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山西省扶贫办获悉,山西将加大力度查处扶贫领域腐败问题,特别是紧紧盯住深度贫困地区,对向扶贫资金财物动“奶酪”的严惩不贷,并对已查处的扶贫领域典型问题点名道姓通报曝光。(7月18日 新华网)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政策不断向贫困地区倾斜,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不断在贫困地区聚集,这本是打赢脱贫攻坚战不可或缺的要素。然而,紧跟资源而来的还有一帮蝇营狗苟的贪官污吏,在各地脱贫攻坚违法乱纪案列的通报中,我们看到,贪污挪用、虚报冒领、截留私分、优亲厚友、挥霍浪费扶贫资金的有之,围标串标、偷工减料、套取政府资金的也有之。总之,盯着扶贫领域“奶酪”的豺狼们没有消停过。
因此,除了有效运用利好政策资源,苦干实干攻坚拔寨之外,脱贫攻坚工作还有一项非常重要事要做,就是要警惕贪官把手伸向扶贫领域,打起扶贫资源的歪主意。
而严防贪官染指扶贫领域的资金财务,动扶贫“奶酪”,除了严明纪律,盯紧盯严“一针一线”之外,笔者认为,更为关键的是要对不法分子进行“穷追”和“猛打”,分别使力,形成震慑。
具体地讲,“穷追”就是要杜绝浅尝辄止,要深挖一层,一毫一厘锱铢必较。首先,凡贪官动了扶贫“奶酪”的地区,都要严格落实“一岗双查”,既要从严追究当事人责任,又要严肃追究负有监管职责的上级领导,以此倒逼各级干部坚守职责,管好自己和下属。其次,无论动多动少,一旦扶贫领域的“奶酪”被动了一下,甚至只舔了一口也要问责到底,杜绝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纵容,让高压线时刻通电,让触电者付出代价,以此震慑不法分子。
“猛打”就是要杜绝高举轻落,问责的板子既要高高举起,也要重重落下,打疼动扶贫“奶酪”的贪官,防止用不疼不痒的警告批评代替问责处理,用纪律处分代替刑事追究。同时还要严格落实点名道姓的通报制度,让涉事贪官既丢官丢自由也要丢脸,以此提高动扶贫“奶酪”的成本,让不法分子多些顾虑。
扶贫领域的“奶酪”对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而言,是发展的契机,是脱贫致富的希望,甚至是救命钱。但是,腐败分子决不会因为这些“奶酪”的重要性而高抬贵手不打歪主意,不动歪心思,这点早已被实践证明。所以,但凡有机会动扶贫领域“奶酪”的人都要盯紧、管好,保持对不法人员穷追猛打的姿态,决不可疏忽大意,让贪官钻了空子,群众失了希望。(文/阿古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