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户在民政扶贫工作队帮助下,扩大家庭养殖规模
市民政局精准识别贫困对象,找准致贫原因,创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式,制定出一整套扶贫新举措,规划出扶贫路径、目标和时限,通过产业扶贫、技能培训、助学扶智、医疗救助和政策兜底,使对口村36个贫困户、85人2016年脱贫,2017年34户贫困户、78人全部脱贫,贫困村出列,村集体经济到达10万元以上。扶贫手段是合力扶贫,局领导带头,70名党员干部与贫困户结对,广募善款善物送温暖,政府兜底不少一人、不漏一户。
市民政局对口精准扶贫的是江夏区舒安街八秀村,该村是全市重点贫困村之一,全村509户1600人,其中贫困家庭70户163人,而且八秀村村集体没有一分钱经济收入。
“找准穷根子,才能对症下药”,为了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市民政局结合贫困村独特的地理、经济条件,制定精准扶贫新举措,规划出扶贫路径、目标和时限。
市民政局找准八秀村贫困对象,分析致贫原因,根据当地情况,决定由局领导带头,党员干部与贫困户结对,广募善款善物送温暖,通过政府兜底,不少一人、不漏一户。
一年来,在市民政局精准帮扶下,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民生活大为改善,农民收入不断提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赵曼评说,武汉市民政部门的创新精准扶贫,通过政府资助和兜底,社会爱心慈善、民政党员干部等合力扶贫,扶贫工作成效显著,为武汉市精准扶贫工作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
70名党员干部“一对一”帮扶贫困户
市民政局规定扶贫工作确保2年内完成,八秀村贫困户必须脱贫。市民政局党组主要领导要求精准扶贫工作,首先是扶贫与扶智、输血与造血相结合,确保扶贫效率,二是对确定的扶贫项目加大帮扶力度,确保项目尽快建成并产生效益,三是聚全局之力打好扶贫攻坚战,各处室结合职能为贫困村多做工作。
市民政局党组强调,扶贫工作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抓紧抓好,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为杜绝“建档立卡”出现“虎头蛇尾”现象,逐一对贫困户家庭状况和脱贫意愿,实行“因户施册,一户一档”,有针对性地制定扶贫帮扶计划。局领导要求驻村干部严格按照“守纪律、讲规矩、树形象”,带着感情为民、蹲下身子做事,确保扶贫精准、务实、高效。
为了“精准扶贫”的严格落实到位,今年年初,局党组组织70名党员干部对口八秀村的70户贫困对象,实现“一对一”帮扶,建立联系卡,实行定期回访,开展扶贫家访活动。
今年以来,70名党员干部每人最少开展了三次到贫困户家中走访、问需求、送温暖、制定脱贫计划,初春送去了“微心愿”,夏天还开展了送“清凉”活动,为贫困户送去电风扇、绿豆、白糖、大米和食用油,有的还送去了慰问金。
为病残贫困户多上一道保险
市民政局救灾处处长李德波介绍,贫困村许多困难群众都是因病、因残致贫的,无法用单一的帮扶或送温暖脱贫。市民政局还为困难群众多上了一道保险,就是农村低保,将因病、因残致贫这类难以脱贫对象纳入农村最低保障。对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做到应保尽保;对获得低保但仍有困难的老年人、未成年人、重残人员、重病患者、失独家庭成员等增发20%低保金,并切实履行临时救助救急工作职能。
市低保中心主任李超介绍,我市2004年建立农村低保制度,当初农村低保标准为每人每年800元。2004年至今农村低保提标了9次。今年8月前农村低保是每人每月320元,今年8月1日开始,再次提标40元,农村低保提高至每人每月360元,增幅达12.5%。
“低保是民生工作的兜底工程,这是民生工作的最后一道防线,有了这道防线,再困难的贫困户基本生活也无忧,目前全市做到了够上低保标准的困难户不漏一户、不少一人。”李超说。
今年66岁的张先生与40多岁的精神病儿子相依为命,两个人每月全靠政府的低保过日子。“我们是个特困家庭,有了低保,还有民政扶贫干部经常来送温暖、送医送药,现在我们的日子过得还蛮好的。”张先生说。
拓展脱贫渠道增强贫困村“造血”功能
市民政局摸底对口扶贫村八秀村的情况时发现,该村的贫困户多为没有劳动能力的残障人士和空巢老人,且村庄经济结构单一。
为了提高八秀村的整体经济水平,给贫困户拓展脱贫渠道,市民政局投入35万元用于精准扶贫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在该村建造起一个100千伏安的光伏发电站项目,破解该村没有经济收入的难题。
通过选址、招标后,今年6月初,光伏发电项目开始安装,10月底将并网发电。光伏发电项目建成后每年村集体收入可以达到10万元,为贫困村打下了坚实基础。该项目设计年限25年,预计将为村集体创收210万元。
为了保障贫困户的基本生活,市民政局联合市慈善总会,通过媒体、网络、微信广募善款、善物,积极与贫困家庭对接,及时将款物送到贫苦户家中。
市慈善总会秘书长潘荣介绍,今年1至9月份,市慈善总会为农村贫困家庭募集善款善物价值140余万元。慈善扶贫有送温暖的,也有助学的,还有助医的。她说“农村因病致贫的比较多,我们为此多次组织社会爱心人士送医送药进村入户,受到贫困家庭的欢迎”。
与此同时,市民政局还与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合作探索精准扶贫+社工服务,为农村“三留守”人员提供专业社工服务,“4点半学校”学生络绎不绝,留守妇女手工制作培训、每天晚上大妈在村委会广场翩翩起舞等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该项目已获民政部“农村留守人员增能型扶贫”资助。
扶贫工作队员
帮贫困户卖积压稻谷10万斤
链接
2015年年底,市民政局派两名干部入住对口扶贫村八秀村,帮助开展扶贫工作,改变该村的贫困面貌。
市民政局扶贫工作队通过进村入户走访、与村民沟通交流,找到一些村民贫困的根源:因病致贫的排在首位,家庭成员年老化或残疾较多,缺乏劳动力,长期患病和突发疾病也成为致贫的诱因。同时,八秀村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资源匮乏,农业科技含量低,结构单一,缺乏资金和技术,不能给村民提供脱贫致富的岗位。
为了早日脱贫,尽早尽快让八秀村甩掉空壳村的穷帽子。市民政局扶贫工作队在八秀村村委会二楼建立扶贫攻坚作战室,制作扶贫攻坚作战图及贫困户帮扶路线图,详实的标注贫困户脱贫时间及帮扶项目,确保精准扶贫,不落一人。
民政扶贫工作队员还与村委会一起制定一周一碰头,半月一小结,一月一总结一回访贫困户的“四个一”工作机制。要求扶贫工作把握任务和时间节点,严格采取一户一档、按户施策的工作措施,防止出现“被贫困”、“漏贫困”现象。
今年7月的强降雨,给八秀村贫困农户造成严重灾害,市民政局扶贫工作队一家一户了解受灾情况,制定灾后重建措施。致使该村贫困户在受灾后,依然坚定保持着脱贫的信心。
八秀村21户低保户的早中稻、一季稻、玉米、芝麻、西瓜等受损350亩,3户低保户水产业严重受损,8户贫困户、低保户畜牧养殖户也严重受灾。为了将贫困户损失降到最低,民政扶贫工作队员灾害发生前帮助村民抢种稻谷110亩,灾害发生后又为受灾贫困户补送鱼苗70公斤,补送化肥20吨。
贫困户受水灾损失重
扶贫工作队助力灾后重建
7月6日上午,一场特大暴雨袭击舒安,今年65岁的八秀村八秀湾低保户谭心火独住,所住的房屋漏雨严重,一旦坍塌就有生命危险,市民政局扶贫工作队立马与街民政办联系,与村干部冒雨将谭心火转移到街福利院临时安置。
暴雨过后扶贫工作队员积极组织为谭心火维修房屋,经过两个多月的维修,她破损的房屋修缮一新。国庆前夕,谭心火住进自家的放心房。
2015年新年前夕,八秀村王间丁湾贫困户李寿春,由于种粮缺乏科技支撑,几年亏损10多万元,去年近10万斤稻谷囤积在家,一时销售不出去,一年的辛苦劳作眼看又要亏损,市民政局扶贫工作队员了解情况后,主动牺牲春节休假与家人团聚的时间,帮他联系到了一家米厂,卖出积压的大米,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今年4月,市民政局针对困难家庭的需求特征,对70户贫困户、低保户和五保户家庭情况摸底和调查,确定帮扶的方向,制定脱贫时间、帮扶措施和办法。投入3万元分别为10个贫困户送去鸡苗2000只、为15个贫困户送去鸭苗1000只、为10个贫困户送去种猪10头、为8个贫困户送去稻谷种子200公斤、为8个贫困户送去5吨化肥。
根据李寿春的需求,市民政局为他送来了120只仔鸡、一头仔猪,以及谷种、鱼苗、鸭子和化肥。目前,李寿春家的土鸡、土鸭和土猪长势良好。李寿春说:“如果这些鸡鸭猪年底能卖出去,家里今年将会有个好收成,脱贫也更有希望了”。
市民政局扶贫工作队队员刘志耀告诉李寿春:“您放心,这么好的土鸡、土鸭和土猪一定能卖个好价钱,我们可以帮您找个好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