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组织振兴> 正文

宜都因地制宜推进农村供水项目建设——汩汩清水暖心田

发布时间:2023-12-27    来源:农村新报    字体大小:A-   A+

湖北日报农村版全媒记者 梅雯倩 通讯员 朱灿义 周超
  阅读提示
  12月20日,随着宜都市农村供水及环境治理EPC项目“五大工程”最后一部分——管网改造集中开工,这项总投资5.1亿元、惠及全市120个行政村、覆盖23万农民的农村饮水工程已进入全面、密集施工阶段。
  宜都,地处鄂西山地与江汉平原交界,山区以喀斯特地貌为主,蓄水难度大。过去,人们接天水、吃溪水、挑堰水。修建水窖、水池,虽然一定程度上能缓解饮水难题,但季节性缺水、水量不足、水压不够等情况依然存在。
  近年来,宜都加快推进农村饮水安全提升工程建设,因类施策,实施宜都市农村供水及环境治理EPC项目,推动农村饮水安全提档升级。
  宜都将全市划分为沿江、西南两大供水片区,实施水厂建设、水质提升、管网连通、计量安装、数智改造“五大工程”,打通管网互联互通,将上线集供水等管理功能于一体的数字化应用平台。
  施工守一线,岁末赶工期。隆冬时节,湖北日报农村版全媒记者深入工地,实地探访宜都村庄,感受宜都兴水、治水的强劲势头。
  实力与颜值兼顾
  潘家湾水厂“攀”高山
  12月20日,沿着陡峭的山路,驱车来到海拔800米高山上的宜都市潘家湾现代化水厂施工现场,这是全市七处新建和改造的规模化水厂之一。
  积雪还未消融,山间依然寒冷。但工地上机械轰鸣、“热气腾腾”——大型机械加足马力,打桩机、挖掘机有序作业,工人们忙着平地、开槽。当日,全市集中吹响管网改造行动号令,这里也即将进入管网铺设阶段。
  潘家湾土家族乡,被誉为宜都的“青藏高原”,是宜昌市唯一的民族乡。山高路远、居民分散是最大的村情,也是最现实的民生。
  7月25日,水厂开工,落下“第一铲”,这个规划3000多平方米、日供水能力2500吨的高山水厂将逐步揭开“面纱”,据介绍,它的落成将有效解决2万多人生产生活用水难题。
  梁山村四组村民鲜于运明的家就在施工现场旁,他一家五六口人靠“天水”生活,遇上连续干旱就闹水荒,太阳能是摆设、洗澡成奢望。眼看新水厂动工建设,他喜笑颜开。
  项目技术负责人周锐锋介绍,水厂一般建在高山上,落差加快流速。建厂并不难,修路更耗费精力。前期,通往山顶水厂的道路硬化已基本完成,不仅能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也提升了村庄的整体面貌。
  修建水厂,既是民生项目,也是景观工程。水厂落成后,还将在其周围打造富有鄂西南特色的小型文旅景观,水厂不仅解决村民吃水用水难题,还将助力美化村庄环境、展示独特地域文化。
  目前,水厂土建工程及管网铺设稳步推进。未来,水厂将与抽水蓄能电站“联合运行”,长久保障水源,也将彻底改变过去水质不稳定、易发生枯水季节性缺水的现象。
  引水五峰
  万米管网“网聚”两地情
  从潘家湾乡山头下来,约20分钟车程,来到渔洋关高速口。过了收费站,就到宜都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
  距离收费站出口不远处,有一个水泵加压站,这是今年10月刚刚完工的五峰渔洋关水厂管网延伸工程里的其中一个泵房。整个项目管网96181米,共有五座蓄水池、五处泵房,位于五峰境内的水泵站只此一处。
  处于两地交界,这座加压站不仅是一个小型水利工程,也是两地以水促交流、谱写友谊的象征。
  通过加压泵的作用,五峰的水一路东引到宜都,解决宜都市王家畈片区西边大沟村、全福河村、绿竹溪村几个村庄共计3000多人的饮水问题。
  泵站并非光秃秃地耸立在路边,它的外围建造了一圈围墙,墙上,民族农耕彩绘鲜艳靓丽,墙外,几十座一米多高的盆景古朴、考究,整个水利项目看起来像精心打造的花园。
  从邻县引水的例子并不多见,据宜都市水利和湖泊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宜昌全市,除了有从长阳引水到市区的先例,暂时还未听说其他地方有类似做法。
  五峰的水引到王家畈片区,覆盖片区西部几个地广人稀的村庄。这项百吨千人级农村供水工程,让3000多人饮水方式与城区别无二致。目前,王家畈片区东部仙女洞水厂改扩建也在如火如荼进行。届时,西边饮水,中、东部水厂净水、蓄水,全镇一体化用水格局逐步形成。
  建微小型净化系统
  饮水工程不落一村、不落一人
  大型水利覆盖广、投入多,从量上解决饮水难题,但微小型水利系统也不可忽视。
  宜都市红花套镇鄢家沱村交通便利、资源丰富,村里以库区水产养殖业和旅游业为主,对水量和水质有明确要求。今年,该村建起一座小而精的微小型集中净水系统,供17户村民、50多人使用。虽地广人稀,但安全饮水不落一人。
  位于山上的净水系统采取先进制水工艺、精准计量设施,让供水量与水质均达到饮水安全工程标准的要求——
  “一到旱季,村里的水窖水量不足,需要送水才能缓解用水问题,但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季节性缺水成为村民张昌革的心结。
  “过去,水质浑浊、细菌超标,水是每天都要用、都要喝的,水质不好,怎么能行?”村民杜永灯感慨不已。
  ……
  如今,净水系统建好了,打开水龙头,汩汩清甜水,润了喉咙、暖了心田。
  目前,宜都在全市地处偏远、人口稀少的村组,因地制宜建设了2061处小型饮水水源工程,让村民在家门口吃上省心水、安全水。
  9月19日,宜都市农村供水及环境治理EPC项目正式开工。几个月来,各项目抢工期、赶进度,所有水厂工程片区都已开工。随着20日管网施工单位进场,全市管网改造齐头并进,项目全面铺展开来。
  以规模化供水工程为骨干、小型集中供水工程为辅助、分散式供水工程为补充,最终,宜都将形成城乡供水一体化格局,使城乡供水“同源、同质、同网、同服务、同监管”,最大限度保障全市人民饮水安全。

上一篇:推进乡村振兴 建设农业强市——安陆市描绘“生态美、产业强、百姓富”多彩画卷
下一篇:供销社+村集体+农户,三方缔造——一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蝶变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