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资讯> 正文

武圣村三任支书话变迁——昔时“化工村”何以进入联合国考察视野

发布时间:2019-09-19    来源:    字体大小:A-   A+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戴劲松 通讯员 曹彦

图为:华容区杏福农业生态园建设已现雏形。该项目总投资10.8亿元,将集优质低碳生活区、生态农业集聚区、教育科技体验区、新型乡村旅游区于一体。目前,园区已吸纳固定农民工近500人,其中贫困户75人,全部建成后有望带动当地农民就业创收5000万元以上。 (视界网叶雁翅摄)

8月中旬,联合国人居署“2019乡村赋能国际创新嘉年华”调研组进驻华容区段店镇,对该镇武圣村等村塆进行考察。谁曾想到,10多年前,武圣村还是一个以红丹生产为产业支撑、生态环境一度堪忧的“化工村”。

从全镇人均收入倒数第一,到名列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变化如何开启?武圣村三任支部书记近日为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讲述了一个小村落跨越时代的蝶变经历。

靠“红丹”生产挖得第一桶金

“天晴一把刀,下雨乱糟糟。”陈才俊今年68岁,1987年接任村支书。他回忆当年全村穷困的情景时不禁唏嘘:“武圣村不务正业的人很多,人均年收入总排在全镇倒数第一。”

怎么办?就地取材搞过竹编,也办过废棉加工厂,都仅仅解决温饱问题。陈才俊想起了返乡的技术能人江玉山,请他出山创建红丹化工厂。红丹是一种制作防锈漆的化学原料,起先是村集体试生产,然后不断扩大规模,随后相继出现了3家个体企业,“化工村”渐渐远近闻名。“高峰时,全村红丹生产的年产值逾千万元,税收由零上升至数十万元,每年上交村集体4万元左右。”陈才俊说。

1998年陈才俊离任时,全村1800人有70%以上住进楼房,村民人均年收入从他上任初期的200余元上升至1000多元。

转型从基础设施建设开始

陈竹林给陈才俊当了3年助手后接任村支书,时年50岁的他一干又是4年。

起初,红丹化工厂里飘出来的粉尘并没有引起注意。可时间一长,村民发现厂周围的居民房都被染红了。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国家不断出台相关政策治理中小污染企业,3家个体企业首当其冲。

随后一段时间,村集体的红丹化工厂实施封闭生产,不让粉尘外泄,但废水排放仍含重金属,污染环境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当时绿色发展的意识还不强,村里有了钱,就重点抓基础设施建设。”陈竹林说。村志载,2000年以来,全村开始修缮送水渠道。

到了2005年,村里唯一留下的红丹化工厂也被勒令停产,全村发展何去何从,一度陷入困境。

要致富,先修路。从2003年起,武圣村着力抓好通村和通塆的水泥路修建,当年修通了1公里进村路。“这个工作由数任村委会接力传承,现在村村家家通路,而且是高标准的水泥路。”陈竹林说,村民们出门再不用担心带一脚泥巴回家了。

他还说,由于武圣村前些年的基础打得好,既有工业致富,又有农业保稳,该村在他主持工作后连续几年获评区、镇红旗单位。“过去向农民征税,现在把钱发到农民口袋里,这些年扶农见效很快。”陈竹林认为,国家政策好,近20年农村发生着深刻变化,乡村振兴逐步提上日程。

绿色发展重筑产业支撑

如今,走进武圣村,一派田园风光呈现眼前:村道曲径通幽,花草灌木簇拥,蓝天碧水映衬,庭院生机盎然。

村集体红丹化工厂旧址已被改造成集办公、文体和休闲为一体的村民活动中心,还有休闲广场、生态停车场、党员活动中心等设施一应俱全。

这些变化,53岁的陈新胜感触最深,他在2011年至2018年间担任村支书。

陈新胜是在外创业的能人,返乡后为武圣村招商,先后建起7个花卉果木苗圃基地,总计流转1100多亩土地。2013年,台商创办的杏福生态农业园落户,整村流转土地又增加了1680亩。目前,全村青壮年劳动力或在基地、园区就业,或在外地打工。

与之同步,村里的土壤、水、空气都成了保护对象。陈新胜介绍,村民的生活污水通过管道集中引导到生态池里处理,排出后的水质达到国家一类标准。而为整个生态池净化工作提供能源的是几块太阳能发电板,整个过程看不到污垢,闻不到臭味,不额外消耗能源。

2015年,武圣村实现垃圾分类、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和水冲式厕所全覆盖,并获评“十大荆楚最美乡村”、“湖北省宜居村庄”等荣誉。正是在这一年,第一村民小组所在的竹林陈塆着手打造“农家乐”示范,并逐步推广至几个村塆,加快推进乡村旅游。

“华容区正力争把武圣村等村塆打造成联合国人居署项目典范。”已经离任的陈新胜仍牵挂村里发展,他相信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将成为全村新的产业支撑。

记者手记

切实调动农民的主体意识

戴劲松

陈姓是武圣村的大姓,三位村支书正巧都姓陈。应该说,经几代人持续努力,武圣村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已经成型,产业升级方向渐显势头,品牌影响初露端倪。采访结束后,陈才俊意犹未尽:“我还想强调一点,乡村振兴不能忽略农民群体的主体地位,要把他们的创造性充分挖掘并释放出来,这才是由内到外的真振兴!”

武圣村整村闲置荒地成片流转后,有的农民就近打工,有的农民带地入股或加入合作社。有了“农村四好公路”等配套设施建设,串联起沿线村塆的“一村一品”,农民家门口卖农产、秀民俗、做民宿,赚了人气,也聚了财气。伴随这一进程,当地政府在了解农民心声、知晓农民需求的同时,还替农民把好关:哪种流转更接地气、更贴近农村实际,什么样的合作模式更能激发农民群众的内生动力,他们的长远利益是否能保持合理增长……这正是武圣村蝶变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上一篇:扶贫无小事 点滴记心间----荆州区李埠镇驻村队员罗敬恒同志工作纪实
下一篇:九渡村之变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