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资讯> 正文

英山县杨河村“第一书记”徐守军 村里的“好当家”

发布时间:2016-12-27    来源:    字体大小:A-   A+

    

农村新报讯 绿茶盖山笼,黄花遍地开,猪鸡屯满圈,农家乐里笑声飞。幢幢新楼缀山间,文化广场氛围浓,洁净水泥路直通村头巷尾,山明水秀,落日熔金。近日,笔者漫步在英山县金家铺镇杨河村,眼前尽是这般景象。

“我们村里来了个好当家。”村民们纷纷为县住房公积金办事处办公室主任徐守军点赞。徐守军也是杨河村“第一书记”,正是在他的带领下,杨河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杨河村是全县78个重点精准扶贫村之一,2015年8月,徐守军正式上任。但他实在没想到,村部,外形华丽,里面却一片脏乱;村干,明白事理,精神却十分萎靡。简单安顿后,他与村支书、村主任、妇联主任三名干部分别逐个谈心,再召集拢来召开民主生活会,对村部进行一次大整容,楼梯走廊挂上先贤名言警句条幅,推出班子成员岗位目标责任制……

接下来,徐守军处处身先士卒。

46岁的村民金准在上海打工,带回了个黑龙江媳妇沈月英。但沈月英动不动就要回老家,这让金准无心农事,更无法外出挣钱,成天防着老婆逃跑。徐守军上门了解情况,主要是沈月英不习惯这里的生活方式,很多农活都干不了。

“你会做什么?”“我会做鞋,织绒衣。”徐守军辗转县城三次,帮沈月英联系在一家鞋厂上班。现在,沈月英安心了,一月能拿三千多块钱薪水,金准又能外出打工,在武汉搞建筑包工程,今年盖起了小洋楼。

“老百姓有这样那样的坎坷,哪还有心思致富?”村支书杨超和徐守军有同样的感受。在徐守军的感染下,杨超开着自家私车,成天不是跑项目,就是为遇苦遇难的村民解决难题。此外,杨超率先垂范,投资兴办村级万头养猪场,安排一批贫困户就业,并以养母猪为主,无偿提供仔猪和饲料,给贫困户发展生猪生产。2016年,猪场出栏4000头,收入200多万元。

黄花菜具有药用价值,且投入少,风险小,效益高,勤跑喜问的徐守军带领村5名生产好手到湖南考察。该省农技推广站免费培训限两天,他们怕技术未学到家,又多蹲了两天。后来又合计引进种苗4万株,可需要3万多元现金,一时谁也拿不出那多钱。徐守军却笑着说:“这不是问题。”原来徐守军早有准备,将自己的工资抵押,向单位财务科借出了这笔应急资金。

回去后,徐守军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鼓励一批贫困户开垦荒田荒地,广栽“黄花菜”。“一年见小钱,三年亩产过5000元。”徐守军又未雨绸缪,把精力放在打通“最后一公里”上。一方面,他与英山一家公司签定了长期销售合同,另一方面,购进机械设备,走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之路,打造高效产业。

“有事就找徐支书。”如今,这成了杨河村民的一句口头禅。从农田改造,兴修水利到垃圾清理、兴建文化广场、拉通“村村响”广播,安装路灯等等,所投入的近10万元都是公积金办事处扶贫队花的钱。

“村里还有一笔资源尚待开发,清代刑部尚书,人称第二包公的金光悌之墓就在这里。登临墓地,豪华气派,背靠山巅似巨龙腾飞,前面两支山脉似凤凰展翅,据说,这是乾隆皇帝因他执掌刑部,屈不枉恶必惩,功高盖世而亲自为他选的墓地。”现在,徐守军又将开发人文资源提上了日程,准备发展乡村旅游。

(通讯员余昭祥 余遥)

上一篇:湖北:贫困县扶贫“成绩”挂钩主要干部任免
下一篇:咸宁三个乡村脱贫样本观察:幕阜山村的创富蝶变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