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生态振兴> 正文

种养结合增效益 修复耕地保安全——在大冶看农业绿色发展

发布时间:2022-04-15    来源:    字体大小:A-   A+

    

农村新报全媒记者 方桐 通讯员 程良友 柯晓畅 程长珠

“以前沼液还田利用,靠人工又脏又累。现在通过管道输送,干净省力。”4月7日,在大冶市灵乡镇宫台村义园生态农庄柑橘种植基地,农庄负责人陈海军忙着和工人安装沼液桶,将沼液二次发酵后输送到橘园当肥料。沼液来自附近一家为猪粪处置发愁的养猪场。一举解两难的媒人,是灵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工作人员。

摸清171个村的土壤环境质量,完成耕地类别划分,科学开展耕地障碍修复利用。近年来,大冶在可安全利用耕地上推进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构建粪污“收集-处理-施用”组织运行模式,减少化肥施用。在实施污染耕地安全利用项目上,对可安全利用类受污染耕地,采取深翻耕、土壤调理、选种低吸收作物品种等农艺措施,确保农产品达标;对严格管控类受污染耕地,种植苎麻、棉花等经济作物,严控重金属向可食用农产品转移。

在大冶,湖北鑫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是绿色种养的先行者和受益者。在鑫东生态农业园蔬菜大棚,滴、喷灌系统正为一株株番茄、黄瓜施肥、浇水。用猪场产生的粪污发酵成沼液、沼渣,用来规模种植有机果蔬,既解决了养殖污染问题,又节省了成本,有机果蔬畅销黄石、武汉。

目前大冶全市粪肥还田利用率达90%以上,化肥施用量减少30%以上;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90%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总体合格率常年在99%以上。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推介了51个2021年全国农业绿色发展典型案例,大冶名列其中。

上一篇:龙感湖农场:赋予“不越雷池一步”新内涵
下一篇:大悟好风日 “绿电”源源来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