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资讯> 正文

湖北医改立足惠民利民 提升百姓获得感

发布时间:2018-03-26    来源:    字体大小:A-   A+

    

 湖北日报讯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龙华 崔逾瑜 通讯员 熊红梅

看病难、看病贵,一道民生考题,牵动亿万人心。

近年来,湖北医改立足惠民利民,提升百姓获得感。2017年,我省人均期望寿命提高至76.5岁,居民健康指标领先中西部。

筑全民健康体系

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尊重

3月19日,云梦县隔蒲潭镇下河村,朱水涛拉着精准扶贫驻村干部丁争春的手说:“你们的恩,我不能忘!”

朱水涛今年71岁,患严重哮喘多年,只要走路稍急了点,就气喘吁吁。看着自己劳动力一天天丧失,朱水涛脾气大变,成了村民口中的“倔老头”。

一年前,云梦县中医院对口帮扶下河村。工作组为朱水涛制定了健康扶贫计划,朱水涛通过精准扶贫绿色通道,住进云梦县中医院。10余天后,朱水涛出院,住院费4000余元也在扶贫政策下全部免除。

全民健康路上,决不让贫困百姓掉队,这是一份庄严的承诺。

不让“病根”变“穷根”,一张兜起农村贫困人口大病救治的“保障网”逐渐织牢。截至2017年,我省构筑起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助、商业健康保险和慈善救助有效衔接的医疗救助体系,因病致贫农村贫困户比2015年减少13.9%,患病人数减少57.2%。

每一项新政的实施,都凸显着同一要义——着健康温暖底色,护百姓身心安康。

《湖北省“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健康湖北2030”行动纲要》《湖北省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60多个重大政策文件和近260个配套政策密集出台,初步实现了医改“立柱架梁”阶段性目标。

在政策引领下,全民健康体系日臻完善。

“全面两孩”平稳落地,基本生育免费服务全面推行,50多万家庭获得生育补助金近4亿元,危重孕产妇、新生儿救治转诊转运网络建立,“生得好、生得健康”成为现实。

启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5+2”“白+黑”,全天候呵护居民健康的家庭医生,成为城乡居民健康的“守门人”,而“门后”是庞大的医疗服务体系。

80个薄弱乡镇卫生院重焕生机,9000个村建起标准化卫生室,同时免费培训乡村村医,配备基本药物、医疗设备,基层医疗服务“体质”不断夯实,基本医疗服务公平可及。

超过200家“医养融合”医疗机构,惠及近500万老人,开放新建公共体育设施,全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超过1600万,14类48项免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惠及城乡,“重医轻防”现象正逐步扭转。

科学应对血吸虫病、H7N9等重大传染病疫情,有序开展洪涝灾害卫生防疫;8个城市、6个县城、18个乡镇相继迈进全国卫生城市、县城、乡镇行列;建立居民饮用水三级安全风险监测体系,实现城镇供水水质卫生每日检测与发布……制度设计纵深推进,基础布局不断铺陈,“健康湖北”让每一个居民感受到变化就在身边。

革旧制痼疾之根

直面难点祛除痛点

3月21日,记者在武汉市第四医院门诊药房窗口遇到退休职工张女士,她是一位结肠癌患者,用药支出占了退休金的近五分之一。

她扳着指头给记者算账:经常服用的西黄丸,从66元降低到55元,金水宝从57元降低到37元,华蟾素从360元降低到288元……“算下来每个月至少可省200元”。

去年7月31日,注定在湖北医药卫生史上打下烙印。

这一天,全省医疗机构全部取消15%的药品加成,实行零差率销售,实施了60多年的“以药补医”机制退出历史舞台。

此外,我省全面挤压药品在流通环节虚高价格,截至2017年,我省新一轮药品集中采购药价降幅达10.64%。

医院的药品便宜了,有的甚至比药店还低,这是患者的深切感受。而在另一个层面,分级诊疗价格体系建设、医药产品采购机制市场化改革也在步步推进,不少医院一直维系的畸形生存法则被破除。

2016年8月,全省医改工作会上,省卫计委、省发改委等五部门联手亮出新政:向社会公示医院医疗账本,将医疗费用控制指标等摊在阳光下。所有指标,要求逐步降低,达不到控费目标的医院,要核减或取消资金补助。

这个被誉为“最能直接反映患者医疗费用、量化医改效果”的创新之举,倒逼医院走上采用适宜技术控制成本的良性竞争轨道。

一系列医改的冰点在消融、堵点被打通。所有的努力,只为回答同一个命题:有效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

医改要从群众最关心、感受最直接、痛点最集中的地方着手,政策联动、综合施策。百姓对改革的获得感,还在不断增加:

在实现医保省内即时结算的基础上,去年9月1日,我省57家定点医院接入国家异地就医结算系统,跨省就医也实现医保即时结算;

“县域内农村贫困人口住院实行先诊疗看病后付费”措施,彻底破除了农村困难群众的医疗门槛,回应了“救死扶伤乃医者天职”的社会期待;

积极推动省内各大高等院校恢复儿科系、建设全省儿科医疗人才培训基地,武汉等地率先启动百名儿科医生转岗培训,儿科看病难问题已开出联动“药方”;

跨区域、跨医院、跨学科,全省495家“医联体”新模式兴起,大医院的名医专家频繁出现在社区、乡村诊所,恩施等边远山区也有了先进的远程医疗,曾经舍近求远的就医路,正驻足基层首诊。

2017年底,省政府医改新闻发布会公布:湖北个人卫生支出总额占卫生总费用比重下降到30%左右,百姓医疗卫生负担降至近20年来最低水平。

赋予医疗以温度

让百姓获得感成色更足

宽敞的大厅内,一阵阵悠扬、舒缓的旋律徐徐流淌,抚慰着听众的耳朵。

这里不是高雅的艺术殿堂,不是浪漫的音乐餐厅,而是圣洁的医院大楼。2017年冬天的一个清晨,武汉市第三医院聘请“音乐治愈”团队担任音乐治疗师,并举行了一场特殊的音乐会,近百名包裹厚厚纱布、挂着吊瓶的烧伤患者凝神倾听,感受着音乐的魔力。

用人本理念赋予医疗温度,这是我省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的一个缩影。

2015年,我国启动为期3年的“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为了让人民群众便捷就医、明白就医、舒心就医,湖北按下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的“快进”键。

过去排队挂号、取药,眼下打开手机、线上支付,湖北省互联网医院让病人享受药品直接配送到家的便捷。“健康数据多跑路,患者少跑腿”成为触手可及的承诺。

昔日按科看病,如今按病索医,全省多地兴起的“多科联诊”“联合门诊”,让患者“一站式”就医,少了四处折腾的麻烦。

日间手术,从入院到出院只需24小时至48小时,“短平快”解决患者疾苦,缓解着“一床难求”、减少医疗费用及隐性成本,现已纳入医保报销。

湖北省卒中(中风)急救医院网,首个直升机空中医疗救援起降点,首家水上紧急医学救援医院……水陆空立体急救,织就一张生命保护网。

中南医院“医院书吧”抚慰焦虑的候诊患者、省人民医院心理护理熨平病体之外的心灵创伤,武汉四医院的人文医生誓言不做冷漠的“修理工”,一所又一所医院开出“非药物处方”,让医学的温度直抵人心。

顺应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的要求,“健康湖北”的“施工图”愈加精细。

推动分级诊疗取得更大进展,建设多种形式的医联体,放开医务人员在医联体内的执业限制,让分级诊疗更添活力;

进一步织牢织密衔接互补的医疗保障体系,继续提高补助标准,向可能导致“灾难性支出”的大病保险倾斜;

深化药品供应保障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短缺药品监测预警和清单管理制度,完善儿童用药、卫生应急药品保障机制……

“到2020年,建成与全面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到2035年,建成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相匹配的现代卫生与健康治理体系;到本世纪中叶,建成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相适应的健康强省。”

为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湖北矢志不渝!

上一篇:黄州区“四好农村路”建设好了 聚财气带人气
下一篇:团风能人回乡 推动山乡绿色致富发展风向标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