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资讯> 正文

产业步入快车道——恩施市围绕产业发展提质增收纪略

发布时间:2019-11-08    来源:    字体大小:A-   A+

    

11月5日,恩施市白杨坪镇董家店村组织村民,免费领取茶苗,该村用于产业发展的1700余亩茶苗将陆续发放。董家店村在去年和今年新发展茶叶产业3000余亩,逐步消灭产业空白组和产业空白户,为村出列奠定良好的产业基础,这是恩施市发展壮大绿色产业的一个缩影。

围绕产业发展提质增收,5年来,恩施市始终坚持把产业带贫益贫摆在关键位置,通过壮大特色产业基地、培育新型市场主体、打造特色优质品牌,不断优化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直接带动贫困户54294户、带动率95.49%,1748家新型市场主体带动贫困户51853户、带动率91.2%。

创新举措 加大市场主体培育力度

“绞股蓝、藤茶、青钱柳,是我们这里的好东西,绿色的产品,有这么好的企业在我们这里,我们农民根本不愁销售,收入一年比一年高。”11月7日,在位于恩施市屯堡乡的鸦丘坪村,村民正在把藤茶运往当地的湖北仙芝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销售。

“养生功能茶包含青钱柳、藤茶、绞股蓝,以屯堡乡鸦丘坪村仙芝堂功能茶产业园为中心园区,辐射沙地乡、太阳河乡、大峡谷风景管理处、盛家坝乡、白果乡等乡镇,并建设产业园配套设施,打造养生功能茶万亩产业园。”湖北仙芝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喜介绍。

目前,公司功能茶种植面积达15000亩,产业的壮大为村民的经济注入了活力,企业链接2200多户农户,其中900余户贫困户,一起来发展功能茶,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来助推产业发展,通过带动务工、分红等方式,每年为农户增收户平4000多元,同时,通过企业送种苗、送肥料、送技术,提高了农户的积极性。

鸦丘坪村的产业发展,和企业的入驻、壮大分不开。恩施市多措并举增强扶持实效,投入股权收益资金1.9221亿元,448家市场主体与19221户贫困户建立稳定的链接机制,直接分红768万元。投入产业平衡资金9079万元,着力补齐41个产业薄弱村发展短板,全面消除产业空白户,统筹推进贫困村、非贫困村平衡发展。投入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5850万元,实施产业发展项目54个。投入以奖代补资金7416万元,按照每户不超过3000元的标准,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自主发展种植业、养殖业进行奖补,增强发展活力,37619户贫困户因此受益。

同时,恩施市积极拓宽市场主体融资渠道,全面实施“楚农贷”项目,142家市场主体获贷款8440万元。全面落实扶贫小额政策,通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档立卡贫困户”模式,为新型农业市场主体贷款47119万元,融资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自2018年开始,全市累计投入资金1000万元,对贫困户种植面积在1亩以上的马铃薯、茶叶、露地蔬菜和养殖在1头以上的育肥猪、能繁母牛、商品牛、山羊进行统保,最大限度降低贫困户种植、养殖风险。

精准发力 持续推动产业结构提档升级

“我们要感谢合作社,带动了我们这里的发展,我们的日子才过得越来越好!”11月5日,在恩施市屯堡乡花枝山村茶园旁,说起村里的变化,在茶园挖沟、施肥的老党员张同仁赞不绝口。

2009年,恩施市屯堡乡花枝山村有机茶专业合作社落户花枝山村,吸收农民加入合作社,鼓励大家改变传统的种植结构,发展优质茶叶。几年时间里,合作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入社社员由最初的52人发展到300多人,茶园面积由原来的300多亩扩大到现在的2000多亩,全村已有95%的农户种上了茶叶,实现了花枝山村茶叶产业全覆盖。

该村产量和每亩收入均大幅提高,茶园每亩收入达到了5000元以上,全村有240户人家住进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砖混结构小楼房,山泉自来水全部到户到家,水泥路通组到户。

恩施硒茶,带动了当地的村民增收致富。恩施市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持续释放生态红利,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传统产业提质增效,以“恩施玉露”“恩施马铃薯”“恩施富硒养生茶”“板桥党参”“紫油厚朴”“恩施黑猪”“恩施黄牛”等为代表的特色农产品备受市场青睐,“恩施玉露”“恩施富硒茶”品牌价值分别达到20.54亿元、16.44亿元,恩施市荣登2018年全国茶叶百强县榜单,连续12年获授“全国生猪调出大县”。

恩施市紧扣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以提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品牌权威性和影响力为着力点,把发展“三品一标”农产品作为打造产业扶贫升级版的重要举措。

目前,全市无公害认证企业6家,认证产品9个;绿色食品认证企业15家,认证面积3.8万亩,认证产品42个;有机食品认证企业8家,认证面积0.5万亩,认证产品13个;地理标志农产品1个,即恩施玉露,申报面积20.25万亩。

延伸产业链条 宜业宜旅为乡村振兴助力

11月6日,在恩施市白杨坪镇洞下槽村大宝坪组,恩施亲稀源硒茶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工人正在茶园旁,修建观光亭“蓝焙亭”,游步道、休闲木屋、古色古香的亭宇,与富硒茶园、桃树、桂花树一起,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该村围绕硒茶产业大作文章,宜业、宜游、宜居为一体的休闲硒茶园呼之欲出。

“乘着周末,到枫香坡来转一转,这里空气好,茶园美丽,走一走十分的舒服。”11月3日,在恩施市芭蕉侗族乡枫香坡村游玩的张大姐说。

新兴产业势头强劲,全市建成光伏发电站93座、装机容量5313.07千瓦,带动贫困户1056户;实施“旅游+扶贫”,2018年全市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79.6亿元,“四种旅游扶贫”,即龙头景区带动、乡村旅游拉动、产城融合撬动、综合改革推动,带动30万人吃上旅游饭。

全面推进农旅融合发展,恩施市打好乡村振兴第一仗,白杨坪镇洞下槽村入列全国第一批乡村旅游重点村,盛家坝乡二官寨村入选首批州级乡村振兴试点,美丽乡村建设成果不断巩固。

传统绿色产业与旅游产业开始“联姻”,带动了农民的收入,提升了百姓的幸福指数。

数据显示,恩施市从2014年145个贫困村56856户176036人,减少到2018年底的34个贫困村12589户33167人,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26.08%降至2018年底的4.91%。2018年底,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895元,同比增长9.71%。2019年,全市拟完成34个贫困村30467人的减贫任务,贫困发生率可降至0.4%以下,全市将实现脱贫“摘帽”,产业发展为脱贫增收注入了活力,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

(通讯员 谢顺)

上一篇:洪湖市采取“三着力”举措强化乡镇医疗服务
下一篇:打造冬枣特色扶贫产业园 助推脱贫致富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