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湾村生态渔园。(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汉泽 通讯员 杨邹
地区名片
襄阳市保康县寺坪镇李家湾村,村子四周与谷城、房县交界,曾是个偏僻的“飞地村”。全村840人,建档立卡贫困对象649人,贫困发生率约77%,村集体负债30多万元。
精准扶贫以来,该村发展多种产业,2018年底整村脱贫。该村脱贫不松劲,发展特色产业增收。
1月6日,荆山腹地保康县飘着雪花。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沿346国道西行,出保康,入房县,至珠藏洞大桥右拐,再行15公里通村路,方到李家湾村。
虽然天气寒冷,通往李家湾村的道路上却车来车往。
“产业带活了我们山村。”村党支部书记李渊洪介绍。
3年发展5个产业
从村东的山腰俯瞰,几十个鱼池宛如明珠镶嵌在村委会附近的两条河沟交汇处。
“那是李家湾生态渔园。”李渊洪介绍,那里曾是荒滩,被称为‘乱石窖’。2019年,村里利用政策资金整理河道,把荒滩变成几十亩地的平地。
平地用来干什么?村两委与帮扶单位市水产局、县财政局扶贫工作队商议,决定发展高密度养鱼项目。市水产局帮忙请来华中农业大学教授给予技术支持。
“去年8月建成,共40个鱼池,先期投入5万多尾鱼苗试养。”李渊洪介绍,计划在试养成功的基础上,投入
鱼、鳜鱼、鲟鱼、鲈鱼等名贵淡水鱼20万尾,争取年产值80万元。
据介绍,从2017年至2019年底,村集体共建成茶叶、花椒、中药材、油牡丹、生态养鱼等5个产业,2019年村集体收入12万元。
贫困户都进合作社
雪越下越大,村民李广财却背着一袋有机肥出门,“这个冬天干旱,刚好可以借这场雪施肥”。
李广财曾经是贫困户,2016年,他加入村里的千岗岭中药材合作社,种植5亩柴胡和丹参。
“比种小麦、玉米强很多倍。”李广财说,1亩中药材,保守可收入3000多元,而种小麦玉米,“把人工算上,肯定是亏本”。
李广财种植的药材不愁销路,合作社以保底价回收,镇上还有奖补政策。
种药材季节性较强,农闲时间,李广财在村里和集镇打工,全年收入3万多元。
“全村180多个贫困户全部加入了合作社。”李渊洪介绍,2019年,这些农户在产业链上增收100多万元。
农家乐生意好起来
下午3点,开农家乐的吴富英还在厨房忙碌,当天中午她家来了两桌客人。
吴富英家是一栋两层小楼,几年前她在家里开起农家乐。起初,大家都笑她,说村里半天看不到一个陌生人,哪有人来下馆子?
随着产业兴起,来村做工程和谈生意的人越来越多。2019年,生态渔园建成、河道整理完毕,村里更热闹了,有人来游玩,有人来钓鱼,一到周末村里涌入几百号人。农家乐的生意慢慢好起来。
村里的土鸡、鸡蛋、干菜等成了抢手货。吴富英说:“乡亲们先是把山货拿到游人集中的村委会附近售卖,后来干脆在家门口摆个桌子,放上各类土特产,不时有客人上门购买。”
村民陈华东酿包谷酒,酒糟用来养猪。“酒和猪都卖给游客了。”陈华东说,元旦过后他已杀了6头猪,买家都是开车前来的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