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资讯> 正文

逐梦南漳农业“绿富美”

发布时间:2019-11-11    来源:    字体大小:A-   A+

    

70年披荆斩棘,70年砥砺奋进,南漳“三农”成就前所未有。

对于南漳这样一个山区县来说,农业农村农民,是南漳70年来坚持不懈奋力书写的一篇大文章。回答“时代之问”,呼应百姓诉求,南漳农业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向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奋力迈进。

回看来时路——

这是跨越的70年。从看天吃饭、在贫瘠土地上耕种到农业机械化生产;粮食生产拾级而上,不断创下新纪录;积极发展有机产业,成为“中国有机谷核心区”“国家有机农业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

这是嬗变的70年。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基础设施持续改善,路通了,灯亮了,树多了,青山更绿,碧水更清。

这是探索的70年。从土地承包到鼓励创办镇、村企业,从取消农业税到出台各项涉农补贴,从土地二轮延包到城乡统筹发展,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

远眺前行的路——

南漳县委书记王鹏说,党的十八大以来,南漳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打造中国有机产业第一县和汉江生态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县目标,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齐农村基础设施这个短板,夯实乡村治理这个根基,全面落实“三农”领域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加快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南漳县县长肖力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总方针,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总目标,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奋力推进乡村振兴。

金秋十月,八百里金南漳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南漳儿女,正奔跑在希望的田野上。

稳 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化

——粮食产能大幅提升

据统计,1949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仅为2094万元,1978年增长到11857万元,2018年达到76.98亿元,为1949年的367倍;粮食总产稳定在9亿斤左右,优质粮食面积达110万亩,粮食机械化率近80%,植保无人机作业总面积达13万亩;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075家,家庭农场1246家;有机和有机转换认证总规模11.5万亩……

——有机产品量好质优

从过去“吃得饱",到现在“吃得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大幅提升。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发展绿色有机产业,南漳严格把好“肥料关”“农药关”“面源污染关”,使用有机肥,做好病虫防治工作,全面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确保农产品质量合格率高。2018年10月,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顺利通过省级初验,今年11月2日,南漳县正式被农业农村部命名为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通过实施标准化生产、农业投入品监管、产地环境监测、市场抽样检测、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企业质量安全信用等级评定等措施,全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

畜牧业由弱到强,规模化养殖不断扩大。近年来,南漳按照稳定生猪、发展牛羊、兼顾家禽的思路,大力发展适度标准化规模养殖,截至2019年10月底,全县猪、牛、羊、禽分别出栏(笼)85.6万头、4.86万头、17.75万只、495.7万只,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3.2%、6.8%、7.6%、7.5%。

以生态发展为重点,打造绿色畜牧,严格遵循“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的原则,按照“一场一策明白单”配套建设粪污收集处理设施。据统计,截至今年10月底,全县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89.6%,位居全市第三,比全市平均水平79.36%高10.24%。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93.5%,比全市76.19%高17.31%。另外,紧紧抓住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自主品牌培育,调整优化养殖结构,推进规模养殖,促进种植、养殖循环转变。推进藏黑猪等特色养殖,满足人民多样化需求,保障畜牧产业健康发展。

强 有机产业发展强劲

——特色产业日益壮大

近年来,南漳在食用菌、茶叶、桑蚕、“稻虾共作”等特色产业发展上,取得了历史性突破。目前,全县已建“稻虾共作”基地2.3万亩,统筹资金24万元,对发展稻虾共作产业较好的村予以奖补。2019年,南漳整合各类资金2000余万元,支持茶产业发展,其中采购茶苗款1550万元,目前已落实750万元,采购茶苗2200万株,新发展茶园6517.36亩;新栽桑树1500万株、2500亩,总面积达到5.2万亩;食用菌新发展8000万袋。

从农民吃饭就指望着地里单一的收成,到发展综合经济作物,种植结构得以优化调整。特色农业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发展食用菌、茶叶、桑蚕、“稻虾共作”、中药材共40余万亩;香菇、茶叶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食用菌交易市场入选农业农村部定点市场,并向有机方向发展,“有机高香茶”等70多个有机产品年创产值23亿元。

为整合资源,打造核心品牌,南漳先后成立“稻虾养殖”“食用菌”等农民专业合作社,东巩香菇交易大市场、有机谷电商产业园等农产品交易平台相继建成投入运营,推动特色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大力培育推介休闲观光农业

南漳继续深化种植、养殖农业调优化,加工农业创品牌,休闲农业观光游的“三业”发展思路,着力推进农工融合、农旅融合、农康融合,大力推进“三乡工程”,着力发展以农业为基础的新产业、新业态,按照“突出产业、体现特色、挖掘文化”的思路,重点打造以“品味农耕文化、乐享田园生活、体验休闲劳作”为主要内容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相结合的新模式,重点打造水乡田园、稻香虾韵、有机小镇、水镜茶乡、菇香春秋、橘桑古村、金漳山水、浪漫天池特色以及高铁小镇、森林康养小镇等,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农村产业振兴。

——产业扶贫成效显著

在产业扶贫上,南漳把食用菌、桑蚕、茶叶等特色产业作为扶贫支柱产业,“一对一”帮扶贫困户,以产业带动群众脱贫。据统计,2018年,贫困户新发展食用菌共3000万袋,吸纳贫困户3117户;新发展桑园0.46万亩,带动贫困户1377户;新发展茶叶0.13万亩,改造老茶园2.2万亩,网罗贫困户1850户;主导产业累计带动贫困户6344户。在具有其他特色产业的贫困村,积极引导和扶持发展高山蔬菜、乡村旅游、中药材、油茶等优势产业,全县产业带动贫困户占有劳动能力、有发展意愿贫困户的95%以上。

牢 农业底盘坚实有力

——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

农业机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从在贫瘠土地上刀耕火种,到全面机械化,生产能力大幅提高。农业机械化发展实现突破性飞跃,告别“牛耕人挖”,“机耕机收”成为农业劳作常态,农业耕作模式发生了颠覆性变化。同时,机械化技术水平日益提升,全县农机11万余台(套)、总动力达68万千瓦。今年1月,南漳被农业农村部授予“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称号。

南漳县委常委、统战部长孙国强说,南漳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三农”的大政方针,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信息化、科技化,提升农业技术装备水平,争创全国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着力巩固了100个全程机械化示范村,水稻、小麦、玉米三种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5%。农业信息化从无到有、由弱变强,因地制宜,发展智能农机。目前,南漳已为126台打捆机、深松机安装北斗导航系统。

——稳步推进农机购置补贴工作

为加快南漳县全程全面农业机械化服务步伐,进一步增强农业生产动力,2019年省财政厅分配给南漳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100万元,机具数量830台;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使用459.59万元,中央补贴使用比例达21.89%。目前,已完成第一批资金结算的农机补贴资金363.979万元全部直补到购机者“一卡通”中。今年截至目前,农机购置补贴系统已录入1342台农机具,受理申办761户,资金使用952.38万元(其中中央补贴892.78万元、报废补贴59.6万元)。

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创建,有力促进了南漳县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全县综合农业机械化程度由创建之初的78%提高到现在的82%。新型农机组织不断发展壮大,较好地解决了农机供应、维修以及服务质量问题,促进了农民增收,乡村振兴步伐加快。

旺 乡村振兴农民致富

——农业机构改革服务高效

南漳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李家普说,今年3月,按照《南漳县机构改革方案》要求,南漳县农业农村局整合了原农办、经管局、水利局、国土资源局、财政局、发改局、能源办、畜牧局、农机化办等全部或部分技术力量和职能职责。为推动业务有效衔接、职能职责进一步明确,新设11个股室,各股室现已全部完成建制,高效率推动了“三农”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环境整治农村越来越美

南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强乡村规划编制引领,抓环境修复促进“生态美”,抓人居环境整治促进“生活美”,抓土壤污染防治促进“生产美”,推动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按照“四美乡村”标准打造全域环境美、田园美、村庄美、庭院美的“四美乡村”,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水平整体提升。

同时,大力创建乡村振兴示范村:解决村庄建设无序问题,促进乡村建设有规可依;解决垃圾清扫管护问题,促进常态化保洁;解决农村污水横流问题,促进塘沟水质无害化;硬化村内道路,解决雨天行路难问题,促进村内道路干净畅通;打造“小三园”,解决房前屋后乱堆乱放问题;立面改造,解决乡村房屋杂乱无章问题,促进村容村貌改善。

全面推进以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和改水、改厨、改厕、改浴、改圈为主要内容的“三清五改”工作。全面改善农村能源结构,加快户用沼气和太阳能的使用推广,重点支持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和联户沼气工程建设。

——农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迈向全面小康

党的十八大以来,南漳积极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暨“三资”清理,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农民的财产性收入更加厚实。推进脱贫攻坚,大力发展农业产业,产业脱贫成为治本之策。

1983年,南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199.84元,农村居民年消费仅有185.66元。进入21世纪,南漳农业步入快速发展期,农民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生活水平和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逐步由“温饱”向“小康”过渡。到2018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28元,是1983年199.84元的79.2倍,年均增长13.3%,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增强。

进入新时代,南漳县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定位、高标准谋篇布局,把食用菌、茶叶、桑蚕、“稻虾共作”等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并与精准扶贫、“中国有机谷”建设、乡村旅游等融合发展,推动南漳县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使南漳县农业强起来、农民富起来、农村美起来,谱写新篇章。

上一篇:聚焦农村“两基”短板 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下一篇:山货销全国 谷城电商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