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笔者还未走到周永远的家中,在道路上便听见了他家的鸭子“鸭声阵阵”。
走进细看,周永远正忙着在鸭棚给鸭子饲喂大白菜。他吆喝着,“鸭子们,我给你们送‘小点心’来啦,多吃点,吃了多给我下点蛋哈”。1000多只鸭子就像熟悉他的小伙伴,紧紧的围在他的周围,欢快的吃着白菜。
“给鸭子适当喂些自家种的蔬菜,鸭子更健康,产蛋率更高”,周永远高兴的说,这是他这两年养鸭总结的经验。2018年,周永远冒出了想养殖蛋鸭的想法后,便积极向雷巷村书记、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驻雷巷村工作组询问建议,大家考虑他家的实际情况后,觉得是一个适合他脱贫增收的路子,便支持他干。
原来,周永远是一位先天性弱视患者,视力很差,不能非常清楚的看清东西,妻子是先天性精神疾病患者,需要常年累月的服药治疗,儿子也患有慢性病。为了改变家庭的现状,增加家庭的收入,他也尝试着农闲时候去打工,但老板要么是对他的工作效率不满意没几天就解聘了,要么是一听说他视力有问题便不招收他了,他的打工梦也随之破灭。
四处找零工碰壁的他,对于美好生活的希望却没有破灭,反而激起了他更大的斗志。周永远想着,“既然打工没人要,那咱就在家想点其他的致富路子,可不能破罐子破摔,让人看笑话”。
说干就干,得到村里和工作组的肯定后,2018年10月,他便申请6万元的小额扶贫贷款,建起了鸭棚、围上了栅栏、拉回了饲料,试养了1100只“青年”鸭。在他的悉心照料下,没过多久,鸭子就开始产蛋,慢慢的每天都有了收益。2019年5月,第一批成品鸭出栏,鸭子、鸭蛋卖掉之后,扣除饲料、药品等开支后,还挣了一两万元。
第一年的成功增强了周永远的信心,2019年6月,他再次购入1200只幼鸭,精心饲喂着,看着小鸭子一天天长大,他心里开心的不得了。可惜,天有不测风云,一天下午,他突然发现每天吃饲料很积极的鸭子今天都不进食了,这可怎么办。心急如焚的他赶紧向村书记和兽医反应情况,并咨询其他的养鸭户,在大家共同的帮助下,给鸭子吃了药,打了防疫针,没过几天鸭子便又变得“活蹦乱跳”。
周永远回忆着说,“当时,可真是急坏了他,这些鸭子可都是他的‘命根子’,要是出了意外,真不知道怎么继续生活下去”。这次意外事件,让他长了教训,每天更加关注鸭子的状态,没事的时候他还跟养鸭户交流或者咨询专家,不断学习养鸭知识,及早的防疫防控,确保鸭子健康快乐长大、产蛋。
现在,每天早上7点左右,他就起床来到鸭棚,开始一天的工作。把鸭子放出来、给鸭子喂饲料、捡鸭蛋、称蛋装箱、清扫鸭棚卫生……一直忙到晚上6点,关上鸭棚,一天的工作才算结束。
周永远说,“今年鸭蛋的行情好,自己的鸭子饲喂的好,产蛋率很高,从10月底开始产蛋,截止到目前,第二批鸭产的蛋已经卖了3万多元,鸭蛋价格最高时卖到5.7元/斤,最低也卖到4.2元/斤,扣除饲料、药品等成本,光鸭蛋就已经开始挣钱了,而且今年鸭子的价格也非常好,等鸭不产蛋后卖掉,也是一笔非常可观的收入”。
养鸭两年来,周永远靠着不怕苦的狠劲、不怕累的拼劲、不怕难的韧劲,走出一条养鸭脱贫致富路。
看到身体残疾的周永远养鸭脱了贫,村里也有人前来讨教。周永远总是将自己摸索总结的经验以及别处求教来的养鸭技术倾囊相授。不过,他强调最多的是“养鸭不难,但人必须得勤快,绝不能偷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