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视频
政策解读
通知公告
产业振兴
人才振兴
文化振兴
生态振兴
组织振兴
专题策划
学习园地
投稿
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组织振兴
> 正文
紧扣“六件事”增强幸福感——十堰着力解决农民急难愁盼问题
发布时间:2023-10-27
来源:湖北日报
字体大小:
A
-
A
+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夏永辉 通讯员 李启东 段吉雄 徐春晓
“路通了,厕所干净了,幸福食堂里还有‘暖心饭’。”10月18日,十堰市张湾区柏林镇柏林村老人徐宗华向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介绍他的美丽家乡。
顺着他的手指看过去,不远处就是知雨轩田园综合体。青山绿水间,鲜花涌动,游人如织,三五成群的小孩在树屋及鱼池边嬉戏,老人们则在柳荫下悠闲漫步。
去年以来,十堰市以厕所改造、污水处理、垃圾分类、养老中心、托幼服务、农村公路等“乡村建设六件事”为抓手,着力解决农民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今年年中,国家乡村振兴局向全国推广了十堰的做法。
聚焦身边事情 解决百姓烦恼
“这条路修好了,乡亲们高兴得像过节一样!”走在平坦的水泥路上,郧阳区刘洞镇李家村党支部书记李玉红说,大家出门方便多了。
十堰地处秦巴山区,乡村基础设施“欠账”不少。
该市在推进“乡村建设六件事”的过程中,着重聚焦群众身边事情,解决实际问题,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以前三组通往外边只有一条200多米的土路,既狭窄又凹凸不平,一下雨两脚泥泞。”李家村村民余肖妹说,现在不仅鞋不粘泥,进城赶集也方便多了。
在郧西县关防乡沙沟村,村民贾龙香看着改造完成的高标准卫生间,满心欢喜。
“感谢政府为我们做了一件大好事。”贾龙香介绍,以前大家用的是旱厕,臭味难免;现在贴上瓷砖,还有自动冲水,环境卫生上了一个档次。
小事情,大民生。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十堰以群众房前屋后的小事、实事为切入点,统筹整合涉农资金,合理利用闲置村房、学校、安置房、废旧仓库等资源,重点开展厕所改造、污水处理、垃圾分类、养老中心、托幼服务、农村公路等身边实事的建设。
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互助照料中心1200多处,累计建改农村户厕72.6万户,建成农村污水处理设施2600多套,推进100个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300个垃圾分类达标村创建,新改建1300多公里乡村公路。
凝聚各界力量 办好集体事情
“家乡父老养育我,我为家乡出份力。”近日,武汉贸腾租赁公司总经理佘后华向郧西县羊尾镇双堰村捐款6万元,助力养老照料中心建设。
佘后华是从双堰村走出去的,2018年他捐款20万元支持双堰村修路,2019年捐款11.6万元点亮村级主干道。
“六件事”每一项都需要钱,如果单单靠政府财政投入远远不够。缺钱,怎么办?
“村里的事,发动大家一起办。”十堰市乡村振兴局主要负责人告诉记者,对上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和政策支持,对内发动乡贤能人捐赠,群众投工投劳、让地让利共建,统筹各方力量用于乡村建设“六件事”。
在竹山县擂鼓镇西河村,“群众出点子、专家谋方子、两委商路子、代表定盘子”,谋定改屋改栏改厕“三改”项目、农户晒场硬化项目、入户道路硬化项目、花坛绿化带建设项目等4个小微工程项目。村民们纷纷投工投劳,变“要我干”为“我要干”。
此外,政府相关部门积极引导金融机构、驻村工作队等社会力量,加大对农村道路、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的中长期贷款支持,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和乡村基础设施完善。
在竹溪县中峰镇小南沟村,省水利厅驻村工作队以该村的“茶山稻海”为基础,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民宿体验、餐饮娱乐等“三产融合”,带动周边6个村1200余户增收,将“水美乡村、诗礼南沟”变为现实图景。
攻坚长效机制 托举美丽乡村
在房县红塔镇南潭村,村民邓船梅曾经“有点烦”:一个人照顾孙女,屋里屋外、锅台上下,恨不能生出四只手。但今年5月,村里建起了托幼中心后,她终于“解放”了:“白天在托幼中心,中午晚上接回家吃饭,有专门的老师照顾孩子,省心又省力。”
“‘一老一幼’是一个家庭放心不下的群体,也是家庭幸福指数的关键因素。”房县县委书记谢晓鸣认为,关键是要建立长效机制,乡村才能越建越美丽。
房县提出,通过“村办公助”模式,鼓励村委会充分利用闲置厂房、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农村闲置校舍等资源来建园,县级财政奖补一些,教育局建设经费再挤一些,今年全县改扩建10所村级幼儿园,让幼儿能在家门口上幼儿园。
茅箭区充分发挥基层组织主导作用,采取村(社区)主办运营或引进餐饮企业等第三方机构运营等方式,推动食堂合理规范运行;按照“政府补贴一点、老人自身承担一点、市场主体让利一点”原则,按老人年龄及家庭情况设置就餐补贴;通过“堂食+外卖”的形式满足群众个性化需求,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米”问题。
在竹山县宝丰镇龙井村,该村对于行动不便者,搭建了数字乡村平台,安装智能语音视频终端设备,方便老人一键报告健康状况,并随时提供应急、护理、助餐、助行、助医等服务。
“村里的党员干部轮流担当志愿者,帮忙买油、打扫卫生。”87岁的独居老人万玉英感激地说,感谢党和政府,现在农村生活越来越好了。
上一篇:入展枫桥经验陈列馆——南漳“红色屋场”走向全国
下一篇:“左邻右里”协商议事情暖42个社区——共同缔造让西塞山变了模样
更多>
资讯
湖北省级层面整治形式主义 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召开
彭勇强调 切实抓好农业极端天气后复产和春耕春管工作
2024年省委一号文件出台 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全国粮食行业最具影响力盛会 中国粮交会首次落地湖北
湖北发布全国首个农村全域国土整治规划地方标准
3月1日至6月30日 武汉6条通江支流季节性禁渔
孝昌夷陵获评全国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
解决农民急难愁盼事 阳新打造“超市型”联合服务驿站
更多>
组织振兴
湖北发布全国首个农村全域国土整治规划地方标准
解决农民急难愁盼事 阳新打造“超市型”联合服务驿站
孝昌夷陵获评全国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