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湖北文理学院大学生在合作村考察当地农副产品
湖北日报讯
面对目标明确的“精准扶贫”工作,湖北文理学院有着别样的思考,干得风生水起。
在扶贫点实现创新创业
“扶贫,常规就是用物资去帮助困难群体脱贫致富,但我校引导学生借此创业,而且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湖北文理学院纪委负责联系扶贫点工作的王炜老师介绍说。
近日,该校一支大学生电商销售创新创业团队从扶贫点购买了3500多斤高山黄心小土豆、青叶包菜,在学校行政楼进行线下推广销售,半天时间就被学校老师抢购一空。
策划销售扶贫点有机蔬菜的是该校大四学生李云业。今年6月,他跟随学校扶贫工作队的老师到保康县歇马镇合作村进行社会调查,发现该村的农副产品很有特色,牛羊成群,房前屋后到处是放养的土鸡,山上的香菇、木耳、核桃、板栗等山货随处可见,地里的蔬菜长势喜人。他萌生了一个想法,要把大山里的“宝贝”销往全国。
保康县歇马镇合作村是该校定点对口精准扶贫村,该村位于保康县西南部,距歇马镇政府25公里,距保康县城76公里,属于保康县最偏远的村庄。2015年建档立卡贫困户144户420人,扶贫任务重,工作难度大。
目前,李云业所在的大学生电商销售创新创业团队已经在淘宝网建立了“淘宝中国襄阳特产馆”电商销售平台,专门线上销售合作村出产的高山黄心小土豆、薄皮青椒等纯天然食品,网上订单不断增加。“湖北文理学院大学生帮助我们销售土豆、包菜,不但帮我们扩大了销售渠道,还提高了销售价格,真是帮了我们的大忙”,合作村会计李守泽说。他算了一笔账,如果大学生每年帮助村民销售8万斤土豆、包菜等农副产品,按照每斤提高0.2元计算,合作村村民每年可额外增加收入1.6万元。
促进学生课外实践
“这是我们村吗?太漂亮了!”当合作村妇委会主任魏开艳在手机微信上看到“高山画境、遗世古村——保康县歇马镇合作村生态旅游攻略”时激动地说。
合作村的自然资源丰富,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最具特色的“三张名片”,一是襄阳第一高峰——关山。海拔1998米,登上最高峰,一脚踏三地,一览众山小,征服的豪情油然而生;二是关山草原。面积达30000多平方米,平均海拔1600多米,可露营、野炊、滑草、滑雪;三是关山云锦杜鹃。云锦杜鹃自然保护区面积11000多亩,遍布在关山草原周边高山上,每年4月次第开放,枝似松柏、花似牡丹,红的、黄的、白的,吸引大量游客前往观赏。
今年5月,湖北文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大学生一行7人来到合作村,实地考察了该村旅游自然资源。返校后,几人进行了分工,“襄阳第一高峰——保康关山之旅”“高山画境、遗世古村——保康县歇马镇合作村生态旅游攻略”两个推介项目迅速在百度旅游、携程旅游以及襄阳市各大旅游网站、旅游微信平台和各大自驾游、户外游QQ群上传播。这种以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带动当地种植业和养殖业发展的做法,使当地村民看到了旅游业发展的前景。
当地一家经营农家乐的老板娘高大姐说,今年到合作村的游客明显多了,她家餐馆的上座率也有了大幅提升。游客返程的时候还会买她家的香菇、木耳,有一批客人还找她买了大量土鸡和土鸡蛋。说起自家的生意,高大姐难掩喜悦。
参与是最好的教育
“在扶贫工作上,社会的持续关注必不可少。尤其是青年一代,通过参与国家扶贫战略,了解社会,努力学习,回报社会,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十分必要。”湖北文理学院副校长魏跃春说。
在认真做好精准扶贫工作的同时,该校教育和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国家精准扶贫战略,把国家精准扶贫和创新创业两大战略相结合,在开展精准扶贫过程中引导大学生创新创业、在实施精准扶贫过程中开展实践教学,使当代大学生关注精准扶贫、参与精准扶贫,并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了解基层、服务群众,磨练意志、接受再教育。“我家是城镇的,对农村的了解大多停留在表面,尤其是对贫困地区的农村社会生活状况缺乏深刻认识。这次从扶贫点回来以后,很多和我一样情况的同学向我了解当地的状况,大学生对社会的关注热情非常高,我的很多同学都希望到扶贫点去看一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该校旅游管理系大二学生冀晓雪说。
湖北文理学院还提出,以“精准扶贫、不落一人”为总要求,以扶贫点合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44户420人为主要对象,进一步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精准扶贫工作,确保按照扶贫统一部署实现对口扶贫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文图:聂军 陈富民 吴红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