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河乡伍湖村村民用积分兑换日用品。
湖北日报农村版全媒记者 江车 戴蕾 通讯员 程爱华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云梦县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经商务工,“三留守”人员近2万人,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10.93万人,占全县总人口近两成。
“一老一小”吃饭难、照料难、托管难,成为云梦农村最现实的问题。
“群众在哪里,我们的工作就做到哪里;群众的困难是什么,我们的工作重点就是什么。”云梦县委书记高文峰说。从“一餐热饭”“一份陪伴”入手,云梦县在三湖村、长塘村等15个村和云台社区、幸福社区等6个城市社区建成集幸福食堂、四点半课堂等功能于一体的“幸福云家”,为“一老一小”打造幸福家园。
28个幸福食堂开张
近5万老人吃上热乎饭
中午11点25分,92岁的张新华慢悠悠地骑着三轮车从家里出发,11点30分准时来到吴铺镇长塘村的幸福食堂,工作人员已经为他打好三菜一汤。
“这里的菜不辣,煮得也很软烂,吃起来顺口。”张新华老伴去世后,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分别远在北京、浙江,能不能吃上一口热乎饭,曾经让孩子们牵挂。“有了幸福食堂,孩子们在外打拼也能安心。”
长塘村内60岁以上老人占比超四成,解决他们的一日三餐,成了长塘村的一件大事。
老年人既要吃得好,又要掏钱少,资金怎么补?人力物力怎么解决?云梦县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斌给出了答案:多方联动共同建、统筹资源分类建、支持社会参与建。
众人拾柴火焰高,2022年云梦县政府投入资金60万元,同步建设村级红白喜事大礼堂和幸福食堂。民政部门通过“以奖代补”方式,给予食堂建设补贴和运营补贴。奥莱餐饮公司承包食堂投入资金3万元,用于采购食堂设备、就餐用具,同时负责人员工资报酬、经营管理等支出,解决了食堂由谁运营的问题。村级每年拿出2万元到3万元的村级集体收入补贴食堂。
幸福食堂如何一直“幸福下去”?长塘村党支部书记冯继蓝算起了账:“每天的所有成本支出大概是350元,给附近的电商产业园和供销社供应70份左右的盒饭,每份10到12元,一共收入630元左右。”“国庆节后还提供场地办了5场红白喜事,每场收费500元。”长塘村妇联主任吴琴补充说。
目前,长塘村通过召开屋场院子会、入户走访等形式积极宣传村级幸福食堂,让更多的老年人能享受发展红利,已累计有80余名老年人在村登记办卡用餐,长期固定用餐人数50余人。幸福食堂的“长塘经验”正在向全县推广,全县已建成幸福食堂28个,覆盖周边群众近5万人。其中覆盖14个试点,主要以“养老综合体+幸福食堂”“农村互助点+幸福食堂”模式运行。
85个四点半学堂
2200余留守儿童的课外乐园
下午4点40分,曾店镇朱桥村的四点半学堂里,15个小朋友正在举手抢答消防知识,社工老师李幼珍一一表扬抢答的小朋友们。学堂外,孩子的爹爹婆婆你一言我一语地拉家常。
朱桥村素有“秀才村”之称,历史上出过12名秀才。如今,村里年轻人都外出务工,留守老人文化水平不高,留守儿童课后教育问题如何解决?
朱桥村党支部书记余红霞征集村民意见后,决定建一个四点半学堂,给周围村庄的孩子提供一个放学后的再教育平台。村民蔡石清了解情况后,自愿捐赠4间闲置房屋。2022年11月,集文化传承中心、群众议事中心、矛盾调解中心、学习休闲中心、儿童托管照料中心“五位一体”的综合性群众活动场所“蔡港老屋”建成。
“自己没有文化,怕教育不好孩子。现在孙子和孙女放学了就直接送到这里来,孩子爸妈和我都非常放心。”村民刘桂珍说,之前骑电动车送两个孩子到镇上的兴趣班上课,来回不方便,路上也不安全。
“对低年级孩子来说,四点半学堂不仅限于课堂知识,更重要的是安全教育和兴趣培养。”曾店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吴明介绍。朱桥村以功能辅导、兴趣培养、托管照顾、素质提升为课堂活动目标,由青年志愿者、退休老党员以及大学生组成志愿者,开展作业辅导、课外阅读、手工制作、红色教育、心理健康知识辅导、绘画等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破解留守儿童特长不足的难题。
朱桥村四点半学堂的活动目标,也是全县85个四点半学堂的目标。目前,云梦沙河乡沙河社区“小小合唱团”、倒店乡陆洼村“绳舞飞扬”、胡金店镇三赵社区“创意手工坊”等特色课程正在一步步普及开来,参与教师及社工人员有600余人,服务留守儿童2200余人。
1积分等值1元
69家“德育银行”揽储7.58万户家庭
洗洁精8积分、洗衣粉12积分、食用油55积分……吴铺镇杨店社区“德育银行”的货架上各类物品摆放得整整齐齐,所有商品明码“标价”,用积分就可以兑换。
“每次村里发布‘召集令’,我都抢着报名,给村里除草、捐献家里闲置物品、积极参加各种宣传教育会等,已经集了20多分。”居民肖春英上个星期帮村里除草,赚的5积分已经到了“银行卡”上,正在挑选商品。
“‘德育银行’推行积分制管理办法以来,大家抢着干、比着干,挣积分、比积分的热情高涨,现在管理起来轻松多了。”杨店社区党总支书记黄凤宁说,社区以积分引导群众投工投劳,向居民发“派工单”586张,节省费用约16万元,社区2022年底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
“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云梦县搭建积分记录、认定、兑换三个平台,实现积分转化,让有德有所奖。
云梦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统一标识,开发“德育银行”微信小程序,以家庭为单位,一户一积分账号,一村(社区)一数据后台,集考评指标、积分标准、积分申请等多项功能于一体。每个村组建德育评价委员会,由记分员每月底对村(居)民积分账户当月的积分情况进行汇总,将积分结果进行公示,接受村民监督,公示无异议后,由道德评价委员会认定每户每月所得积分,1积分等值1元人民币。
目前,云梦县共投入资金123.68万元建设“德育银行”69家,全县18.29万户家庭中,有7.58万户家庭参与。居民通过美德行为累计积分98.32万分,积分兑换产品金额98.32万元。
“德育银行”,不仅让有“德”者有“得”,更让文明乡风在云梦大地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