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资讯> 正文

通城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创新扶贫机制鼓励自主脱贫

发布时间:2018-10-26    来源:    字体大小:A-   A+

    

荆楚扶贫网消息 10月17日晚,“一路有你”通城县2018精准扶贫慈善晚会在玉立剧院隆重举行。邓华侨、郑卫平、纪旭东、王俊柱、杨柏松等人被评为“扶贫之星”,李小全、胡新秋、龚祖林、张亮甫、宋四水等人被评为“脱贫之星”。

晚会通过视频短片,展示了脱贫对象的感人事迹。不惧病魔、创业脱贫的张亮甫,身残也能绽放希望之光的宋四光,靠勤劳双手挖“穷根”的李小全……他们自强不息,不畏命运坎坷,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为家庭撑起了一片天,他们不向命运低头、不向贫困认输的精神,赢得了现场观众一次又一次的热烈掌声。

近年来,通城县着重把发展产业作为扶贫攻坚的重要措施,紧紧围绕本地资源优势,依靠党的政策,以市场为导向,以资金为保障,以项目为平台,以扶贫为根本,大力推进油茶、中药材、无土有机大棚蔬菜、光伏发电等特色扶贫产业,建设扶贫车间,深入推进产业精准扶贫、产业精准脱贫工作。

在强力推进精准扶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役中,通城县委县政府清醒认识到,只有充分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将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不断增强其脱贫致富的能力,真正由“输血”式扶贫转变为“造血”式扶贫,才能真正让建档立卡贫困户“拔穷根”“摘穷帽”,实现持续增收、稳定脱贫。

通城县沙堆镇港背村胡金贵在晒洋葱。

通城县四庄乡华家村周智取在收获龙虾。

今年37岁的周智取家住通城县四庄乡华家村,一岁时患上小儿麻痹症,双腿残疾,只能靠拐杖行走。

周智取15岁初中毕业后,因家穷,回家自学养鸡、养兔,又承包了15亩鱼塘养鱼。由于腿脚不便,既无技术又无经验,养鸡、养兔失败,养鱼的收入勉强维持生活。

2015年,当地政府把周智取列入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激励他自强创业,扩大养殖规模,发展猪、牛、鸡、鱼、龙虾养殖。在驻村工作队、县扶贫办和乡政府的帮助下,向银行贷款,他再次扩大养鱼规模40亩,开挖21亩龙虾基地,新建猪舍、鸡舍,现生猪存栏30头,养鸡300只,养牛12条。他一个人白天忙在养殖场,晚上研读养殖技术,终于有了收入。

周智取还将养猪、养鸡、养龙虾技术传授给本村10多户贫困户,免费提供龙虾种苗,示范带动他们养殖脱贫。

通城县大坪乡杨部村吴中海在惠家蛇业园观察蛇蛋。

大坪乡杨部村贫困户吴中海身患残疾,妻子是名小儿麻痹症患者,有两个孩子,住房也没有,家庭生活困难。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了一则招工启示,湖南一家蛇业公司招养殖工。录用后,他认真工作,逐渐学会了养蛇技术。

2016年3月,在县扶贫办、县残联、县农商行和镇政府的帮助下,吴中海在自家山地上建起了一座占地面积300多平方米的惠家蛇业园。

他既当老板又当饲养员,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从传统养蛇200条/人提升到5000条/人。2017年4月,第一批蛇出栏了,纯利超20万元。

2017年下半年,他又投入资金扩大规模,厂房面积达500多平方米,并安置了8名贫困劳动力就业。2018年,养蛇出栏量预计达2万条,利润达100万元。

周智取、吴中海的脱贫故事只是该县由“输血”式扶贫转变为“造血”式扶贫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2018年,该县安排产业扶持资金5000万元,目前已全部拨付到位。到村产业项目253个,资金投入1.576亿元,预计可带动贫困户4457户、13276人实现脱贫。

上一篇:人人有岗位月月领活钱 簰洲湾镇就业脱贫成效日益凸显
下一篇:王晓东:切实扛起脱贫攻坚政治责任 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