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人才振兴> 正文

四代人合力捧出“荆楚家学第一村”——罗田苍葭冲的振兴故事

发布时间:2023-12-28    来源:湖北日报    字体大小:A-   A+

村民在教学生舞龙。  

12月7日,清晨的阳光掠过山巅,唤醒了沉睡的苍葭冲。
  白霜点点的草坪上,丁志龙夫妇支起了烧烤摊,张喜球整理着舞龙的道具。村子里,张俊琼一边准备早饭,一边默背讲解词。拓印小院里,雷锦环码放着颜料和画笔。环村路上,陈安明正在清扫落叶。再有一个多小时,罗田实验中学200多人的研学队伍就将抵达,宁静的小山村又将再次充满孩子们的欢笑。
  苍葭冲位于罗田县三里畈镇新铺村。从2008年起,这里的群众自发组织,以“不等不靠不要”的精神,从房前屋后入手,清洁美好家园。2011年,又陆续硬化亮化了道路,用上了自来水。2015年,苍葭冲被列入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
  2016年,苍葭冲成立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塆组村民以现金、房屋、劳动力等多种方式入股,总股本达110多万元。2017年,每万元股本分红250元,次年翻番。2019年,苍葭冲入列住建部第一批“全国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精选试点村”,每股分红达到800元。
  经历疫情,苍葭冲发展一度停滞。2021年5月,在县、镇、村和合作社共同努力下,苍葭冲成功“重启”,乡村旅游、研学、民宿、酒坊……各类业态又红火起来,“荆楚家学第一村”闻名远近。今年以来,合作社收入已超过300万元,每股分红将再创新高。
  15年过去了,在苍葭冲,群众共同努力的劲头越来越足,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这一切,都强烈地吸引着我们,重访苍葭冲,听苍葭冲人讲他们的振兴故事。

40后乡贤 丁汗平
  “自助方有人助,不伸手先动手”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毅 柯利华 通讯员 颜红胜 陈钦
  苍葭冲的村民们说:“多亏了丁汗平。”
  来参观学习的干部说:“丁汗平了不起。”
  黄冈市委主要负责人来调研时说:“希望每个村都有个丁汗平。”
  谁是丁汗平?
  2008年,丁汗平从罗田县统计局退休,回到老家三里畈镇新铺村苍葭冲定居。
  在家乡生活,首先要过环境关。乱搭滥盖的棚子,四处乱丢的垃圾,随处可见的露天厕所。雨天两脚泥,刮风满脸灰。看到这样的卫生状况,爱干净的老伴转身就走,怎么也不肯住在村里。
  “你们就不想改变这个面貌吗?”大家说,怎么不想改?但是塆里只剩老人、小孩和留守妇女,既缺领头人,又没资金。
  “大家愿意改,我来领头。”老丁自告奋勇。“没钱不要紧,很多事不要钱也能做好。”
  改变全塆面貌,关键要把群众发动和组织起来。
  在他提议下,开了两次群众会,组成一个能拿主意、叫得动人的议事小组。
  议事小组商量,先从打扫卫生开始。
  “打扫卫生头一天,只有我们7个老头。第二天,增加了十几个人,第三天,又增加了十几个人,再以后,人就越来越多了!”老丁回忆道。
  一根扫帚,一把铲子,一个撮箕,人人动手,不花一分钱,用了足足半个月,才把全塆所有垃圾清理一空,柴草码放整齐,棚子和厕所拆了一部分,苍葭冲面貌为之一新。
  建立长效机制,议事小组把公共卫生区划分到各家各户,并建立评比公示机制。
  足足坚持了三年,村民们才养成习惯,每天打扫卫生,垃圾不再乱丢。在外打工的村民过年回家,发现村庄一年比一年干净。
  2011年,议事小组提出新目标:出门不走泥巴路,夜晚走路不摸黑,吃上自来水,健身有场子,塆容塆貌大改观。这话一出,村里炸了锅,有人说:“塆里穷成这样,你们这是哄鬼。”
  “我是农民出身,对农民的心态很了解。不要紧,慢慢来。”老丁说,和三年前一样,议事小组组织大家先行动起来,从不要钱的事做起。
  没钱买运动器材,先清出场地,让大家有个活动的地方。没钱搞道路硬化,大家分工合作,挖土,填坑,把基础搞平。
  当年2月,省委、省政府启动“三万”活动。入村干部惊喜地发现,这里的群众通过自己的双手,已经初步改变了乡村的面貌。
  更多的支持随之而来。基础已经打好,在县交通局支持下,道路很快得到硬化。能源办协助点亮了太阳能路灯。自来水也从镇上接来,苍葭冲在全县农村第一个铺装污水管网,实现雨污分流。
  又一个三年过去,五大目标全部实现。
  “乡村要发展,肯定需要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老丁感叹道,但帮助不是乞求来的,人必自助而人方能助之。
  苍葭冲发展进入新阶段。2015年,被列入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随后,省村镇建设协会和西厢房乡建机构来到苍葭冲,以“荆楚家学第一村”定位,帮助规划未来发展。
  “建设苍葭冲,不仅自己过得舒服,更要引来城里人消费,提高大家收入。”老丁很实在,“但是要建设,钱从哪来?资源怎么整合?”
  2016年3月27日,苍葭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成立,有效整合塆里各种资源。
  合作社代替原来的议事小组,把村民们拧成一股绳。很快,苍葭书院、家学展馆等修葺一新,乡吧客栈、田园餐厅、进士油面坊、拓印小院等纷纷开张。一拨拨城里人来到这里度假,外出打工的乡亲也慢慢回流,村里的新房越建越多。
  “我没啥特别的。”老丁说,“有改变乡村面貌的愿望,对群众力量的信心,有把群众组织起来的方式方法,谁都能成为丁汗平。”
  如今,村民眼里,丁国民就是第二个“丁汗平”。
  2021年清明节,在黄州做了30多年小生意的丁国民,回乡探亲,感到村里的变化翻天覆地,决心留在乡村发展,很快就被推选为合作社副理事长。天气好的夜晚,丁国民就在文体协会小组微信群,召集大家复盘研学项目课程,张罗场地和音乐设备,组织村民排练文艺节目。

70后“原住民” 张俊琼
  “大伙事大伙干,干好了都受益”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柯利华 刘毅 通讯员 郭斯
  “继祖宗一脉真传克勤克俭,示儿孙两条正路惟读惟耕。”
  一年前,村里家学展馆的这副对联,小学学历的张俊琼,从学会断句到知晓意思,足足花了半天。如今,她是苍葭冲“金牌讲解员”,日复一日地讲解、传播“荆楚家学第一村”耕读文化。
  今年53岁的张俊琼,是嫁到苍葭冲的媳妇。以前,她一直在深圳建筑工地开塔吊,2019年,因婆婆年高多病,她辞职回家照看。
  去年8月,苍葭冲启动研学项目,需要挑选一位村民做讲解。合作社碰头会上,没人主动请缨。副理事长丁国民现场点将:“俊琼,要不你来!其一,你去大城市见过世面,不慌场;其二,你跟老人聊天多,熟悉苍葭冲的典故。”
  张俊琼家也是合作社的股东,受到鼓舞,她接下这个差事。
  几天后,她拿到讲解词,顿时头皮发麻,一共12页,5500多字,还有很多不认识。“每天把自己关在家里硬背,不完成不睡觉。不认识的字,我发微信问女儿,再标上拼音。普通话不行,也要多练习。”
  尽管做了很多准备,第一次上场讲解,她还是紧张得快哭了。“没办法,只有反复背,反复练。”拿着已经翻烂、泛黄的解说词,张俊琼笑着说。
  12月8日,罗田县实验中学300多名学生来到苍葭冲研学,张俊琼带着孩子们来到苍葭书院,参加国学开笔礼——朱砂点痣,开笔破蒙,击鼓明志。
  一场场讲解下来,张俊琼变得落落大方,苍葭冲家学文化在游客心中生根发芽。同时,从游客身上,她也学到了更多。
  “村里有处匾额为‘堂新四豆’,我根据讲解稿,将‘四豆’解释为四季发财。来参观的大学教授悄悄跟我说,‘四豆’指七十岁。现在,我们的讲解稿也不断在修正更新。”张俊琼说。
  如今,只要有研学或游客,张俊琼都要担任讲解员,合作社给她支付工资。
  和张俊琼一样,越来越多的村民为擦亮“荆楚家学第一村”而努力。今年暑假,20多位村民报名练习葫芦丝,组成苍葭冲古乐艺术团,练熟《荷塘月色》《小夜曲》《万疆》等12支曲子,每逢节气的晚上给游客表演。
  和张俊琼一样,越来越多的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创业、务工。“丁豆腐”手艺传承人陈仲芳、油面手艺人徐海燕、陶艺师傅丁际曙……短短几年间,20多名村民回乡护“风景”变“钱景”。

80后“新村民” 朱紫光
  “带来新理念,乡村链城市”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柯利华 刘毅 通讯员 朱步云 沈红星
  苍葭冲狗多。两年前,从武汉来的朱紫光,肩背行囊到这创业,可村里的狗见到他都不叫不吵,还摇摇尾巴走过来亲近。
  原是故人来。
  37岁的朱紫光,老家咸宁,家住武汉。2016年,作为西厢房乡建联合机构的一员,他参与规划建设苍葭冲,熟悉这里的人、景、事。
  2021年,经受疫情冲击的苍葭冲,游客减少,村庄冷清。“小朱,有空回苍葭冲来,帮乡亲们出出点子。”朱紫光多次接到合作社的电话。此时,朱紫光已离开西厢房,参与创办武汉拾野规划设计咨询公司,但他对乡村的情感没有变。
  团队内部讨论了很长时间,最终达成共识,朱紫光带领团队重返苍葭冲。“这里环境建设有基础,人文有特色,最关键的是村民们已经团结起来,能干成事。”
  自此,朱紫光办公在乡村,吃住在农家,成为苍葭冲的“新村民”。
  一棵大树下,两间土砖房。蓑衣挂在墙上,坛罐盛开鲜花。步入屋内,小炭炉热着一壶泉水,泡清茶,冲咖啡,可漫聊,可读书,时光一下子慢了下来,这就是苍葭冲的创新大脑,也是村里的文化书房——“拾野大树下”。每到假期,这里就成了村里小朋友的活动基地,他们在这里读书、玩闹,学习冲咖啡,和远方的客人聊天。
  突出“荆楚家学第一村”特色,朱紫光帮助合作社设计课程。培训村民,使研学成为合作社新的业务增长点。为合作社的特产设计品牌和包装,策划集市,引来城里游客。
  以苍葭冲为据点,武汉拾野针对一线城市家庭,推出高端夏令营等项目,单人收费近2000元。今年已接待深圳、武汉等地10多批亲子团队,营收近30万元。其中村民提供吃、住,拿走80%收益;拾野设计只留下20%。
  类似这样的高端客户,单靠合作社很难承接,因为缺乏策划和资源调度能力。朱紫光举例说,同样是爬山,拾野请来武汉的植物学老师,从山脚一路讲到山顶;参观古民居,有建筑专业的研究生给孩子们讲解材料和结构。
  只有联结城市,乡村的山水好物才能卖出好价值。
  “乡村的发展需要新村民的理念和智慧,他们让苍葭冲更好链接大城市。”合作社副理事长丁映森感叹道。
  每到周末,苍葭冲后山露营基地,祖籍孝感的张志光格外忙碌,招呼来自武汉的游客。2022年5月,在旅游业深耕近20年的他,来到苍葭冲,把虫鸣鸟叫、满天星辰卖给城里人,今年开始实现盈利。
  来自黄冈师范学院的朱莉老师,也忙得不亦乐乎,为规划中的自然生态教育研学基地平整土地。“做美丽乡村的共建人,为苍葭冲研学项目加分!”她说。

90后村支书 欧阳罡
  “支部当先锋,专啃硬骨头”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柯利华 刘毅 通讯员 丰沛瑶
  “给30万元也不拆!”
  2021年夏天,“重启苍葭冲”遭遇当头一棒。在剪纸馆一侧,一户村民搭建的厨房突兀出来,影响整体设计,合作社上门做工作遭拒。
  新铺村党支部书记欧阳罡协同合作社,巧用“迂回”战术,找到这户村民的兄弟和后辈侄儿,动员他们出面劝说,难题迎刃而解。
  “苍葭冲的事情,主要由合作社和群众商量着办,但遇到他们解决不了的事,党支部就得站出来,迎难而上。”12月6日,回忆起两年前的这一幕,欧阳罡斩钉截铁。
  欧阳罡是个“90后”,大学毕业后,在上海工作过,然后回到老家罗田做生意,2018年进入新铺村委会,2020年被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又被苍葭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聘为只干事不拿钱的理事长。
  “别看他年轻,搞工作有一套。”苍葭冲村民小组组长丁席明说,村党支部健全“塆组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党员户”组织架构,党小组长兼任网格长,4个中心户担任网格员,每人联系10户左右农户,与合作社形成党员带头、齐抓共管的新局面。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去年夏天,研学项目需要腾出一块空地做草坪,几名党员带头让出菜地,群众跟着干,几天时间,草坪面积从500平方米扩展到4000平方米。
  欧阳罡说,在苍葭冲,有挣钱的事,合作社能有效发动村民一起干,但遇到拆违这种影响个人利益的事,则有些犯难。只有党建引领,才能更好凝聚各方力量共建共治共享。

上一篇:丹江口市龙山镇彭家沟村小学校长彭玉生——山里娃读书 一个不能少
下一篇:帮办代办延伸到村 团风269名村级首席服务员上岗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