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资讯> 正文

评论:以“愚公”之志打赢脱贫攻坚战

发布时间:2016-10-26    来源:    字体大小:A-   A+

    

湖北日报讯 李尚林

“愚公”精神,传承千年,具有经久不衰的思想魅力,蕴含巨大的激励力量,镶嵌在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谱上,不仅代代相传,而且与时俱进。

9月底,笔者带着省军区扶贫联系点—黄冈市麻城市乘马岗镇小寨村村两委的同志,一起前往恩施州建始县龙坪乡店子坪村“‘当代愚公’——王光国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我们被这位“当代愚公”22年如一日、带领村民在高山绝壁凿路致富的精神深深震撼。

71年前,毛泽东同志号召发扬愚公移山精神,激励革命先驱们在中国革命的解放、斗争和建设发展之路上逢山开路、攻坚克险。当前,我国进入了精准脱贫攻坚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人口一道迈入小康社会。”王光国对“愚公”精神的传承,启示我们广大驻鄂官兵:扶贫参建,广大官兵须立“愚公”之志。

立“愚公”为民之志,坚守宗旨不动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我军的根本宗旨。我们这支队伍的血脉里,流淌着与人民群众生死相依、荣辱与共的红色基因。战争年代,革命军人有义务为人民挥戈疆场;和平时期,革命军人仍然要走在扶贫参建最前线,始终为人民谋福祉。王光国在极难极苦的条件下凿路在前、百折不挠,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敢想敢干、不等不靠,为村民解难解惑解怨甘做“贴心人”“出气筒”,在众多的荣誉和耀眼的光环下淡定谦虚、坚守初心、保持本色。这本色和初心就是一名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品格。他把党的事业看得很重,把党员责任看得很重,把群众利益看得很重,把乡亲们脱贫致富、改变村容村貌看得很重,把金钱名利看得很淡,把个人升迁得失看得很淡。在王光国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优秀共产党员一心为民的崇高精神和品格。今年4月,军委国防动员部召开了国防动员系统打赢脱贫攻坚战动员部署会,9月,又在湖南湘西召开了国防动员系统参与南部地区脱贫攻坚战任务推进会,向全体国防动员人发出了全力参与脱贫攻坚的“动员令”。当前,湖北省脱贫攻坚形势依然严峻,省委、省政府要求层层压实脱贫责任,确保到2019年底,全省59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销号、4821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国家和省定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及享受片区政策的37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我们驻鄂官兵,必须责无旁贷,把脱贫攻坚当战场,牢记宗旨、冲锋在前。

立“愚公”务实之志,苦干实干不动摇。苦干实干是我军的优良作风,也是军人的政治本色。店子坪村是一个高山村,“三面都是河,后面大山坡,祖祖辈辈像骆驼。”王光国带领村民们开启了绝壁凿路的壮举。“三年五年修不完,十年修,这代人修不完,下代人修”。历经6年2000多个日日夜夜的奋战,天堑终于被打通,书写了绝地逢生的精彩传奇。使命在肩,榜样在前。驻鄂官兵从来就不怕啃硬骨头,在脱贫攻坚的战场,我们同样要勇于担当起组织的重托、时代的重任、群众的期盼,学习和发扬王光国同志的务实精神,以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豪气,以自力更生、苦干实干的志气,以不等不靠、敢啃硬骨头的勇气,坚定不移、脚踏实地、奋勇前进,不达目标不罢休,为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立“愚公”坚韧之志,持之以恒不动摇。一个人搬掉一块石头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搬石头,子子孙孙永远搬石头。王光国在修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比如资金问题、安全问题、工具问题、有人说闲话的问题等等。可是无论遇到什么问题,王光国都没有动摇,而是矢志不渝,修路不止。他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多么困难的事情,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地做下去,就有可能成功。“古之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脱贫攻坚犹如一场新的长征,阻力会有,还可能很大;难题会出,还可能不少。幻想毕其功于一役犹似痴人说梦,期待轻轻松松解决问题亦是一厢情愿,攻之不下就偃旗息鼓只会半途而废。这一点,恩施军分区自上世纪80年代至今一直坚守扶贫参建第一线,并创造出影响全国的“131”扶贫工程的例子,为广大官兵作出了榜样。全体驻鄂部队都应该向他们一样坚韧不拔,发扬“钉钉子”精神,坚定不移投身精准扶贫第一线,进驻一个村,就脱贫一个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蓝图最终的实现打下坚实基础!(作者系省军区副政委)

上一篇: 把农村低保和扶贫政策合起来 双轮驱动促脱贫
下一篇:张昌尔:努力探索山区整体联动城镇化新路子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