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资讯> 正文

精准识贫是道公平考题

发布时间:2017-05-24    来源:    字体大小:A-   A+

    

湖北日报讯 □ 本报评论员 周磊

脱贫攻坚,首先要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今年2月,我省运用大数据对精准扶贫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截至5月中旬,在通山县,210名城乡居民主动退出“人情保”“关系补助”“照顾指标”,342名党员干部动员不符合条件的亲友退出了扶贫政策待遇;在建始县,剔除了不符合条件的“贫困户”433户,新发现和认定贫困户397户,对漏登的涉及109户的贫困对象进行补录。

贫困户识别的“出”和“进”,两个试点县的大数据检视结果警示我们,“不该扶的扶了”“该扶的没有扶”等现象在一些地方依然不少,精准度不够的问题,是脱贫攻坚中必须首先正视和解决的问题。

为什么精准识别被视为脱贫攻坚的“第一粒扣子”?为什么脱贫攻坚尤其强调“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道理很简单。没有精准识别,就不可能有精准施策,更不可能有精准脱贫。精准扶贫“六个精准”的要求,扶贫对象精准是首要前提。现在,脱贫攻坚的力度越来越大,惠民政策“含金量”越来越高,如果一开始“认错了人”,不仅关乎民生,也关乎公平,不仅导致扶贫资源跑冒滴漏,更伤害老百姓感情,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

运用大数据监督检查精准扶贫政策的落实情况,是监督技术和手段的升级。而这个“显微镜”照出的“不精准”,既有应扶未扶的“粗放扶贫”、大而化之的作风不实,更有优亲厚友的“人情扶贫”、以权谋私的弄虚作假。钻政策的空子,这种扶贫过程中的暗箱操作、利益输送,是全面小康路上更大的“拦路虎”;这种“不精准”背后的不公正,比识别不细不实更不能容忍。消除各种“不精准”,要求党员领导干部要沉下身去,更细更实,更要出于公心,不掺半点水分,不徇半点私情。在贫困户的识别上应进则进,当退则退,消除“扶富不扶贫”“扶强不扶弱”的怪象,精准扶贫政策的落实才既经得起大数据的检验,更经得起人心的检验、历史的检验。“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全过程都要精准,有的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脱贫攻坚越往后,越考验领导干部的能力和决心,也越考验干部的宗旨意识和权力观。在这场等不得、输不起的攻坚战里,容不得半点漂浮,更容不得半点虚假。

上一篇:全国扶贫宣传工作会议召开
下一篇:易地扶贫搬迁谨防三种不良倾向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