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新力与新洲区李集街卫星村村民一起整修茶园 记者刘斌 摄
“冬天茶场都停工了,但每天还是要去一趟,看看茶苗有没生病,有没被牲口拱了。”昨日上午10时许,记者见到市国税局派驻新洲卫星村的扶贫队队员邹新力时,他刚从茶场下来。这80亩的茶场,是他和扶贫队一手筹划建起的。23年前,他头一次扶贫,就在新洲姚河村种下了30亩茶,如今已扩大到2000亩。
59岁的老邹是新洲区有名的“扶贫专家”。一个副处级干部,完全把自己当成了“村民”,和大家同吃同住,常常周末都不回家。
1993年,单位让担任人事科科长的他派人去扶贫,他就把自己派去了。邹新力说:“我就是在新洲一个贫困村长大的,小时候家里穷得拆房梁去卖,我不想让他们也受这种苦。”
2015年10月,老邹和扶贫队搬进了新洲最穷的卫星村,开展精准扶贫。他一直住在村委会一间没厕所的小房里,还在门口种起了菜,自己做饭,不给村里添负担。
搞什么项目能让村民致富?经过考察,扶贫队决定建茶场,种经济价值较高的白茶和黄金茶。这个可以实现两年内村集体经济纯收入10万元以上的扶贫目标,还能让村民在家门口的茶场打工挣钱。“老邹和我们一样,撸起袖子和裤腿翻地、除草,不当甩手干部”。村民对长江日报记者说。
“到那个茶场干活,大家收入增加不少。”邹新力昨日家访时,58岁的村民程春香笑着说,她丈夫早逝,儿子智障,是卫星村贫困户之一。精准扶贫前,她在武钢医院做护工,往返4个小时,老惦记儿子没人照顾。在茶场干了大半年,收入有近5000元,还能照顾孩子。
如今,卫星村37个贫困户,一半在茶场打工,有了稳定经济来源。剩下的一半,老邹征求大家的意见将村里的荒地流转了出去,村民能拿到流转费,还能种地拿钱。比如程春香,茶场收入加上流转地收入,一年收入有1万元。
星村扶贫一年多来,37个贫困户有17户已经脱贫。按照预期,2018年全村可实现生产白茶300余斤,销售收入50余万元,全村1781人将全部受益。
(记者黄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