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消除绝对贫困,是我国当前的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现阶段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时期。精准扶贫的外部投入只是脱贫的辅助因素,贫困群众的自身参与才是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不仅需要政府主导,外力助推,更需要依靠贫困群众的主体力量,要把外力推进和激发内生动力相结合,实现“ 外”与“ 内”的良性互动。因此,在精准扶贫的攻坚拔寨阶段,必须激发贫困群众的脱贫内生动力,注重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才能确保脱贫攻坚的可持续推进,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更加科学,更有成效。
一、以思想脱贫为突破,激发贫困群众的脱贫内生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脱贫致富贵在立志,只要有志气,有信心,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 ”贫困群众长期受贫困压迫、折磨,已对生活失去希望与信心,缺乏战胜贫困的勇气与斗志,重塑志气与信心成为当务之急。要树立志气,增强信心,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
1.从思想上帮助贫困群众坚定信心与决心
一是要大力宣传党和国家精准扶贫的大政方针和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的决心与信心,营造浓厚的脱贫攻坚氛围,提振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底气。二是要让贫困群众认识到党和政府脱贫攻坚战的决心,不是“走过场”,更不是“作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给贫困群众的庄严承诺:“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三是要让贫困群众相信,只要紧跟党的政策方针,积极参与,主动作为,就一定能摆脱贫困,实现小康。四是要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弱化贫困意识对贫困群众的影响,引导贫困群众走出习惯性贫困,重塑信心,坚定脱贫决心,增强贫困群众摆脱贫困的进取意识,激发斗志,实现思想和意识上的“脱贫”,为物质上的脱贫打下坚实基础。
例如洪湖市乌林镇吴王庙村十三组村民余远良,在2017年初多次要求成为低保户,享受低保政策,但驻村工作队及市扶贫办相关工作人员三次上门了解情况后,发现他不符合纳入低保条件并予以拒绝。余远良因未达到“吃低保”的目的,到村委会大闹。后来,驻村工作队及扶贫办工作人员多次上门为其解释低保政策,安抚情绪,鼓励他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劳动成果,并根据其身体条件,专门为其办理配送液化气的证件。现在,他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一家两口人生活质量得以提升,每当遇见驻村工作队长陈雪飞时,他总是发自内心地说:“谢谢您给了我这份工作,让我能够自力更生,吃得安心,睡得踏实。”
2.从行动上点燃贫困群众创业斗志与激情
一是要用产业、项目点燃贫困群众的激情。在脱贫攻坚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大一部分贫困户之所以贫穷,不是因为懒惰,而是由于有力无处使,找不到致富途径,想不出脱贫办法。政府部门、扶贫干部要为贫困群众想办法、出点子、找出路,引进产业,寻求项目,开拓挥洒汗水的新天地,点燃脱贫致富的激情。二是要用示范效应激发贫困群众的斗志。干事创业难在迈出第一步,一方面村“两委”及扶贫干部不能光动嘴皮子,要真抓实干、身先士卒,抛弃顾虑,勇于迈出第一步,争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主动带头参与各种产业、项目,用实际行动打消贫困群众的顾虑,树立示范,助推贫困群众向摆脱贫困迈出第一步。另一方面,村内也需要抓住典型、树立标杆,要在政策上向想干事能干事的村民适度倾斜,让一部分人先脱贫,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通过典型脱贫事迹宣讲、参观考察、现身说法等途径唤醒贫困群众的脱贫渴望和奋斗意识,树立信心与志气。例如洪湖市乌林镇吴王庙村贫困户孙敢法,主动成为村里秸秆禁烧宣传员,积极作为,在创造收入、摆脱贫困的同时,保护了村里生态环境。现在,他被评为脱贫光荣户,在村里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村支部经常在村民代表大会上宣传孙敢法的事迹,鼓励其他贫困户向他学习。
村干部在工作中必须要树立“两个主体”意识,即脱贫攻坚的主体既在村两委班子,也在贫困户本身。“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一方面要加强两委班子成员的培养和教育,以党支部为核心,更新观念、明确职责,树立起为民服务、清正廉洁的思想,提高村干部的经营管理能力。另一方面,也要让贫困群众意识到他们不仅是扶贫对象,更是扶贫主体、主角,这样才能发挥主人翁效应,激发贫困群众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摒弃“等、靠、要”等错误观念,改掉恶习和惰性,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
二、以基层组织建设为抓手,打造脱贫攻坚先锋队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农村基层组织处于精准扶贫的第一线,是落实上级政策的“关键”,其工作效率及工作能力强弱,直接影响到党的方针政策在农村的贯彻落实,影响到精准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要进一步完善基层组织机构,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发挥其战斗堡垒作用,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一是选好带头人。选拔想干事又能干事、有魄力、有胆识的人担任负责人,重用德高望重、有威望、责任心强的老同志,吸纳积极性高、主动性强的年轻人,更新组织机构,提升“造血”功能。二是精准高效的培训体系。上级领导部门要加强对基层组织干部的培训、指导,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制定符合农村工作实际需求的培训内容,既要不断补充新知识、新技能,确保基层干部思想观念不落伍、不掉队,紧跟时代步伐,更要指导政治思想、工作方法,确保工作不偏航、不离轨,始终保持与党中央一致。三是切实提高基层组织干部待遇,以激发村干部工作积极性,提升工作效率。
我经常要求吴王庙村驻村工作队及村干部,要始终把群众疾苦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在村里,我们把群众当成家人,用真诚与信任换取村民信任和支持,承诺村民的事情,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办到,对于某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召集村“两委”会集体讨论,认真思考解决方案,并召开村民代表大会传达,收集反馈意见。通过与群众的交心交流,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为下一步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三、以细化宣传为依托,营造脱贫攻坚的良好氛围
宣传接地气,政策能落根。针对宣传工作中存在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要结合贫困地区农民的特殊性开展宣传工作。例如有的贫困地区村民居住较为分散,相隔甚远,难于聚集,不利于政策的传达、信息的流通; 有的贫困群众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对政策、文件难于理解等。宣传时要充分考虑这些特殊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宣传才会有成效,具体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对长篇幅的政策文件进行提炼、简化,使之成为通俗易懂、简单明了、便于理解、易于记忆的语言。二是针对村民居住分散,难以集体的情况,可开展分组走访宣传的形式,向贫困群众现场解读相关政策方针。三是在召开村民大会、扶贫队伍入村入户时,要向贫困群众讲清楚与其息息相关的政策,如农村医疗保险、义务教育、医疗救助、最低生活保障、种养殖等优惠政策,让其成为“政策明白人”。
四、以产业项目为支撑,提升贫困群众脱贫积极性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检验农村工作成效的一个重要尺度,就是看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没有。让“钱袋子”鼓起来,是提升贫困群众积极性的最直接途径,具体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在扶贫过程中,要加大产业扶贫力度,用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使贫困群众的心“热”起来、脑“活”起来、手“动”起来,不断提升脱贫的主观能动性,真正依靠自己的双手摆脱贫困。二是在产业扶持时,要结合当地地理位置、气候、交通、文化等实际情况,引进成效快、收益好、销路有保障的产业和项目。例如驻村工作队曾在乌林镇乌林寨学习乡村振兴经验时发现,乌林寨以“三国文化”为底蕴,因地制宜,立足本村特色文化,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值得借鉴学习。三是要做好“后勤”保障服务,保证产销渠道通畅,保证长期开展技术跟踪指导、培训,承诺政策兜底保障等,给老百姓吃 “定心丸”,让其无后顾之忧,放心、放手的去干。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不是一个机械的推动过程,更不能把群众当成“看客”。在当前脱贫攻坚这一决战决胜时期,我们一定要从政治的高度予以重视,加大扶贫力度,更要挖掘贫困地区的内生动力,激活群众的思想活力和主动参与性,积极引导群众摆脱思路和意识的贫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形成内部自我脱贫和外部多元帮扶的互动机制,实现高效、持久的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