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资讯> 正文

竹山为贫困户精准“号脉开药” “一户一策”出漩涡

发布时间:2016-08-17    来源:    字体大小:A-   A+

    

“一个平凡而普通的人,时时都会感到被生活的波涛巨浪所淹没。你会被淹没吗?除非你甘心就此而沉沦!”

用小说《平凡的世界》里的这句话,来描述竹山贫困户龚道国的心情和经历,再恰当不过。

竹山县柳林乡洪坪村,地处鄂西北海拔1000多米的大山深处,龚道国的家就在这里。5日我们到访时,龚道国正在喂猪喂兔。两头肥猪肚圆背厚;几只兔子在笼子里撒欢;屋后的山上,三五成群的鸡正在觅食。

“国家扶贫政策这么好,只要人勤快,没有什么改变不了的。”身材精瘦的龚道国,双目炯炯有神。

妻女病倒卷入贫困“漩涡”

在乡亲们眼中,今年48岁的龚道国是个能干人。

龚道国家现住的砖瓦房,是1988年花5000元从村里一外迁户手里买来的。5000元,在那个年代的边远山区,无异于天文数字。龚道国说,那是他打零工、种庄稼,一点点攒起来的。“当时乡亲们都很羡慕我呢!”

时过境迁。这套当年的“豪宅”,已破败不堪。昏暗空荡的房屋内,仅有14吋电视机、冰柜两件家电。

变故,源于妻子、女儿的接连病倒。2004年,妻子陈号喜突发脑梗住院,“后来又几次复发,其中2006年到十堰就医了6次。现在每个月仅药费就得500多块。”老龚的目光忽地黯淡下来。

祸不单行。2008年,女儿又因工作受刺激,出现精神障碍,“当年住院7个月,花了8万块。”一波波“巨浪”,很快将这个富足的家庭冲刷得一贫如洗。

龚道国上有90多岁的母亲,下有正在读高二的儿子,不仅要照料重病的妻子,还带着6岁的外孙。里里外外,全靠他一人操持,外出打工是不可能了,“现在压力最大的,是儿子每年一两万元的上学开支。”

仅有的4亩多山地,种土豆、玉米,一年勤扒苦做下来,远不够家里的开支。

能干人卷入进贫困“漩涡”,怎么办?龚道国陷入苦闷、迷茫。

特色产业“不对路”

精准扶贫的春风吹进大山,龚道国看到了希望。

今年大年刚过,村支书肖连军来到龚道国家,给他讲国家扶贫政策,商量脱贫办法。

“他人勤劳,脑子灵活,只要帮他找对了路子,很快就会翻身。”肖连军说。

找对路子,是竹山精准扶贫的重中之重。县委书记龚举海说,在实施异地扶贫搬迁和产业扶贫相结合的策略中,重点通过“中医诊法、计生管法、狙击战法”——即像号脉一样找准穷根找对路子,像抓计生工作一样建档立户,像狙击战一样“一户一策”,以确保全县14.9万贫困人口如期脱贫。

龚道国所在的柳林乡,是汉江支流堵河的源头。2014年10月,龙背湾水电站蓄水,全乡十分之一的农田被淹,通往乡外的主干道路沉入水下。龚道国的家在半山腰,几亩薄地虽未受影响,但外出一趟,要走土路翻大山。

交通不便,但当地烟叶、核桃、娃娃鱼等特色种植养殖基础好。“村里有20多贫困户都决定种烟叶了,你也种这个吧?收入高。”肖连军试探性地问。

“这个我也想过,但不合适。”龚道国说,种烟叶至少要有10亩地,还要有烤炉。而且从育苗、移栽、除草、烘烤、分级,“九关十八环,环环紧相连;一环没跟上,辛苦大半年”。“家里就我一个劳力,地也少,搞不得。”

本地特色产业不适合他,龚道国的脱贫路子在何方?

牛羊成群鸡起舞

“说说你的想法。”肖连军问龚道国。

“我一直想搞养殖。”龚道国说出了心里话,“我偷偷跟别人学过养牛、养羊、养鸡,还到周边集镇了解过,这些东西好卖。只是苦于手头没本金!”

“这个好办,现在扶贫都有补贴。”肖连军说,养鸡一只补10元,母牛一头补3000元……

“太好了!”龚道国找侄子借来8万元,迫不及待地买回300只鸡、47只羊、5头牛、7只兔子、2头猪。

龚道国家背靠着广阔的山场。网起一片林地,散养群鸡;牛羊赶到山上,3月到10月不用管,冬天备好草料,管牛羊吃个够。既节省人力,成本又不高。

起早贪黑大半年,老龚收获了惊喜:前不久,他卖了一批鸡,净赚上万元。他拿出其中一部分,又买回200只小鸡。

肖连军告诉我们,有人想出6000元买他家一头壮牛,被老龚拒绝。

喜事连连。前不久,龚道国拿到了扶贫搬迁新房钥匙。“有100个平方,我每天都要去看看。”龚道国说,“我想今年底再卖部分鸡和牛羊,估计有个四五万,留一部分作本钱,余下装修新房,过上敞亮日子。”

在竹山,“一户一策”产业扶贫,让4500多个贫困家庭走上特色种植养殖之路。 (孙国平 张真真 饶扬灿 方荣华)

上一篇:仙桃出台就业创业扶贫工作方案 提高贫困户自身能力
下一篇:金色阳光满钟山 湖北省阳新县金融精准扶贫纪实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