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资讯> 正文

咸宁三个乡村脱贫样本观察:幕阜山村的创富蝶变

发布时间:2016-12-27    来源:    字体大小:A-   A+

    

湖北日报讯 记者 江萌 通讯员 汪姝琴

湘鄂赣三省交界处的幕阜山,群山连绵,翠竹摇曳。幕阜山区,是长江中游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我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去年底,咸宁市精准扶贫对象共有23.8万人,大部分来自幕阜山区的通山、崇阳、通城3个县。15日至16日,记者随中央、省及咸宁市媒体联合采访团走进大山,发现有3个村的脱贫模式各有特色,值得借鉴。

大岭村:大山深处,藏着涂鸦世界

崇阳县铜钟乡大岭村坐落在白崖山。车出杭瑞高速崇阳收费站,沿着蜿蜒的进山公路开十几公里才到村口。

走进村庄,宛如步入动漫王国。大大小小的民居外墙上,画着《熊出没》、崇阳古代故事等各类题材的漫画。大岭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方勇兴奋地介绍,这是大岭打造户外越野特色乡村的一景。

大岭田少林多,以往村民主要靠种楠竹和外出打工谋生。全村579户2015人中,到去年底尚有342人未脱贫。

整村脱贫靠什么?“再走辛苦种树、低价卖竹的老路肯定不行。”驻村扶贫工作队分析,大岭山色秀美,应该着眼生态资源优势,引入企业走整村开发脱贫之路。

经市、县政府多方努力,武汉三特索道集团看中了这片青山绿水,投资将其整体打造成户外越野度假的特色乡村。

村内溪边,一座两层楼的乡村酒店正在最后装修。白崖山盘山公路经加固改造成山地马拉松跑道,即将迎来首秀。

村支书吴宏军说,村里确定了“1+X”的脱贫计划,即以旅游业为主导,配套发展绿色养殖、旅游服务、商贸流通等多个“X”产业。

村民丁钢辉一家四口,2个孩子还没参加工作。他说,以前肩挑背驮扛竹子下山卖,一根才几十元钱,全家年收入仅1万多元。如今全村搞旅游,村民就近吃起旅游饭。村里建起易地扶贫搬迁小区,自己分到一套新房子。原来的旧居租给三特公司改造成酒店,年租金6000元,再加上到旅游公司打工、养牛等,年收入比以前增加了几倍。

吴宏军介绍,村里每个贫困户都安排了就业岗位,算上工资、房屋租金以及村集体帮扶、政策兜底等收入,所有贫困户今年都可摘掉贫困帽。

板桥村:量化入股,让贫困户分红共享

通山县大畈镇板桥村位于富水湖畔,这一库区村曾是远近闻名的穷窝子,“住着泥巴房,吃着供应粮。”截至去年底,该村1769人中,贫困户还有38户115人。

省纪委监察厅驻点帮扶板桥村后,村里修建起避险解困的安居小区,村容村貌逐步改变,来村里投资考察的客商开始多起来。

大畈镇党委书记程刚说,板桥岗地低丘多,无法开展大规模农田种植。村里引进湖北天宇农林开发有限公司,搞起油茶园、香菇园,帮扶贫困户。

村里将81户农民3000亩林地流转到村委会,与天宇公司合作入股油茶园。但入股的贫困户有的地多、有的地少,分红共享难、持续增收难,怎么办?

村委会搞起二次流转,将林地平均流转至全村每个村民,并发放股权收益证。土地还是集中种植,但分红方式多了。原有的81户农民获得林地租金,同时全体村民凭借股权证参与油茶园分红。

天宇公司董事长虞少伟介绍,公司从第6年到第15年,按利润的20%分红给全村1769人。第16年起分红比例增加。油茶稳产期,每人年分红至少在610元。此外,贫困户优先到油茶园、香菇园打工,每天收入100元。

村里还从集体收入中拿钱,作为保障贫困户收入和村集体公益支出。今年该村人均收入将达1.1万元,预计可提前实现整村脱贫。

东港村:扶贫贷款,龙头企业让贫困户有保底收入

通城县隽水镇东港村是省级贫困村。村里纳入精准扶贫对象的贫困户有164户,除去无劳动能力需政策兜底的117户,还有47户。一无资金、二无技术,成了贫困户脱贫的老大难。

村支书聂昌华说,脱贫关键还需现代产业支撑。东港村没法搞整体开发,但走出了龙头企业带动的脱贫路子。

该村引进一家浙江企业建起葡萄专业合作社。走进村里,绵延的葡萄园,笔直的葡萄架一眼望不到边。

村里鼓励贫困户将土地流转入股,贫困户就近学习种植技术并务工。葡萄园与贫困户签合作协议,银行发行扶贫贷款给企业。企业无论盈亏,每年每1万元贷款给贫困户500元利息。

照此模式,村里还引进了黄牛养殖基地、香菇基地等,共同拉动贫困户增收。

47岁的习艳炳身体多病,以前靠在县城打零工谋生,每年除去医疗费只能填饱肚子。他说,如今申请的扶贫贷款指标给农业企业使用,一年从葡萄园可分得利息1500元,香菇园分得利息1000元,算上和妻子在葡萄园的务工收入,家庭年收入至少2万多元,加上政府的医疗保障,脱贫不成问题。

“脱贫攻坚,就要抓住提高收入、政策托底这两大要害精准施策。”咸宁市委副书记吴晖介绍,目前该市正围绕农业短板引入大项目,补齐农业现代化的链条,解决农民就业。其次,系统制订托底政策。如去年出台大病救助办法,为特困家庭兜底。现在开始研究引入商业保险,对贫困户再加一层医疗保险网,着力解决因病致贫问题。

上一篇:英山县杨河村“第一书记”徐守军 村里的“好当家”
下一篇:湖北10个“国贫县”的调查:践行“三严三实”打造扶贫“铁军”破解攻坚难题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