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资讯> 正文

绿了山头 摘了贫帽——利川茶产业的扶贫担当

发布时间:2017-06-29    来源:    字体大小:A-   A+

    

农村新报讯 记者彭翠楠 通讯员欧阳长远 刘洪浩 蒋姮 牟联文

一片绿叶,既没有花的芬芳,也没有果的甜蜜,常常被人们所忽视。可是,在利川,一片绿色的茶叶却发挥着神奇的作用:绿了山头、鼓了腰包、赚了外汇、摘了贫帽!

主体带动,扶贫勇挑勇担

喀斯特地貌,800米以上的耕地高达80万亩,这样的生产条件,让很多想在高山上种粮的利川农民陷于 “种一胶靴,收一皮鞋”的窘境。

穷则思变。“利川空气湿润,气候温和,要大力发展茶叶这种既能带来持续收入、又能绿化荒山的经济作物,作为产业扶贫的重要抓手。”恩施州委常委、利川市委书记沙玉山这样部署。

怎样的组织形式最能带动茶叶的快速发展?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茶叶大镇毛坝,该市利用近120家茶叶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串起了全镇近6万亩基地,辐射带动另6万亩基地开展生态种植,使全镇的干毛茶产量连年稳定在1.9万吨左右,占到全省6.4%的市场份额。

受毛坝的启发,柏杨镇返乡女大学生陈孟秋牵头成立了利川市春欣茶叶专业合作社,组织柏杨镇的贫困村村民入社种茶,共发展高山名优红茶基地近3万亩,带动了2个乡镇20个村的42000多村民种茶。

沙溪乡繁荣村一组贫困户李显江入社后,对当年脱贫有信心:“种6亩茶园,政府还给了茶苗和肥料,去年起开始摘茶,今年亩平卖茶叶3000元。按这个搞法,这点茶园就能让我全家脱贫。”

政策驱动,就近加工解民难

种茶的贫困户越来越多时,解决茶叶加工问题就成了茶叶扶贫工作的当务之急。

利川市委、政府及时出手,规划每1000亩基地建一个加工厂,明确鼓励新建或改扩建标准化加工厂。“新建茶叶加工厂优先安排土地指标、享用工业用地、享受农产品加工优惠政策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达到标准的新建加工企业最高奖励50万元。”市茶业局局长罗业文罗列出政府的支持措施。

在位于沙溪乡群英村的利川市清溪源茶业公司加工厂里,我们看到,不到一个小时,前后就有十多位村民背着满满的背篓来卖茶叶。

随着周边基地的快速发展,柏杨镇龙凤村9组村民赵万政也建起了自己的初加工厂,这让邻近的双梨村贫困户宋国泰很安心:“我家80多岁的老人都来采茶,家门口就可以卖掉,这钱挣的多轻松。”

“我去年加工鲜叶20万吨,今年可达70万吨,然后直销到山东。”得到政策支持的吴明富,市场之路越走越宽阔。

促融合树品牌,茶兴脱贫快

怎样发挥茶产业的最大效益,带动贫困户快速增收?

利川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鼓励茶产业的融合发展,一份《利川市茶叶产业扶贫奖励办法》显示,企业开展茶旅融合示范的,一次性奖补10万元;开设“利川红”为主题的茶馆或体验中心且投资达到100万元以上的,一次性奖励20万元;出口茶叶1000万美元以上的,奖励50万元……

利川市焱鑫茶叶公司充分利用 “互联网+”技术,在网上开展的“私塾定制茶园”,吸引了上海、浙江等地爱茶人的关注。“我流转了贫困户的茶园后,每100平米私塾定制茶园定价2800元出售,28块私塾茶园1天定完,亩平收入达到8000元。上海的一个客户定了一块茶园后,看我的茶园环境好,紧跟着又买了80万元的茶叶。”总经理胡正雄对“卖”茶园很有心得,明年打算再“卖”100块这样的精品茶园。

金利茶叶有限公司致力于茶文化的国外传播,在名城卡萨布兰卡建起华夏茶叶公司,设立硒茶体验店,专门传播东方茶道。“我们的基地通过了出口茶基地认证,有机种植的绿茶、红茶干物质多,耐煮泡,连摩洛哥电视台都专门到我们柏杨基地来探秘了呢!”总经理王启茂对茶文化的海外传播饶有兴致。

融合促进了利川茶产业的突破性发展,全市茶叶销售产值从2014年的4.8亿元可望增加至年底的8亿元,综合产值可达15亿元。

“茶叶是我市脱贫的支柱产业,一半以上的贫困户都在茶产业链上种茶、采茶、制茶。茶业兴,脱贫快。”利川市市长张涛如是说。

上一篇:[扶贫人物]唐厚胜的走访攻略及启示
下一篇:独特人文生态环境引养老创业热 “市民下乡”推动革命老区旧街街脱贫发展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