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资讯> 正文

阳新腊米:热销还需冷思考

发布时间:2018-07-20    来源:    字体大小:A-   A+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赵志刚 通讯员 陈新海 程应平

腊米,我国名贵珍稀中药材之一,有“温中止痛、理气燥湿、散寒解郁”的药用功效。在阳新县,种植腊米已有2000余年历史,地处幕阜山脉与横立山脉交界处的枫林镇,是阳新腊米主产区,也是鄂赣地区为数不多的腊米产地之一。

“阳新腊米看枫林,枫林腊米看坳上”。枫林镇镇长杨寒说,靠着种腊米,坳上村和樟桥村这两个贫困村,分别于2016年、2017年整村脱贫出列。

7月4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赴该镇探访。

价格走高,户均收益过5万

通往坳上村的山间公路上,不时有江西牌照的汽车驶过。“都是来收腊米的,村民坐在家里就把腊米卖了。”坳上村支书刘训志满脸喜气地说,今年腊米价格涨得厉害,本地品种一斤干果卖150元,新品种一斤干果卖200元。

刘训志说,村集体的腊米基地有1500亩,都是新品种,今年第一次挂果,预计可产干果1500斤,明年进入丰产期后可亩产干果150斤。据介绍,2年龄的腊米苗移栽后第3年开始挂果,第4年进入丰产期,可连续结果30多年。

76岁的贫困户柯玉林种了2亩腊米:“树龄30多年,产量不高,产干果180斤。”49岁的柯善武是种植大户,2015年种腊米100亩,全部进入丰产期。村主任柯金昌说,村民种的腊米有4500亩,明年85%进入丰产期。“今年全村预计可产干果45吨,收入突破1200万元,60%以上的家庭腊米收入超过5万元。”

相邻的樟桥村也是腊米种植大村。村支书胡坤文说,村民户均种植2亩以上,今年1000亩挂果,可产干果15吨。“今年收入超过20万元的有6户,全村户均腊米收入超过5万元。”

“鲜果要暴晒3天,中间不能间断,否则色泽和品质都会降低。”胡坤文说。腊米采摘期短,6月多雨,过去常因不能及时晒干而霉烂变质。去年底,坳上村投资20多万元建烘干房,一次可烘干5000斤鲜果。6月底,樟桥村投资50万元的自动烘干房投入运营,一天可烘干鲜果8000斤。

也曾几度含泪砍腊米

近几年,腊米价格年年上涨,“去年本地品种一斤干果110元左右,今年涨到150元。”刘训志说,预计3到5年内价格还会上涨。再往后?“难说。”

柯玉林种植腊米30多年。他说,1984年最高时一斤干果卖34元。后来价格一路走低,2元都没人要,三四年之后,慢慢稳定在10元左右,又持续近10年。好多人熬不住,把腊米树都砍了。

柯善武说,2005年种腊米40亩,年产干果近3吨。“每斤才7元,请人帮忙打理,人工又贵,再加上农药、化肥,一年下来不赚钱,感觉看不到希望,2012年就全砍了,心都在滴血!”

阳新县特产局局长何中坚说,高峰时全县腊米种植面积近4万亩,上世纪90年代和2010年前后,因价格太低,全县出现两波砍树潮。

热销背后有隐忧

如今腊米热销,掩盖不住隐忧。

阳新的腊米都被小贩上门收走,加价后卖给经销商,经销商加价后再卖出。高品质腊米在安徽亳州中药材市场一斤可卖近250元。“也想过直接对接亳州市场,但起码要2000万元流动资金,村里承担不起。”胡坤文说。

腊米苗紧缺。“今年全县一半腊米苗从外省购买。”何中坚说,近年来,产业发展太快,县里育苗基地供应不上。两家公司的育苗基地加起来仅40多亩,坳上村及周边村自建育苗基地也才100多亩。“育苗基地亟待规范,科学育苗、育好苗。”按规划,今年全县要新增腊米种植面积1万亩,枫林镇计划2019年提升到3万亩。

刘训志说,村里能种腊米的地方都种了。“正与几家中药材加工企业沟通,准备引进一家企业搞深加工,提升附加值。”

生产存在盲目性。何中坚说,有些老百姓分不清品种,甚至把几个品种的果子掺杂在一起卖,影响阳新腊米口碑;田间管理粗放,不懂精耕细作,为节约成本和追求生长速度,用化肥而不用有机肥,导致腊米品质不高,卖不起价;过于相信传统种植经验,不愿科学种田,一遇病虫害就束手无策。“为了腊米产业健康发展,我们还要在引导百姓科学种植上花大功夫。”何中坚说。阳新正计划将腊米打造成道地中药材,增加市场议价权,使之成为阳新的一张靓名片。

上一篇:购买“四员”服务 通城三千贫困户上岗助力精准脱贫
下一篇:湖北日报评论:运用“四种形态”处置扶贫领域问题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