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资讯> 正文

湖北日报:脱贫攻坚要谨防急躁症

发布时间:2017-12-22    来源:    字体大小:A-   A+

    

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近期印发了《关于开展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的通知》,决定将2018年作为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在全国范围开展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其中,在脱贫节奏上有急躁症被列举为扶贫作风问题之一。(12月19日《人民日报》)

随着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节点日益临近,很多地区都在鼓足气、铆足劲实施“摘帽”工程,谁也不想在脱贫攻坚中落伍掉队。要想啃下脱贫攻坚这块硬骨头,没有满满的信心、高涨的热情、高昂的斗志,是无法战胜重重困难的。然而,在个别地方也出现了大干快上、为显政绩虚假脱贫的不良倾向。为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有些干部患上了“脱贫急躁症”,对脱贫攻坚的热情、斗志,被异化为急于求成、激进冒进的功利思想,急于完成任务,急于见到成效,搞形式主义、数字脱贫、临时脱贫,本来需要逐步夯实的举措片面追求一步到位,造成“扶贫泡沫”,最终妨碍脱贫攻坚大局。

欲速则不达。在当前脱贫攻坚工作成效显著与任务艰巨相并存的复杂形势下,必须深刻地认识脱贫攻坚面临的各种考验与难题,既要有决心,还需有实干,既要有力度,还需有精度。谨防“急躁症”,把准“实”字关,让脱贫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

如何防止脱贫攻坚中出现的急躁症?首先,要稳得住心神。不能急功近利、急于求成,要沉下身子,扎根基层,准确分析原因、掌握情况、制定路径,稳扎稳打,分阶段分步骤地推进。下好“绣花功夫”,做细每一项工作,让扶贫工作做一项完成一项,扶一户脱贫一户,避免出现假脱贫的现象。将扶贫工作立足于实际,细分脱贫类型、细化脱贫措施、精准到户到人,把扶贫施策做扎实。

其次,要树立正确政绩观。脱贫攻坚工作不是新的政绩工程,要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完善程序,严把脱贫攻坚考核关,不仅要设置贫困人口的收入指标,更要评价贫困群体致富的可持续指标,多角度、全方位评价地方扶贫成效。优化对干部扶贫的激励机制,对违规操作、弄虚作假的及时进行问责。

最后,要摆正主攻方向。在倡导社会自愿、自觉、量力而行献爱心的同时,对贫困群众更多地授之以渔、授之于帮扶政策,让老百姓长长久久地过上好日子。加大贫困户思想教育、加强贫困户生产生活技能培训,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帮助其从思想上“脱贫”,让贫困群众拥有可持续发展能力,最终在致富道路上能依靠自己走。

上一篇:麻城扶贫干部车祸现场勇救人
下一篇:桃园里走出“泥腿子教授” 带领当地果农发家致富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