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资讯> 正文

一镇一业,利川拓宽产业扶贫路

发布时间:2017-10-17    来源:    字体大小:A-   A+

    

农村新报讯 记者彭翠楠通讯员欧阳长远刘洪浩吴华志

上月底,2017国际茶业大会暨第四届硒博会召开,会上,利川金利茶业一举拿下出口摩洛哥1500万美元的大订单。“金利茶叶扬帆出海,不单是企业的成功,更是我们以产业扶贫为本、实施一镇一业战略,释放的政策红利。”恩施州委常委、利川市委书记沙玉山如是说。

老产业焕发新生机

14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21.6万贫困人口——是全省平均贫困发生率的两倍,脱贫攻坚,利川任重道远。

以增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内生动力为目标的“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成为利川市的首选路径。

茶业作为传统优势产业,成为扶贫的排头兵。开展精准扶贫以来,毛坝镇党委书记曾维权以崭新思路续写“茶文章”:以强化茶叶品种改良为主,推广种植“冷后浑”“黄金叶”等优良品种8万多亩;以市场主体带动为主展开经营,全镇组建茶叶加工企业167家,其中规模企业达14家。

在此基础上,市场主体倾力打造“利川红”系列品牌产品,“利川红·星斗山”等成为湖北省著名商标,一系列茶产品获“中茶杯”特等奖和国际红茶金奖,利川工夫红茶成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这些金字招牌打通了致富快车道:2016年,全镇GDP达到9.7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万元,其中茶叶收入贡献60%。

在利川,像毛坝一样,通过传统产业富农的,有一批乡镇。凉雾乡,围绕“水中碧螺春”莼菜的产业链正在形成,今年已出口创汇近1000多万美元;忠路镇,5746株水杉古树带动全镇成为全球水杉育苗工厂,苗木苗圃产业总产值达1.16亿元;团堡镇,汇川农业公司辐射带动3万亩山药基地,开发出150多个产品闯市场。

新产业拓开新天地

更多的贫困乡镇,还囿于资源的限制,缺乏发展动能。沙溪乡村村湾湾沟壑纵横、乱石遍布,贫瘠的土地收不了多少粮食,乡亲们一直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当退伍军人刘汉蓁邂逅四川省林科院专家后,情况发生了变化:种粮不行的山地,种植山桐子却别开洞天。

刘汉蓁聘请专家团队,攻克山桐子产业化的关键技术。如今,他的智能化温室种苗工厂,每年可出圃幼苗4000万株,可覆盖种植80万亩山地。同时,他推出山桐子基地建设利益共享“631模式”:农民带林(耕)地入股,占股60%,公司占股30%,村集体占股10%,收益按股分红。

利益共享催生山桐子“疯长”。沙溪乡乡长杨海明介绍,经过3年多发展,全乡17个村种植山桐子,面积3万多亩,现已成为山桐子产业扶贫示范乡镇。在沙溪乡的带动下,全市10个乡镇签约共建山桐子基地。

无中生有“长”出新产业的,还有汪营镇。2015年,盛稀源公司从华农大引进出菇率在98%以上的食用菌菌种,推出的“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扶贫模式,成为全镇2万余人的脱贫新引擎。目前,汪营正朝着年销鲜菇10亿元的香菇小镇迈进。

民宿游富民新路径

夏季平均气温24℃,全域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多年超过350天,这是利川的独特资源,利川人靠“凉爽+”打造了一个个旅游小镇。

紧挨重庆的谋道镇,在两省交界的山脊上,打造出一个奇特的所在——苏马荡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一个个不同风格新建小区掩映在山水之间,夏天入住人口超过20万。

谋道镇党委书记陈建平介绍,在纳凉经济带动下,苏马荡所辖8个村早就“小康”了,全镇户均存款达73.2万元。

苏马荡效应很快溢到利川全域,东城、南坪、柏杨等乡镇,纷纷卖起“凉爽”。“我们发动村民利用自家闲置的房屋、房间,给避暑客提供家庭式的住宿,让游客体味土、野、俗、纯、真、古的意蕴,带着城里人觅乡愁。”利川市旅游局局长吴曼丽介绍。

散落在自然村落间的民宿,成为缩微版的“苏马荡”。3年多来,大大小小的“苏马荡”做足“凉爽+”文章,去年全市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9.3亿元。

“决战贫困3年来,以产业扶贫为主战场,利川10万多乡亲摘了穷帽,剩下的11万多人,我们将坚持授鱼和授渔相结合,坚决打赢全面脱贫攻坚战。”市长张涛信心满满。

上一篇:黄冈2016年-2017年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回顾
下一篇:长江水利委员会帮扶很给力 秭归全村群众都受益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