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悠久历史文化的“根”与“魂”。
它生于斯、长于斯、发扬于斯。它是一个地方珍藏的记忆,是一个地方文脉的延续,更是人们心中深深的乡情,浓浓的乡愁。
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孕育了仙桃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一项,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三项,省级非遗名录项目十三项。
指尖生花的仙桃雕花剪纸、韵味悠扬的荆州花鼓戏、点草成金的麦秆剪贴……这些古老传统的技艺,带给人们美好的视听感受。
仙桃匠心守艺,焕新活力,让非遗走进学校、商圈、市集,动起来、活起来、火起来。
从传承到传播,越来越多非遗“飞”入寻常百姓家,让人们一睹魅力仙桃的美丽乡愁。
点“麦”成金 执秆生画
麦秆剪贴
又称麦雕,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以金黄的麦秆为原料,洋溢着浓厚乡土气息的民间剪贴艺术,一草一木皆生动。
邓友谱正在进行麦秆剪贴创作。
麦秆剪贴作品《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麦秆剪贴作品《大闹天宫》。
一束麦秆能做什么?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麦秆剪贴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邓友谱手中,这些毫不起眼的“柴火棍儿”,却成了畅销海内外的精美手工艺品。
端午将至,仙桃市三伏潭镇邓氏麦秆画工作室内,邓友谱和邓小军父子比往日更忙了些。
“咔嚓!”锋利的剪刀从上至下将麦秆剖开,用自制刮刀反复刮平,细若发丝的“金线”逐渐成了形。粘贴、碾平、切断、熨烫……邓友谱手上的动作谨慎又利落。
“麦秆虽普通,它本身的光泽和质地能让作品明暗有序,点‘草’成金。”邓友谱介绍。
将晒干的麦秆剖开后,整齐粘贴在纸板上,依据图案裁剪成各式形状,再用烙铁“烤”出深浅不一的颜色,形成明暗对比,这个集贝雕、木刻、版画、剪纸等艺术为一体的手艺,叫“麦秆画”。仙桃麦秆剪贴的起源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秦怀王墓发掘出的麦秆画作品至今两千多年。2014年入选第四批国家非遗名录。
这项古老的民间技艺,工艺繁杂,全靠手工。选材,清洗,熏蒸,裁剪,贴片,过稿,雕刻,烙色,粘贴……从麦子收割到成画,需历经30余道工序。
挑选麦秆是制作麦秸画的第一道工序,选料十分考究,必须手工收割。每年麦收时节,邓友谱父子会格外忙碌。为了挑选优质麦秆,他们握着镰刀在自家麦地里游走,一镰一镰收割合适的秸秆,以确保麦秆的光泽度、柔韧性。
“一幅好的麦秆画作品至少需费时2至3年,甚至更久。”邓友谱说,随着工艺进步,麦秆画也从平面贴出“3D”效果。
在邓氏麦秆画工作室内间,陈列着邓家历代麦秆画大师的作品。现存最早的画作是一幅有着近百年历史的麦秆着作《观音大士》。尽管历经岁月洗礼饱经沧桑,麦秆图案依然栩栩如生。
然而,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到走向市场,邓氏麦秆画经历了一番苦旅。起初,麦秆画只在当地小有名气。“非遗需要被看见,进而才能被了解、被热爱。想要打开市场,就必须让更多人了解麦秆画!” 在外闯荡多年的邓小军说。
2008年,在邓小军的推介下,父亲邓友谱以一幅长14米,高1.1米的麦秆浮雕《清明上河图》和500幅麦秆画《鸟巢》《福娃》献礼奥运,麦秆画逐渐走出国门。
将农村老家不起眼的“小玩意”卖出数万元价格,邓氏麦秆画火爆“出圈”,不仅多次参加国内非遗展,还随国家一带一路文化团参访俄罗斯、新西兰、哈萨克斯坦、波兰等国,销售额几乎年年破百万元。
从小众到大众,从匠心守艺到活态传承,再到“非遗+”,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非遗麦秆画与旅游、演艺等多业态的融合,催生了“非遗+”创新模式。
为了烧旺“传承”这把火,邓氏父子先后在湖北、重庆、黑龙江等地举办麦秆画培训班,将愿意学习麦秆剪贴的人聚集到一起,让麦秆画产品“飞入寻常百姓家”。
名声叫响后,邓小军又开始考虑让麦秆画更接地气,提倡产品实用性和价格亲民,并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2021年,邓氏麦秆画成功入选“湖北礼品”。
地方政府对邓氏麦秆画的保护,同样令邓小军感动。在政府部门支持下,邓氏麦秆画工作室进驻仙桃硒馆。占地300余平方米的非遗工作室,集展示、教学于一体,让大规模、高规格的学术交流活动成为可能。
让麦秆画走进大学校园,在年轻人中掀起“潮”流。去年6月,邓氏麦秆画传承中心与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共建社会实践基地,邓友谱、邓小军被华中师范大学聘为“社会实践基地教师”,定期、不定期进校园为学生们讲授麦秆画制作,并在仙桃为他们提供实践学习基地。
指尖上“栩栩生花”
仙桃雕花剪纸
又称“沔阳雕花剪纸”,迄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雕龙雕凤雕吉祥、绣花绣朵绣美好”,是仙桃雕花剪纸的形象描绘。
仙桃雕花剪纸作品《清明上河图》(部分)栩栩如生。
“二十八,贴花花。”每逢春节,在窗户上贴上各式各样的窗花。当阳光透过玻璃上的窗花投进屋子时,一种安安静静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剪纸得以流传千年成为春节习俗,是因为有一群认真的人一直坚守这门手艺,他们是名副其实的“花匠”。
6月16日,在仙桃工美楼马又甫雕花剪纸工作室,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见到了一位有着50多年工龄的老花匠——73岁的仙桃雕花剪纸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马又甫,正在精雕细刻《走村串巷十六匠》。
“磨刀匠、打铁匠、补锅匠……这些老匠人和手工艺随着时代的进步,早已消散,我想通过雕花剪纸艺术,留住人们的记忆。”马又甫说。
工作室内,一幅作品让前来参观的人驻足停留,啧啧称奇。
长5.1米、宽0.6米,300多个人物形态各异、65棵树婀娜多姿、30头牲畜活灵活现,房屋建筑、桥梁流水呼之欲出……
这是以“刀”为笔的画作,以“纸”为媒的艺术。马又甫一刀一刀、一道一道,画图3个月、雕刻45个日日夜夜,完成巨幅雕花剪纸作品《清明上河图》。
仙桃民间剪纸源远流长,早在南朝梁人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即有记载,“正月七日为人日”“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或戴之头鬓”。“镂金”“剪彩”,皆剪纸工艺。
仙桃雕花剪纸,俗称“花样子”,是民间艺人们用刻刀和白纸在蜡盘上雕刻的绣花纹样。昔日沔阳水乡卖“花样子”的剪纸艺人身背花箱,手摇拨浪鼓,走街串巷,到处可见。以雕卖“花样子”糊口的艺人代代相传,越来越多,仙桃“剪纸之乡”远近知名。2008年,仙桃雕花剪纸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
雕花剪纸只需简单的材料:纸、刻刀、垫底的蜡盘。不过背后的工艺,却极需功夫。大半辈子贡献于剪纸工艺的马又甫,设计的雕花图案包罗万象,从动植物、人物,到生活场景、传说故事,多姿多彩。
马又甫介绍,雕花剪纸的构图繁茂完整、黑白虚实分明、刀法流利工整、破工精细严谨、点划秀美匀称、图案丰满均衡,具有写实兼写意、变形不失原形、艺术语言丰富、装饰风味浓烈的特征。
50多年来,他精进于雕花剪纸艺术的钻研探索,从构图、技法、工具等层面推陈出新,创作剪纸作品《丰收后的怀念》《闹新春》《十二月花扇》等400余件,50多件作品在国家级、省级、市级展览中荣获金、银、铜奖和优秀奖。
在仙桃市支持下,设立马又甫雕花剪纸工作室,从事雕花剪纸的创作与传承,先后收徒马泽引、马志勇、蒋宏波等12人。其中汤舒眉的作品在第八届中国艺术节上斩获银奖。
“一把刻刀,刻不出金,刻不出银,但它却是一门传统的手艺与艺术,不能丢。”马又甫由衷地说。
如今,雕花剪纸的舞台更大了——校园、社区、村落……
“我们的任务是把这门技艺保存好,传承下去。”仙桃市剪纸学会会长王隽介绍,依托本地剪纸专家,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建立雕花剪纸项目兴趣社团,研究、编印授课教材,聘请10名项目传承人常年免费授课,提高孩子的剪纸兴趣,播下传承种子。
紧跟时代节奏,让非遗更有生命力。在第三届荆楚乡村文化旅游节上,王隽带领市剪纸学会联合团市委、市孝雅使者志愿者服务站历时3个多月,耗纸千张,打磨完成剪纸“党史百米长卷”。涵盖了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政治、经济、社会重大事件等内容,剪纸艺术把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有机结合,用民间艺术表达对党和祖国的无限热爱。
仙桃建设了一批传习所和传承基地,将雕花剪纸项目纳入集中展示和进行市场开发,常年开展传承传习活动。
活化传承,让雕花剪纸搭上“时代快车”,生动讲述一个又一个精彩故事。
花鼓声声韵悠扬
荆州花鼓戏
旧称“花鼓子”“天沔花鼓戏”。民间有赞誉,“听了花鼓戏的哟喂哟,害起病来不吃药”,把荆州花鼓戏诠释得入木三分。
“风筝离不开线,知了爱的是六月天,南河村、襄河水,相依又相连……”连日来,仙桃市花鼓戏传承保护中心假日剧场内,传来阵阵花鼓唱段,演员们正抓紧排练新创作的乡村振兴题材现代花鼓戏《襄河岸边》,不久将带着新剧参加第五届湖北地方戏曲艺术节。
“百年花鼓,根在沔阳”,沔阳花鼓戏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它充满浓郁的地方情调,唱腔悠扬、甜美、悦耳,将多彩的湖乡风貌、浓郁的生活气息,展现得淋漓尽致。
因地域划分,后其改名为荆州花鼓戏,不过,仙桃老百姓仍习惯称之为沔阳花鼓戏。2011年,经仙桃市申报,荆州花鼓戏(IV-112)入列第三批国家级非遗名录。
“每个地方的戏曲,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风情,可以说一方水土造就一方戏曲。”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荆州花鼓戏代表性传承人潘爱芳介绍,仙桃这方水土滋养出的花鼓好戏,呼唤更多“守艺”人,特别是年轻力量。
仙桃市成立了花鼓戏传承保护中心,并将整理复排传统剧目作为工作重点。国家一级演员程琼等剧团演职人员,还对《十枝梅·思儿》《斩经堂》《天要下雨娘要嫁》等经典剧目进行抢救性影音录制。同时,创作排练了《汉王陈友谅》《胡幼松》等一批新戏,入选省各大艺术节进行展演,扩大花鼓戏影响力。
“既要保留沔阳花鼓戏最传统的‘味道’,又要舍弃一些不适合的部分。”潘爱芳说,花鼓戏的传统剧目有200多部,现在经常演唱的大型剧目也不过40多台、小戏20多出。
花鼓戏传承,人才是基础。随着老一批演职人员年龄增大,吸纳更多年轻力量迫在眉睫。2013年,沔阳花鼓剧团联合湖北艺术职业学院,招收23名花鼓戏学员,培养了一批后备力量。
今年24岁的荣胜宇主攻丑角,现担任青年团团长。近9年刻苦学习,他和青年团成员开始在演出中崭露头角。每年,市花鼓戏传承保护中心还会邀请名家,为青年团成员集训2个多月,巩固基础,学习剧目。同时,每逢戏曲下乡等活动,都会优先安排他们表演,不断锻炼他们的舞台实践功底。
“老一辈演员陆续要退休一批,他们迫切希望我们快速成长。”荣胜宇坦言,自己一点都不敢懈怠,每天都会在剧团老师的指导下勤加练习,期待为传承花鼓戏和剧团发展作出贡献。
随着文化娱乐活动的丰富多样,很多地方戏曲面临着观众缺失问题。对此,市花鼓戏传承保护中心突破传统,送戏进校园、进景区、下乡镇,并同步线上展演,与票友、游客同台互动,年轻受众在逐年增多。
“戏好不好,观众说了算。”潘爱芳说,每逢大型演出,都有观众清晨赶到演出现场占位置,甚至有外地戏迷打“飞的”前来。舞台上,演员们唱腔浑厚、戏韵浓浓;舞台下,观众们如痴如醉、掌声雷鸣,“享的就是这个味。”
今年元月,仙桃市举办戏曲迎新春惠民展演活动,推出7场荆州花鼓大戏。90后资深戏迷杨斌在武汉工作,专门请假一周,每日到现场“打卡”,并录制视频分享给各地戏迷。
“让我惊喜的是,青年演员进步很大,基本功扎实,扮相和身段上也非常出彩。”他坦言,花鼓戏传承感觉后继有人了。
此外,市花鼓戏传承保护中心还与景区合作,玩出新花样。“五一”期间,推出“花鼓戏曲游园会”等非遗旅游精品线路,20场沔阳花鼓戏强势亮出“非遗+旅游”新名片,邀请游客同台互动,好不热闹。
“除了我们专业院团的演出,民间花鼓社团也是百花齐放,我们剧团还与他们结为帮扶对象,经常交流,给予帮助和辅导。”潘爱芳说,在仙桃,婚丧嫁娶必定要唱上一台花鼓戏,乡村也有每年唱春戏、唱丰收戏的习俗,每次演出都受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花鼓戏的土壤并没有丢失。
仙桃出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见
“薪火相传,方能永存,‘非遗’项目最重要的是传承,只有传承才会使它获得永久的生命。”仙桃市群艺馆副馆长郭银华介绍,仙桃市为此出台了《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加强非遗保护传承力度,让它们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真金白银保障。鼓励扶持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给予国家、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市级传承人每人每年2万元、1万元和5000元补助。
指导建立传承保护基地。先后建立了荆州花鼓戏、仙桃雕花剪纸、仙桃麦秆剪贴、仙桃贝雕、仙桃皮影戏等5个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传承保护基地,每年分别给予10万元、5万元传承补贴。
推荐对外交流。组织优秀非遗项目外出表演和办展,支持非遗传承人到省外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会议和研修研习。先后组织非遗项目仙桃麦秆画、渔鼓皮影戏及其代表性传承人到俄罗斯、新西兰、波兰等国进行文化交流,扩大非遗文化影响力。
组织非遗项目普查。在广泛走访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建立了仙桃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整理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照片、录音、录像,收集资料、实物、文字记录,数据库资料达到2Tb。
开展进校园活动。每年组织沔阳民歌、雕花剪纸、荆州花鼓戏等非遗传承人到中小学授课,为非遗传承进校园编印仙桃雕花剪纸、荆州花鼓戏等非遗项目教材,录制发行荆州花鼓戏、江汉平原皮影戏传统剧目音像制品。每年开展花鼓戏进校园100场次,进乡村演出100多场次。
截至目前,仙桃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9人,市级非遗传承人6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