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都镇湾镇峰岩村党员示范户王朝元向茶农介绍冬季茶园管理经验。 记者 王昌明 摄
“往深圳发了36箱土鸡蛋、12箱百花蜜……这些都是从贫困户手里收来的!”刚刚过去的“双11”,峰岩村的土特产经过入党积极分子张海英的电商平台,发往了深圳、成都、上海等全国各地。
这一切,得益于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都镇湾镇峰岩村57名党员“一亮三创”(亮党员身份,创党员文明户、创党员中心户、创党员示范户)的示范引领,得益于“党员主事”(主动参与支部谋事,自觉带领群众干事,经常贴近群众说事)的公益事业、精神文明、产业发展“三个引领”先锋队,推进了基层党建与精准扶贫同频共振。
党员带路,产业铺路。如今红色峰岩村容村貌展新颜,水电路网四通八达,村民的幸福指数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公益事业——
我是党员,我第一个干!
“夜里11点,姑娘从深圳回来探亲,想洗个热水澡却发现没水,我就赶紧给老支书打电话……”讲起村支书张济平深夜帮忙修水管的故事,一组村民沈芳红不禁红了眼眶。
接到沈芳红的电话,张济平从暖烘烘的被窝里爬起来,拎起电筒,骑上摩托,就上了槐树泉。“查了一圈,发现是她自家的进水管破了,赶紧给她换了一根。”半小时后,汩汩清泉流进了沈芳红的家。
“在峰岩,有事找党员、有难题找干部,已经成了乡亲们的一种习惯。”住在槐树泉边的村民罗仁芹说,多亏了张书记带着党员给大伙找到了槐树泉这股“救命水”。
2008年,连续3个月秋旱,全村人整夜整夜排队守水,“攒天河水”“舀沟沟水”……
“地上没水源,我们就去地下找。”张济平号召党员领头,成立“找水敢死队”,队员们写下遗书,喝下鸡血酒,冒着生命危险“下天坑”“探溶洞”,“就是万丈深渊也要下,不见泉水心不死。”
“我是党员,我先下!”张济平带头,第一个坐着铁丝吊着的箩筐,下到80多米深的天坑里……
奋战一周后,终于将水从天坑里抽出来。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农村党员“一亮三创”工作在峰岩村落地有声,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被打通。
按照民主评议,峰岩村选出“三户”(党员文明户、党员中心户、党员示范户),把“肖像”贴上墙、“红牌”挂起来,把党员推到服务群众的“最前沿”。一年一评议,一年一授牌,根据党员自我评议和片区群众评议,动态调整“三户”,很多党员有了危机感。
“有了引领公益事业先锋队,村里的公益事业,党员带头一呼,老百姓就积极响应支持,还不要补偿。”村民张长兵说,现在一遇到困难,就有党员来帮忙,感觉很温暖。
精神文明——
我是党员,有事我来管!
探索实施中的“党员主事”制度也为峰岩村脱贫致富增加了“造血功能”,形成“支部主管、党员主事、村民自治”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完善党员参与支部议事制度,畅通党员会同群众说事渠道, 搭建党员带领群众干事平台,创新党员联系服务群众载体……
2016年初,峰岩村召开村民代表和党员大会,通过村规民约“三十九条”和村民行为“三字经”,对社会治安、公共事业、安全管理、村风民俗、邻里关系、婚姻家庭等进行规范,同时广泛开展“文明屋场”“模范党员”“模范代表”“十星级文明户”“好媳妇”等一系列先进典型评比创建活动。让重大事项党员先知道,重大问题党员先讨论,重大决策党员先行动……
刘家老屋场是村里闻名的“扯皮窝子”,12户人家“一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党员示范户张全远带领党员陈刚、村民代表刘光雄家家到、户户落“磨嘴皮子”,刘家老屋场今年评上了“文明屋场”。
二组田氏两兄弟因地界闹的“老死不相往来”,20多名党员到户评理说理,促成两兄弟握手言和。通过党员主事,农村无职党员、乡村能人不再“隐形”,个个“有职有责、有位有为”。在峰岩村,矛盾不出村实打实。
党员主事,群众的困难有人管,乡村的发展有人抓。大事小情有支部做主,公益事业有党员牵头,党群关系也在你来我往、排忧解困中日益密切。
产业发展——
我是党员,做给大家看!
在村民李如虎眼里,“峰岩村党支部就是一座堡垒,每名党员就是老百姓的靠山”。
党员带路、产业铺路。峰岩村坚持党员带头,成立“引领产业发展先锋队”,将产业发展包到户包到田块,让党员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实现了群众活力大迸发、产业大发展。
支持党员联合片区群众,组建劳务、技术服务等企业,鼓励党员领办和参办党员帮工队、互助队、突击队等,带领群众投工投劳,参与村内公益事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急难险重工作;党员带头组建和参与新型合作社,扶贫资金入股龙头企业“变股金”,贫困群众就地打工“挣薪金”,盘活土地等资源入股合作社“分现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热情涌动在峰岩的家家户户。
党员示范户王朝元在参观完大堰乡千丈坑村的高标准茶园后,现场表态,“再过5年,峰岩的茶叶产业就看我老王的”。如今,他带领周边8户村民发展了100多亩高标准茶园,每亩增收2000元以上。在党员的带动下,全村建成茶园4000多亩。
前有党员主事先锋队引领,中有党员示范,后面的群众自然就会紧跟。党员吴军华带领周边4个贫困户发展贝母、七叶一枝花等药材4.5亩,每亩收入3000元,让贫困户看到了脱贫希望。入党积极分子钟志明带头建设标准化养猪场,年出栏250头,无偿为周边农户提供技术指导服务。贫困户杜建明,在帮扶党员的带动和指导下,发展茶叶4亩,仅夏秋茶每亩就增收1000元。
千难万难,党员带头就不难。“工匠+猛将”,57名党员牵头的“引领公益事业党员先锋队”“引领精神文明党员先锋队”“引领产业发展党员先锋队”,将基层阵地筑牢在群众心中,也让群众有了更多暖心的获得感。(记者 梁剑 李鹏飞 通讯员 杜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