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产业振兴> 正文

临江大蒜产量减少,新农人破困局——走出“绿色”路,打出新“蒜”盘

发布时间:2023-06-20    来源:湖北日报    字体大小:A-   A+

徐仲池家制售的临江泡蒜。

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夏中华 通讯员 吴悠然 王羲
  在鄂州华容区,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胡铺的葡萄段店的藕,马桥的萝卜临江的辣。”这临江之“辣”指的便是土生土长的大蒜。
  过去,临江大蒜以其香脆辣爽的品质深受鄂州、武汉等地人民喜爱,并衍生出“临江泡蒜”特色小菜,一时间成为宴请赠礼的抢手之选。如今,随着地区产业转型发展,临江大蒜面临着“盛名仍在,产量减少”的困局。
  破局之术在于“变”。眼下,临江新农人正紧跟市场需求,走出“绿色”新路子,打出新“蒜”盘。
  一方沃土
  催生村民金“蒜”盘
  初夏时节,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乘车经过316国道临江乡路段,看到公路旁大约每隔10米就出现印有“临江泡蒜”“泡蒜出售”等字样的广告招牌。
  下公路进村湾,按招牌指示,来到一户村民家中,看到客厅内整齐摆放着百余箱泡蒜礼盒。
  “这边放着的是盐水和糖水泡的,那边是白醋泡的,看这个泡蒜包装盒,还是之前的驻村队长帮我们设计的。”村民徐仲池说,临江泡蒜的独特风味和一至两年的较长存储期,颇受车旅人士喜爱。他干“泡蒜副业”快20年,最红火时一年能卖出3000坛。
  除了交通便利的特殊优势,让临江泡蒜“声名远扬”的还要归功于得天独厚的土壤。临江乡农业服务中心主任罗必良介绍,过去,家家户户几乎都种大蒜,尤其是靠近江滩的田地,种出的大蒜品质最好。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陆路交通不便的年代里,村民们挑着担筐,乘着小木船,走水运到现在的武汉市大东门附近卖蒜,成为那一代临江人的独特记忆。
  临江乡的黄柏山村和临江村是大蒜的主产地,两村濒临长江,地势较低,水源充沛,经年累月的江水冲积带来肥沃的沙质土壤。这里种出的大蒜果实饱满、含水量大,腌制成的泡蒜香辣脆爽。
  从蒜苗到蒜头
  助力变现大“蒜”盘

  “上世纪80年代起,一些村民开始尝试批量制作泡蒜并分装成小坛售卖。到90年代,临江泡蒜伴随着餐饮业的兴旺走向高峰。”罗必良说,在武黄高速建成通车前,316国道是武汉和黄石车辆往来的必经之地。高峰时公路边50多家餐馆扎堆,往来的司机和旅客们在这里休息吃饭,很多人就会顺便带一些泡蒜回家。
  “现在卖泡蒜的人少了,临江村和黄柏山村还在做的加起来10来家,回头客居多,还在盈利。”谈及眼下的临江大蒜产业,罗必良说,考虑到种植成本等因素,如今一些种植大蒜的农户不会等到蒜头长成,而是按照行情优先出售蒜苔和蒜苗,提前回本创收。而泡蒜制品受到保鲜、运输、市场偏好等方面制约,制售规模也大不如前。
  在此背景下,大蒜种植面积也缩减至1000多亩,不少农户加工泡蒜所用的蒜头从外地或菜市场购买。
  去年12月,种植大户、鄂州市同源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徐志超将种植的20余亩蒜秧出售,获得每亩4500元的收益。“每年9至10月是大蒜的播种期,到12月长出蒜秧,次年2月底3月初长出蒜苗,3月底至4月初长成蒜头,从蒜秧到蒜头的小半年,都是大蒜的‘变现期’。”徐志超说,去年夏秋季节连续干旱少雨,对大蒜生长造成不利影响,合作社大部分农户都提前采收蒜秧或蒜苗出售,成功规避了风险。
  绿色认证
  打出致富新“蒜”盘
  “二小二小,头上长草。”大蒜,被誉为“天然抗生素”,有很高的食用保健价值。“作为传统的土特产,临江大蒜不能就这么‘算了’。”徐志超说,经过3年努力,合作社成功获批5个绿色食品证书。
  记者看到,徐志超收到的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发来的领证提示短信显示:“临江乡志超大蒜”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
  “此前就有常态化开展定期的土壤检测报告和农残检测报告,如今又有了绿色食品证书来加持。”徐志超介绍,未来三年,合作社计划投入1000万,对现有的180亩土地进行现代化设施改造。大蒜一直以来都是合作社的“明星”种植品种,以后还会继续种植下去。此外,在不断提升种植技术确保大蒜品质的同时,也在想方设法扩大大蒜的销售渠道,争取早日进大型商超销售,带动更多农户一起打出致富新“蒜”盘。

上一篇:老供销如何实现——蔡甸基层供销合作社“两复活”启示走笔
下一篇:石首:抢插鸭蛙稻,生态科技促农业发展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