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生态振兴> 正文

长江“土著鱼”游回餐桌

发布时间:2023-07-24    来源:农村新报    字体大小:A-   A+

湖北双为农业公司养殖的土憨巴。

宜昌三江渔业公司养殖的铜鱼。  

农村新报全媒记者 周莹 通讯员 谢毅
  “萝卜白菜一大桌,不如来根鱼刺嗦一嗦。”在湖北,无鱼不成席。
  长江穿境而过,湖泊星罗棋布,鱼类生长繁殖环境得天独厚。靠水吃水,作为水产大省,国人餐桌上,每7条鱼中就有1条来自湖北。
  长江十年禁渔计划实施后,如何留住那一口美味?破局就从“土着鱼”的人工繁育驯化开始。
  消失的土憨巴回来了
  “土憨巴很受欢迎,现在货源多了,还是供不应求。”7月19日,武汉城区一家土憨巴私房菜馆,服务员笑着说。
  土憨巴,学名中华沙塘鳢,是长江水系特色鱼类,2010年以“世博第一菜”名扬海内外,个头虽小,但肉质鲜美,细嫩可口。
  长江禁渔后,曾一度消失在人们的视野。近两年,一批人工驯养的土憨巴,正悄然“游”回湖北人的餐桌。
  这背后,最大的功臣是人工育苗技术。2021年,省农业发展中心启动“土憨巴”等6种长江“土着鱼”的人工繁育驯化和养殖技术科技攻关行动。实验之初,科研人员寻遍湖北水产市场,只找到了不到100条土憨巴实验用鱼。
  武汉市农业农村局安排500万元专项资金,组织科研团队寻遍长江中下游,一边收集种苗,一边学习繁育技术,终于摸清了土憨巴的育苗和养殖诀窍。
  “人工养殖不能操之过急。”省农业发展中心四级调研员金刚说,实现人工孵化繁育,只是开启土憨巴回归餐桌的序幕。大规模繁育苗种,培育技术及标准化操作规程也要跟上。
  在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科研团队努力下,土憨巴人工繁殖已基本成熟,形成中华沙塘鳢种质标准和繁育技术操作规程等两项省级地方标准。
  “土憨巴”的生长特性,和湖北“虾稻共作”模式高度匹配。去年开始,在省农业发展中心推动下,武汉、潜江、荆州、仙桃等地开始推广“稻虾憨”共养模式。
  今年,湖北省双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携手潜江3家合作社,发展“稻虾憨”2000余亩。公司与农户、合作社签订协议,提供鱼苗和养殖技术,负责商品鱼销售。
  “到6月底,我们已投放鱼苗21万尾。”双为农业公司“稻虾憨”项目负责人舒哲敏说,每亩按照1250尾的标准,预计产量达到35至40斤,亩均增收千元以上。
  如今,全省“稻虾憨”推广面积超过5000亩,土憨巴产量超过5万公斤。
  铜鱼批量走向餐桌
  眼下,宜昌三江渔业有限公司的铜鱼繁育车间,超过100万尾铜鱼苗正在培育池里茁壮成长。
  “首批铜鱼10月前后端上餐桌。”宜昌三江渔业有限公司刘灯红告诉农村新报全媒记者,还没上市,就已拿下30万斤订单。
  铜鱼又名金鳅,含脂量高,肉质鲜嫩,味道鲜美,曾是老渔民眼中的宝贝。因环境恶化、过度捕捞等原因,铜鱼被列入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保护区指标性物种。
  2021年,在省农业发展中心支持下,宜昌三江渔业有限公司承担铜鱼人工养殖驯化科技攻关工作。刘灯红坦言,这条路走得并不容易。
  “铜鱼是一种‘娇贵’的鱼,人工饲养挑战重重。”刘灯红说,在天然水域中,铜鱼极易患小瓜虫病,一旦发病,仅数天便全军覆没。此外,铜鱼应激反应强,传统池塘养殖水体浅且易受外界干扰,成活率很低。
  “如果不能稳定批量供苗,如何让养殖户放心?”刘灯红介绍,经过反复试验对比,他们发现,采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通过调控水体生态指标,可显着预防小瓜虫感染。至此,攻克铜鱼养殖的最大难关。
  “我们的出苗率提升到60%以上,生长速度也高于野生鱼。”刘灯红说,今年,已带动2家合作社养殖铜鱼1万斤,接下来,要把合作社数量扩大到50家,产量扩大到100万斤。
  宜昌三江渔业有限公司在宜昌、黄冈建有4个基地,拥有铜鱼水域养殖面积100多亩,工厂化养殖车间2000多平方米,繁育苗种超过1000万尾。培育的鱼苗,一部分用于增殖放流,补充长江渔业资源;一部分用于人工养殖开发利用,端上百姓餐桌。
  “未来5年,我们将在宜昌打造铜鱼产业化主产区,实现商品鱼1万吨、产值10亿元的目标。”刘灯红信心满满。

上一篇:筹资50多亿元守护生态 房县厚植绿色发展底蕴
下一篇:复耕复种 长阳资丘荒山上整出新“粮仓”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