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洲项山村的文创园
小朱湾村成为休闲度假胜地
杜堂村电子商务十分活跃
梅池村香草花田的民宿
□楚天都市报记者 周治涛 张吉晴 陆缘
见习记者 成昱勋 通讯员 刘慧 田红霞 殷旭
摄影:楚天都市报记者 宋枕涛 萧颢
城市依旧是那个车水马龙、灯火辉煌的城市,但农村却早已不再是那个房屋破旧、道路泥泞的农村。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城乡差别正在缩小,在武汉远郊,漫步乡村,眼前一栋栋楼房别墅、一个个花园式小区,阡陌交通,鸟语花香,让人仿佛置身画卷。
日前,中央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通知》指出,要鼓励村集体和农民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连日来楚天都市报记者探访发现,如今去乡村租房、享田园乐趣,逐渐成为武汉市民青睐的生活方式;办文创园、开民宿店、做电商项目,更是让上万套农村空闲房屋得到重新利用。
电商
黄陂杜堂村
大学生租下闲置房盘活土特产
2016年,黄陂区姚集街杜堂村回乡能人葛天才将村民们召集到一起,说出了建设旅游专业合作社、闲置农房入股的想法。此前,葛天才返乡投资,兴建起了木兰花乡景区。
对于这个提议,很多村民们心里没底,“青壮年都带着小孩在外打工,剩下的都是老人,因此很多房屋并没有人住。”空着也是空着,抱着试试看的心情,一些村民与合作社签下了房屋入股的合同,根据条款,房屋入股后村民每年保底分红10%,上不封顶。
2017年,杜堂村的闲置农房开始改头换面,这一切都被村里的大学生葛意看在眼里。他2014年从长江大学毕业后,前往长沙从事土木工程类工作,每个月都会回到家乡探望父母。
“我父母此前在姚集街就住上了商品房,杜堂村的农房长期没人住,最后决定通过合作社入股木兰花乡景区。看着身边的村民都依靠景区经济富了起来,我就动了回乡创业的念头。”葛意介绍。
在家乡的发展前景的吸引下,26岁的葛意回乡开始了创业。政府对他的农村电商销售土特产项目进行了技术补贴,他的产品可以通过黄陂区专业的线上销售平台“卖货郎”进行销售,同时木兰花乡景区也免费将一户闲置农房给他作为销售场地。记者在葛意的特色农产品店中看到,这里有杜堂村当地的豆丝以及油面等多个土特产,不少路过的游客都会进店逛一逛。
“我的产品从不掺假,都是亲自跑到农户的家里收来后经过包装再销售。”葛意告诉记者,他销售的产品都来自杜堂村以及周边的村民家中,而销售渠道有线上和线下两种。依靠着每年超过20万元的年收入,葛意买上了一台新车,并且在木兰花乡的特色街又连续开起了小超市和早餐店。
文创
新洲项山村
旧民居翻新吸引设计师入驻
近日,设计师李贝开车从汉口出发,花了约50分钟,来到新洲区仓埠街项山村靠山湾,推开一间装饰一新的民居,他开始了一天的创意设计工作。
走进项山村,只见小桥流水,柳条低垂,青瓦白墙,飞檐翘角,仿佛一幅乡村水墨画。农房前,悬挂着一块块红色的房屋出租信息牌。昔日无人问津的农家小院,随着“市民下乡”的火爆,年租金已飞涨至5000元到15000元不等,旧日的模样已荡然无存。
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的李贝今年30岁,2017年在朋友的介绍下来到项山村考察,一眼就相中这个山清水秀的地方。
“我们团队是从事创意设计的,设计师们需要寻找设计灵感。”李贝告诉记者,在项山村里,古朴的房屋和天然的田野,让大家感觉十分放松。在考察期间,李贝的团队还与当地政府和企业达成一些合作,如李集香葱、新洲鱼面等特产的外包装设计等,这也触动了李贝决心在当地设立一个设计工作室。在项山村,李贝组建了文化创意团队,设计推出了不倒杯、即溶茶等文创产品。
记者在项山村看到,目前该村正在规划建设“靠山小镇”项目,包括旅游区、休闲区、文创园等不同的板块,其中文创园专为创客提供创新的空间。文创园工作人员邓琪介绍,目前文创园签约的创客有20多个,已经入驻的有6个。邓琪说,“相比城里的高创业成本,这里前5年房租全免,还提供5000元的装修补贴。”
项山村书记骆黎明介绍,2017年村集体成立了“靠山小镇农创公司”,按照一年6000元至8000元不等的价格整体承租村里的42套空闲农房,通过招商,再转租给各类创业公司。比如目前李贝租用的工作室,是当地村民柳明劲的房屋。柳明劲与村集体组建的公司签约托管,每年能获得6000元左右的租金收益;李贝与村集体组建的公司签约租用,获得相应的租房补贴和减免。
民宿
蔡甸梅池村
闲置民房变身花田度假小屋
秀美的欧式尖顶小屋、巨大的白色风车、一望无际的紫色花海……这里不是法国普罗旺斯的薰衣草园,而是位于武汉市蔡甸区索河镇梅池村的香草花田。“我的欧式田园综合体明年3月就要开张啦!”说起自己正在建设之中的田园综合体,该村的文艺女青年周丹丹很是激动。
香草花田是一个依托乡村自然原生态地貌、以多种芳香植物与鲜花种植开发为主题的芳香文化产业园。在这里,周丹丹联系当地村民合伙创业,在一个闲置废弃的鸭棚上,投资120万元,兴建了一座占地约120平方米的乡村民宿。
“在这里兴办民宿,能够让那些生活在城市里的市民在闲暇之余,完全自助式地、沉浸式地参与和融入到乡村的田园生活之中;又能够有效盘活农村的闲置民居、闲置农用地,让村民们也能享受到其中带来的实惠。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周丹丹说。
香草花田所在的梅池村,原本只是普通的农村,房屋破旧、道路狭窄、田园荒芜,村民大多出外打工。周丹丹说,村民们的农房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无法出售,闲置着很是浪费;另一方面,有些城里人向往农村田园生活,希望能在乡村有一块自己的“小天地”。这也正是她利用农村闲置房,投资兴建乡村民宿的初衷。
记者观察发现,周丹丹这座占地不大的民宿里,错落有致地布置了5间客房,其中3间是套房,2个是标间,另配有菜园和池塘。室外,民宿完全与美丽的田园风光浑然一体,置身其中,仿佛置身画卷一般。
香草花田负责人吴淼淼介绍,城市的房子出租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农村的房子即便空闲也很少有人问津。为了提高闲置农房的使用效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他们一直在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乡村闲置基地和农房。
农庄
江夏小朱湾
的哥回村开农家乐年入80万
离武汉中心城区向南约30公里,有一个叫做小朱湾的古朴宁静村庄,每逢周末或者节假日,来自武汉市区和周边的游客,纷纷到此聚集度假。
12月5日,楚天都市报记者走进江夏区五里界街童周岭村小朱湾,行走在青石板路上,一幢幢古色古香的青砖瓦房掩映于绿树竹林之间。冬日暖阳下,有独坐品功夫茶的大爷,也有沉浸于针线活的妇女,几只田园犬在晒肉下奔跑。
谁曾想到,眼前的美丽村庄曾经“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2014年,村湾请来了规划专家,按照荆楚风格的标准和要求,对小朱湾进行了统一设计规划。五里界街道办还对小朱湾的绿化、道路、排水等进行了设计和建设,另外还建设了小朱湾客厅,用于村民开会、培训、为游客讲解、放映幻灯片。
出门在外谋生的村民们从中看到了商机。当时37岁的曾方荣还在中心城区跑出租车,他带着妻子回到湾子,对自家房屋进行改造后开起了农家乐,一年下来比开出租赚的钱多不少。于是,夫妻俩便一心投入经营农家乐。曾方荣告诉记者,去年毛收入达到80余万元,今年也只多不少。
童周岭村支书罗刚玉告诉记者,农庄日均接待游客2000多人次,农家房屋每年出租价格也由原来的几千元上涨到1.5万元至8万元不等。通过“市民下乡”租赁空闲农房,不仅增加了农户财产性收入,还吸引在外务工的村民纷纷回乡创业就业,带动村民年人均增收3万余元。
2017年5月,武汉市民叶仙慕名来到小朱湾,被曲径通幽的村湾环境、古色古香的建筑风格、风格古朴的大小院落深深地吸引。随后,叶仙花8万余元年租金选定了村民雷国营的农房和小院,把两栋房子改建成了民宿“沐楚客舍”,客房、会议室、茶室等一应俱全。如今,拥有14间客房的民宿在周末和节假日常常爆满,年毛收入超过30万元。
罗刚玉说,小朱湾35户人家,幸福感前所未有。城里人的到来,不仅带动了小朱湾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也开阔了村民的视野,提升了村民文明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