地,在下游则开办规模化的果园。”四庄乡党委组织委员付健民介绍,联合党委成立后,在四庄河流域内建立党员创业示范基地和服务驿站,产业统一规划,适度集群发展,在流域内实现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群众共富。
  四庄村元胡药材基地丰收时,联合党委将四村富余劳动力召来挖药材,招不到工的难题有了解;华家村规模化发展水果、中药材,就以务工、土地流转带动4个村180户农户;寺背村种香稻有优势,4个村“供地”170余亩,村集体因此增收14万元。
  塘湖镇的黄袍山片区,富硒资源集聚,红色资源丰富,如何握指成拳?
  2021年7月,塘湖镇抓住荻田村建设全国红色美丽村庄试点机遇,将其与毗邻的望湖、大埚、雷吼3个村联合起来,成立“黄袍山红色旅游产业互助联合党委”,镇党委副书记吴宇星担任联合党委书记。如今,当地共发展富硒农特产品650亩,推出了“黄袍山富硒三宝”“常青琳”富硒油茶等品牌,并通过黄袍山驿站农特产品交易中心,形成“线上+线下”的销售模式,截至目前,富硒农产品“线上”销售额达260万元,“线下”销售额达380余万元。
  走一次红军路、吃一餐富硒农家饭、游一趟红色纪念馆、听一堂红色党课、购一套红色农产品“五个一”的精品旅游线路,在4个村应运而生,“灵秀湖北·十佳红色旅游经典景区”评选活动中,塘湖红色小镇位列第五。2021年以来,当地累计接待游客180余万人次,旅游年收入500多万元,带动发展农家乐、民宿、特产店和游乐场50余家,4个村的集体经济收入都在10万元以上。
  “麦市葡萄,好吃,好甜!”2022年起,连续两年的夏天,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的学生都来到通城县井堂村,用多国语言为当地农产品“代言”。
  这源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与麦市镇红石村、井堂村成立“村校联建型”联合党委,以“党建 +”为引领,采取“农户种养+合作社定价收购+高校直销”的方式,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新机制,让更多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针对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对果蔬和猪肉等产品的需求,现已形成农户放心种养、合作社安心收购、师生开心食用的产业链条,带动两个村发展集体产业项目6个、培育新型经营主体2个,带动脱贫户66户190人发家致富,2022年底,井堂、红石及周边村集体经济年增收超30万元。
  截至目前,通城县已建起7个不同类型的联合党委,蹚出了一条区域化党建助推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企业入村合伙干
  特色资源变本金
  五里镇尖山村村民原先零散种植些艾草,逢端午节拿到集市上售卖,用村民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赚点油盐钱”。
  2022年8月,湖北银保监局驻尖山村工作队引进湖北艾舒宝生活用品有限公司,和尖山村在厂房租赁、艾叶收购、产品销售、优先用工等方面达成合作,带领合作社引导农户实行标准化管理、组织化生产、订单式收购。艾舒宝公司总经理黎慧介绍,这样的合作,有效提升了艾叶产量、品质和综合生产能力,已将艾草深加工成艾贴、纸尿裤、纯露、精油等广受市场欢迎的产品。
  企业带动,集体增收。尖山村正规划将艾叶示范基地面积发展到1000亩,还吸引全镇其余16个村(社区)加入艾草产业链。
  五里镇党委书记韩旭辉介绍,全镇现已流转荒山种植艾叶1700亩,预计年创产值260万元。已申报立项打造集艾叶加工、研发、质检、仓储、体验于一体的通城县艾叶仓储深加工厂项目。
  地处药姑山深处的大坪乡内冲瑶族村,山高路远,356户1499名村民,守着一方净土,从事传统农业。
  “环境山清水秀,古瑶文化得天独厚,传统民居保存完好,为何不做乡村旅游?”在村党支部书记胡金文的热情相邀下,通城城发隽达文旅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揺一行进山考察,一眼看中这块宝地。
  完善基建打造景区,流转土地建采摘基地,租赁民房装修民宿,招募员工做演艺、保安、保洁、导游,培训村民按酒店卫生标准做农家乐……通城城发隽达文旅投资有限公司与村里成立的湖北药姑山古瑶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紧密配合,将内冲瑶族村建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
  “2022年实现门票收入220万元,当年底,我们就按约将门票收入的10%分红给湖北药姑山古瑶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租用村里的固定资产,一年交15万多元租金,当年带动景区餐饮、民宿、商超等间接收入1100万元。后期,对村集体、村民的带富作用只会逐年水涨船高。像今年,到目前游客已达80多万人次,年底的门票分红不是一个小数目。”徐揺信心满满。

上一篇:提升“硬件”设施 配套“软件”服务 引导居民“自治” 仙桃推动144个老旧小区改造
下一篇:“南来北往·郧西做东” 公用品牌助农增收效益初显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