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行情不错,赚个10万元不成问题。”11月6日,鄂州市鄂城区汀祖镇张祖村松岭种养农场里,41岁的农场主人刘义松望着果林里觅食土鸡,脸上始终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若不是大伙的帮助,哪有我的今天。”
因父母年迈多病,妻子患抑郁症,两个孩子上学,刘义松家成了贫困户。为了挣钱养家,刘义松外出打工,却只能勉强维持生计。
“村里荒地多,扶贫政策这么好,你可以流转村里土地,搞点种养,做得好不比外出打工挣得少,还能照顾家里。”村支书张国祥为他指了条出路。
2015年秋,他拿出家里的微薄积蓄,又找亲朋好友借了10万元,在村两委的帮助下流转了200多亩山林地,种果树、养土鸡,成立了松岭种养农场。
一开始,既缺资金又缺经验,农场经营得相当艰难。为节约开支,刘义松什么活儿都自己干,每天从早忙到晚。辛劳一年后,生态种养农场略有盈利,他心里有了底。
2017年,市税务局驻村工作队实地走访后,帮他落实了5万元扶贫小额贷款,且每年支持他5000元扶贫资金,还号召大家购买他的土鸡、土鸡蛋,每月帮他销售2万余元的产品。2017年,农场收入达10万元,他还清了欠债。
脱贫后的刘义松自我加压,开始帮助村民。村民用水一直不方便,他投入8000元,帮乡亲们挖水井。他还聘用周边7户贫困户在农场就业,均实现了脱贫。
“以前家里穷,啥都不敢想,现在不仅敢想,还敢做。我准备扩大养鸡场规模,再建三个蔬菜大棚,三年内将农场打造成休闲农庄,带动更多村民一起奔小康!”刘义松的话语里充满了自信。
今年3月,刘义松向村党支部提交了入党申请书,成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
(农村新报全媒记者 萧丝 通讯员 熊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