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组织振兴> 正文

玉带环绕山水间 “三个转变”开新篇——湖北“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巡礼之二

发布时间:2024-01-30    来源:湖北日报    字体大小:A-   A+

在湖北,一条条壮美如画的“四好农村路”蜿蜒盘旋,串起青山绿水,连通山上山下,成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富美廊道。截至2023年底,湖北农村公路完成投资255亿元,累计创建美丽农村路4.4万公里,全省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27.21万公里,居全国第三、中部第一。路网密度达到146.36公里/百平方公里,等级公路比例达到99.19%,乡镇通双通道比例达到94%以上,行政村通双车道比例达到55%以上,农村公路优良中等路率达到86.75%,形成覆盖广泛、便捷高效的农村公路基础网。
  目前,我省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22个、省级示范县56个、省级示范乡镇237个,“四好农村路”创建走在全国前列。
  江夏区
  乡村产业路 致富新引擎

江夏区大力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双循环路网建设。 

冬日暖阳下,车行武汉市江夏区五里界街小朱湾,一条条6米宽、双车道的沥青路依村而过,路边工人们正种植法桐、海棠、紫薇等树木,一群群游客漫步梁子湖畔。可以看到,通过四好农村路建设,一批村庄之间的堵点消除,旅游资源互联互通,正是美丽村湾路高质量发展的体现。
  “随着五湖线、五下线等建成,打通断头路,形成循环路,70公里的环线服务产业和旅游。”江夏区交通运输局工程科科长童庆洲说,公路面貌焕然一新,极大方便了沿线村庄群众日常出行和生产生活,带动了乡村旅游业、农副产业发展,拓宽农民就业创业致富通道。
  在孙家店村,路边满是草莓、蔬菜大棚,场面蔚为壮观。“全村兴建3公里双车道通湾路,现在村子里的路既平整又宽阔,货车可以直接开到基地,市民可采摘新鲜草莓。”孙家店村党支部书记曾明超说。一旁的草莓种植大户赖小鹏称,现在最多一天可以卖草莓400多公斤,一天收入2万多元,今年计划新增三四个大棚。
  近年来,江夏区以“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为总目标,坚持规划引领,提升路网布局质量,全力推动“四好农村路”建设,全县农村公路通达深度和覆盖广度不断提升,点燃了乡村振兴发展的“新引擎”。
  规划引领。江夏区结合省市区交通、旅游、经济、美丽乡村等规划,着力优化农村公路布局。截至2022年底,该区建成农村公路总里程2947.645公里,辖区街道(办事处)通达三级及以上公路全覆盖,279个行政村通达四级及四级以上公路全覆盖,实现了街道双通道连通100%、行政村通双车道100%。
  江夏区是武汉后花园,是武汉都市圈8大组团之一汤逊湖组团的核心区。公路围着产业转,大力推进72.03公里沿斧头湖魅力乡村交通基础设施及配套工程建设,建成264.013公里环鲁湖乡村振兴示范双循环路网,全力打造产业带动效果明显、交通服务功能齐全、路域环境感官舒适的乡村振兴示范路网。
  在精细管理上发力。江夏区全面加强农村公路重点路段路域环境综合整治,实施“田路分家、宅路分家”“农村公路扬尘治理”等,将路网建设同沿线村湾立面改造、路域环境综合整治相结合,建成“美丽农村路”212.517公里,具有鲜明特色的环鲁湖景观旅游路73.168公里,打造了江夏区乡村振兴又一亮丽“名片”。
  如果说,加宽、刷黑、安防是农村公路提档升级的硬件,那么看不到的还有智慧赋能。江夏区研发并上线农村公路管理服务信息化平台,综合运用5G、北斗定位等新技术,全面推广农村公路管养手机APP,实时掌握2947.645公里农村公路和200座农村公路桥梁现状和管养情况。
  强化保障支撑。江夏区在武汉率先成立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所,按不低于“1530”(即每年每公里县道10000元、乡道5000元、村道3000元)标准配套落实农村公路日常养护资金,并与省级财政补助同步调整。
  依托畅达的农村路网,江夏区同步实施全域公交一体化,收购淘汰农村班线客运车193辆,新购置纯电动公交车115辆,开通乡村公交线路29条,实现全区所有街道和建制村公交全覆盖。
  踏访江夏区的美丽农村公路,一路都有惊喜。江夏区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谢受林介绍,以打造产业致富路、乡村振兴路、美丽生态路为重点,大力实施“公路+特色产业”“公路+乡村旅游”“公路+景区”等融合发展模式,建成小朱湾骑游观光道、菱米白虾经济路、天子山红色旅游路等美丽农村公路,直接带动小朱湾最美乡村2日游、海洋村民宿文化游、环鲁湖观光游等农业休闲旅游产业发展,年接待游客量达86万余人,营业收入近3.44亿元,实现“修好一条路、发展一片产业、带动一方群众”。
  未来,江夏区还将全力打造新时代“四好农村路”升级版,不断增强农村改公路聚产兴业能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交通运输支撑。(喻永洪)
  老河口市
  交邮大融合 快递跑得欢

老河口市美丽农村路助力客货邮融合发展。  

1月15日,车行千里汉江第一洲——老河口市王府洲,一条条6米宽的沥青路穿梭田野,6.5公里长的绿岛路将晨光、府洲、太山、八一等4个村庄串联,而新的环岛公路正在修建。在路边的供港蔬菜基地,一辆大货车正在装载白菜和包菜。“依托宽敞、成网状的农村公路,给洲上带来人气、财气,不仅大货车可直达基地,进洲采摘的小车也行驶自如。”府洲村党支部书记吴延林说。
  畅通农村路,带热旅游经济。与王府洲隔江相望的环梨花湖旅游公路,是梨花湖生态旅游项目的一部分,全长7.72公里。这条线路串起5个乡镇,3.98万亩精品梨桃点缀其间,是当地的一条旅游路,也是产业路。“三四月赏花、五月垂钓、六七月采摘、八九月泛舟吃莲蓬……”在旅游公路沿线的洪山嘴镇苏家河村,种有桃树3000余亩,梨树800余亩,近九成村民是果农。该村村委会副主任陈训群介绍,自从旅游路修好了,村里季季都有游客。
  修一条路,惠一方百姓。近年来,老河口市以促进乡村振兴和发展全域旅游为目标,积极实施农村“四好公路”项目建设,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如今,行进在老河口城乡,一条条美如画卷的“四好农村路”蜿蜒盘旋,串起青山绿水,成为引领乡村振兴的美丽廊道。目前,老河口市农村公路总里程2284公里,20户以上较大自然村通水泥路率、行政村通畅率、行政村通公交车率、行政村通物流快递率均为100%。
  如何将“四好农村路”运营好?在省交通运输厅引导下,老河口市积极探索“城乡客运+邮政快递+农村物流”模式,依托农村公路大循环网络,深入推进市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目前,已建成1个市级寄递公共配送中心、10个镇级基地物流综合服务站、217个村级物流站点,带动农产品进城60余万件,工业品下乡140余万件,惠及群众12余万人。
  同时,该市深入推进全域公交建设,开通城乡公交线路36条,投放城乡公交车辆116台,营运里程610公里,设置乡镇办综合交通运输服务站8个、乡村交通驿站20个,日承运旅客量约3.6万人次。乡镇公交通达率100%,建制村公交通达率91%,全市20余万农村群众实现了“村村通公路,抬脚上客车”。
  每天10时,老河口102路公交车司机刘家初开车到市寄递物流共配中心,清点签字、交接领取当天的邮件包裹,再顺路送到沿线乡镇综合交通运输服务站的物流快递中心。老河口市利用农村公交车、客运班车“村村通”运输网络,引导寄递物流企业与农村客运企业合作,采用客车行李舱或在车厢内设立专门区域堆放快件包裹等形式,探索小件货物上客运班线车,大件货物走邮政货运专线,提升农村物流时效。
  交邮融合、兴建冷链物流基地……老河口市加速快递进村。在王府洲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点,负责人朱芳芳忙进忙出。“天冷了,网上下单买个暖手宝,几天就到货了。”村民龚兴兵取了快递满意离去。朱芳芳感叹,有了四通八达的美丽农村路,一辆辆邮政快递车跑得欢,她一天收寄快递100多单,这直接改变了洲上村民的生活。
  信息共享一张网。在张集农村交通运输综合服务站,融合公交车带货、电商直播带货、邮政、快递快件、物流配送,形成资源共享、客货兼顾、运邮结合、融合发展的经营模式,解决农民群众幸福出行、物流配送、邮政寄递三个“最后一公里”。2021年,老河口市被省交通运输厅确定为客货邮融合发展样板县。
  老河口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范晓冬介绍,在客货邮融合发展加持下,全市建设完善农村公路县道大循环150余公里,依托国省干线,将全市55个风景区、20多个产业核心区串珠成链。2023年,老河口市快递业务量完成800多万件,带动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超2亿余元。(张明沛)
  巴东县
  美丽农村路 勾勒康养图

巴东县野三关镇森林花海景区公路美丽如画。 

隆冬时节,位于巴东县的绿葱坡滑雪场游人如织。刚下火车,野三关站涌出不少青年男女,登上去绿葱坡滑雪场的班车。这里夏天用“清凉”定义“诗和远方”,冬季则以滑雪着称。必经之地是全省等级最高的农村公路——巴野公路,一路蜿蜒曲折,桥隧相连,但7米宽的双向四车道,路面平坦,连接绿葱坡滑雪场等众多景点。
  巴东县是长江入鄂第一县,大巴山、巫山、武陵山“三山”纵横,长江、清江“两江”横贯,旅游资源丰富。而一路探寻,串联众多迷人景区的,则是巴东“四好农村路”线上的无限风光,这个“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打造“车行路上、路在景中”的亮丽风景线,把乡村公路变成乡村旅游景点,助力旅游再升级。
  路在雾里,车在云端,一路风光满是景。从巴野公路转入32公里长的杨大线,这条美丽农村路更有特色,沿途绿野村庄、葱茏森林。它起于“鄂西屋脊”绿葱坡镇杨家槽,终于“华中凉都”野三关镇大坪,为路面宽度达7.5米的黑色沥青路,将绿葱坡滑雪场、野三关森林花海串联成线,野三关康养小镇点缀其中。这条线路是一条输送游客的黄金旅游线,还是一条将绿葱坡镇500亩高山药材、2000亩蔬菜连接成块的产业主动脉。值得一提的是,杨大线还是一条马拉松跑道。
  如果说,投资11.77亿元、全长68公里的巴野公路是旅游大动脉,茶店子巴人河旅游公路则是连接阡陌村庄、带动乡村旅游的毛细血管。路口的村级物流网点——茶店子镇朱砂土村综合便民服务站负责人张维忙个不停,游客捎带的本地土豆、茶店牛肉源源不断“飞”出大山。
  巴人河旅游公路投资2000多万元,全长9.42公里,在4级景区巴人河,这条旅游公路拐了18道弯。登上观景台,可俯瞰“十八弯”风景,形成“一弯一美景,一弯一文化”的亮丽风景线。据悉,这条路已纳入全国首部“四好农村路”题材电影《山路弯弯》的现场取景点。
  信陵镇土店子村驻村干部刘照妞,亲身经历了该村从土路、坑洼路到双车道、沥青路、循环路的变化。有了好路,村里正在兴建光伏充电区,方便新能源车充电。沿途一排排黄色的民宿古色古香,青云驿站的负责人陈丽萍正忙着招呼客人。香心梨、黑山猪、葡萄……山路十八弯,一弯一美景、一弯一产业。在茶店驿站,96户、354名易地搬迁群众住到了景区,过上小康生活。
  美丽乡村土店子,是从这条最美乡村公路打开的。变化,来自阡土线的改造升级,梨园演艺、诗词笔会、风筝节、啤酒音乐节等吸引近万名游客打卡。道路畅通了,人流、物流、信息流在土店子川流不息。村落中心区30余栋老屋在风貌改造中炫出“民俗风”,易迁安置点新房变身民宿、连成“民宿街”,500户农户在香心梨、黑猪产业链上掘金,16家农家乐、民宿端稳旅游“金饭碗”。
  交通为笔,巴东勾勒出滑雪、避暑康养新版图,以野三关源梦森林小镇、绿葱坡滑雪度假小镇、茶店驿站为支撑,以巴野公路为主轴的康养度假旅游带,正在快速构建和形成,春赏花、夏避暑、秋采果、冬滑雪,巴东旅游朋友圈越来越大。
  路进村,百业兴。巴东县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正勇介绍,积极探索“一二三四”工作法(即组建一个机构,率先成立农村公路管理局;制定两个办法,出台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和养护管理办法;做好三个加法,探索出“四好农村路+全域旅游、乡村振兴、特色产业”模式;落实四项机制,即领导负责制、县乡村三级路长制、资金保障机制和考核机制),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目前已建成农村公路7400公里。
  未来,巴东县将持续以品牌提升,推动“四好农村路”更高质量融合发展,打造协同高效、智慧绿色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体系,探索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全面提升农村公路支撑服务效能,助力乡村振兴。(丁启发)


下一篇:“幸福家园”迸发治理效能——解码乡村振兴中的“慈善动能”(下)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