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西明珠,山水灵秀;楚国故里,源远流长。
坐落于荆山余脉的大美保康,集自然之馈赠,历史之禀赋,一步一景,美不胜收。
然而,巍峨的群峰阻断了大道的平坦,奔腾的河流隔开了都市的繁华,全境皆山、平均海拔400米以上的保康,在发展路上,历经艰难。
曾几何时,雄奇的喀斯特地貌,让高山之巅的居民饱受“饮水之痛”;崎岖的盘山羊肠道,让密林之中的物产只得“孤芳自赏”;古稀老人终生未见山外的世界,幼稚孩童玩耍于土坯房的门前……
百姓的幸福是党的事业蓬勃发展源源不断的动力。2002年,保康县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全省扶贫开发重点县;2009年,保康县被列入全省7个脱贫奔小康试点县之一;2012年,保康县被纳入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重点县……一场为了实现28万保康人民美好生活愿景的伟大战役,拉开帷幕。
战鼓催征斗志昂,保康县及时建立战时工作机制,成立全县精准扶贫作战指挥部、各乡镇现场作战指挥部,县“四大家”领导担纲指挥员、责任人;全面落实五级书记遍访贫困对象行动,各级干部按不同分工要求脱产驻村,踏实干事;成立产业发展、易地搬迁、兜底保障、医疗救助等八项精准扶贫重点工作领导小组,由工作内容所对应职能单位牵头,专攻术业,强化落实;全县组建248个驻村工作队,选派257名第一书记,安排1446名党员干部驻村,组织6609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充分压实驻村结对帮扶责任……
保康县坚持以脱贫攻坚统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扣“准、实”要求,下足“绣花”功夫,各项政策扎实推进,工作成效显著。2015至2018年,在全省贫困县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中,连续4年位居第一方阵。
通过压实责任、凝聚合力,为攻坚克难、打好硬仗积蓄了力量。
针对产业扶贫、易地搬迁、安全饮水、危房改造“四大难题”,保康县委、县政府科学谋划、大胆攻坚:通过实行“菜单式”产业扶贫,因地制宜培育龙头产业,让贫困户“就地增收”;在严保工程质量、进度的同时做好安置点基建和产业配套,促搬迁户“乐业安居”;斥资2亿元探索高山深井取水模式和实施安全饮水工程,让近20万山区群众吃上“放心水”;由县长牵头逐一摸排,扎实推进危房改造,为近5000户居民搭建“安心窝”。
解决了脱贫攻坚的“四大难题”,保康县委、县政府一鼓作气、精心谋划,以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豪情打赢脱贫攻坚决胜战。扶贫政策体系不断优化,扶贫手段不断创新,扶贫工作渗透到健康、教育、金融、兜底保障、生态、就业创业等方方面面,为广大群众构建起多层次、综合立体的“保障网”。同时,该县还坚持“富口袋”和“富脑袋”齐抓,全域推进文化小康建设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激发群众脱贫志气,严格扶贫资金监管,持续深化作风建设,形成众志成城、真抓实干的脱贫氛围。
扶真贫、脱真贫。65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83585人脱贫销号,2.49亿元扶贫产业奖补兑付到户,12043户居民乔迁易地搬迁安置点新居,10口800米左右深井、476处安全饮水工程建成……每一个数据都是象征,象征着保康县委、县政府“敢为百姓换新天”的坚强决心,象征着干部群众“不达目标誓不还”的豪迈斗志,象征着楚地新城“一跃千年著华章”的璀璨未来。
2019年4月29日,湖北省政府发文批准保康退出贫困县,28万保康人民美好生活的新篇章,正式翻开。
海拔千米的马良镇赵家山村机井里涌出了“幸福之泉”,千百年来靠天吃水的群众喜笑颜开;
奇峰峻险的九路寨崇山峻岭间搭起了索道桥,徒步7、8个小时往返集镇的山民开起了农用车;荆山深处的歇马镇盘龙村新建成电子阅览室,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的孩子们借助互联网畅游世界……
今日的保康,喜悦笑容、俯仰皆是,欢快歌声、处处可闻;明日的保康,勤劳民众、越战越勇,发展大路,越走越宽。
(通讯员 胡采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