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资讯> 正文

信任,源于真抓实扶 ——记石首市统计局驻高陵镇牛车墩村驻村干部李海宾

发布时间:2020-06-08    来源:    字体大小:A-   A+

    

在石首市高陵镇牛车墩村,每当李海宾路过哪家贫困户家门口时,贫困户都会热情和他打招呼,家长里短的谈上一会。“今年我多种了5亩水稻,又养了30多只鸡,还养了两头猪准备过年杀一头卖一头”“今年我们家住进了新房子,养殖收入也还不错,日子越来越有盼头啦”......从刚开始的“哭穷”,到现在的真诚“吐言”,大家俨然把李海宾当作了最信任的人,仿佛自己如果没增产增收就愧对了李海宾似的。

在脱贫攻坚的征途中,李海宾用热情化解贫苦,用真情温暖人心,用行动真帮实扶,与当地贫困户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主动请缨,奔赴扶贫第一线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人生总是在岁月的积淀中彰显对事业的责任与担当。

2018年2月,石首市统计局原驻高陵镇牛车墩村的一位驻村干部因身体原因无法继续工作,必须重新安排人员接手。统计局本来就人少事多,况且,牛车墩村又是省级重点贫困村,计划2018年脱贫出列,任务相当艰巨。正当领导在为安排驻村队员发愁时,作为统计局的一名老干部,57岁的李海宾主动向单位提出申请,下乡驻村扶贫。

当时虽已临近春节,在获得局党组的批准后,李海宾没有丝毫停留,立刻带上行李直奔牛车墩村,开始了驻村扶贫的新征程。

从农村走出来的李海宾深谙“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道理,进村后的第一件事,他就找村委要了一份村里的贫困户花名册,将牛车墩村40户贫困户、多子桥村34户贫困户名单制成走访户表,每天走村串户。

为了精准掌握贫困户家庭住址,他坚持步行走访,每到一户,他都会拍摄贫困户房屋,绘制贫困户家庭住址图,详细记录贫困户家庭情况。仅一个月时间,他就把村里所有贫困户家访了个遍,并根据走访情况整理出了一整套贫困户家庭情况信息表,贫困户家里的情况比土生土长的本地村干部还要熟悉,成了驻牛车墩村精准扶贫的百科全书。

因长时间用手机处理工作,加上饮食作息不规律,2018年5月初,李海宾自感左手麻木,到医院检查,动脉斑块形成,需要长期吃药维持,李海宾偷偷的开了药,没有向单位汇报直接回到了村里,继续忙碌他的驻村扶贫工作。

聚焦“精准”,政策兜底有保障

精准扶贫不仅要精准识别,更要精准施策。李海宾在“精准”上对自己提出的要求就是“贫困对象一个都不能少。”

经过分析比对,发现村里贫困户大多是因病致贫、因学致贫。李海宾将大病患者家庭和家里有上学的家庭纳入重点关注对象,不论是建档立卡贫困户,还是边缘户,他都定期上门了解情况,及时进行帮扶。

家住牛车墩村2组的徐科,原本3口之家的生活还算过得比较幸福,但好景不长,2017年下半年,徐科被诊断出患尿毒症,治疗费用达10多万元,让这个家一下子陷入窘境。李海宾得知相关情况后,主动与驻村工作队长一起上门调查,帮助其申请贫困户,落实低保政策和健康扶贫政策。

为帮助其一家彻底从贫困中摆脱出来,李海宾为其量身定做脱贫方案,为其母亲推荐村里的公益性岗位,利用现有的责任田,合理规划种养殖项目发展产业……2019年,徐科一家年收入达30000元,成功甩掉了穷帽子。

多子桥村贫困大学生徐言菊父亲早逝,家里仅靠母亲一人供养两姐妹读书。通过走访,李海宾了解到徐言菊在读的学校没有为其落实贫困学生助学金。李海宾马上联系镇扶贫办,申请以镇政府的名义向徐言菊所在学校发函,帮助徐言菊准备申报资料,成功申请到国家助学金。

李海宾就是这样,一家家宣传政策,一户户落实政策,先后为6户贫困户解决饮水问题,21名贫困学生落实教育扶贫政策,28名贫困患者落实健康扶贫政策,13户落实危房改造,23人落实助残扶贫政策,19人落实产业扶贫政策,9人落实金融扶贫政策 ……

每当看着这一组组让贫困户受益的数字,李海宾感觉一切辛苦都十分值得。

对症下药,不落一人抓帮扶

精准帮扶是贫困户脱贫的重要手段,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这些年来,李海宾一直坚持把加强沟通联络、解决实际困难放在帮扶工作首位,倾心倾力帮助每一户贫困户想办法、谋出路、解难题。

“多亏了李干部,我现在也能靠自己的双手挣钱了,虽然目前挣得不多,但我很高兴,而且我相信越往后可以做的更好。”32岁的徐静今年谈及未来的人生时,脸上总是笑容可掬。

20年前,因一次意外摔伤,徐静成了高位截瘫,常年瘫痪在床,只能靠年迈的父母每日照料生活起居,一度让她十分颓废。为帮助她重新树立起生活的信心,李海宾多次上门走访,都给她传达有用信息。根据她目前的实际状况,李海宾和帮扶干部一起商量,鼓励她自主创业,开办网店。

面对新的开始,徐静喜忧参半。李海宾明白她的顾虑,当即与石首市商务局联系,安排专业老师给她培训授课,了解电商基础知识。为帮助她创业,工作队还免费送了她一台平板电脑。现在的徐静,成了村里第一个发展电商的贫困户,对未来,她的信心也更足了。

牛车墩村二组贫困户陈元香今年74岁,几个女儿早已出嫁,家里只有她一人生活。由于本人患有风湿病,行动非常不便。李海宾经常主动上门走访,与老人聊家常,了解生活状况,帮助老人跟女儿们视频聊天,营造了其乐融融的氛围。2019年,老人的房屋出现了裂缝需要维修加固,李海宾立刻与镇城镇办联系,为其落实危房改造政策。

李海宾常说,只有把贫困户的冷暖放在心里,想他们之所想,实实在在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我心里也才觉得踏实。

助推产业,有效提高带动率

牛车墩村因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一直以来发展都比较落后。为壮大村级产业,巩固脱贫成果,李海宾同工作队、村委反复研究,探讨村级产业发展方向,最终确定了发展虾稻连作、高产油菜、优质黄桃为主的产业。2018年,1000亩高产油菜示范基地喜获丰收,村民增收50万元以上,村集体收入达8万元。

同时,积极探索“村集体+合作社+贫困户”产业发展模式,大力推行市场主体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现有21户贫困户通过资金入股合作社固定分红,19户贫困户参与土地流转,10户贫困户在社务工,户平增收3000元。

“自从李爹给我介绍了合作社的工作后,我现在只要有空就到村里的益香黄桃种植专业合作社或广众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打点临工,既不耽误家里照顾老小,又能补贴点家用。”牛车墩村5组贫困户谢林英高兴地说。

年过半百的贫困户徐进伏,至今单身1人,因患慢病不能从事过重体力活。在李海宾的推荐下,徐进伏与村里的九龙虾稻合作社签订了长期用工合同,2019年,仅在九龙虾稻合作社的打工收入就达18000元,加上闲时到村里的其他合作社打短工,再加之庭院经济收入,现年收入可达2万多元,成为村里脱贫致富的榜样。

迎难而上,无怨无悔显“本色”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要求每个干部对使命要忠诚,对事业要执着,对工作要担当,特别是在关键时期,更要迎难而上,勇挑重担。

2019年初,因工作调整,市统计局驻村工作队由原先联系牛车墩村、多子桥村调整为联系牛车墩村、三字岗村,贫困户由74户增加到143户,李海宾没有丝毫怨言,仍是一如既往地迅速进入角色。

他将两个村的贫困户基本情况、已落实政策和待落实政策制成明细表,一项项落实到位,其工作多次受到市、镇领导高度肯定。特别是今年疫情发生后,他积极为牛车墩村、三字岗村212个贫困劳动力就业问题而奔走,和村委干部一起逐户上门,摸清就业底数,有效保证了贫困户的就业需求。

“给您介绍一个城区保洁工作,您愿不愿意去?”“哪有什么愿不愿意的,现在只要有份稳定的工作我就已经很感激了。”今年50多岁的李桂林,是高陵镇三字岗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单身一人的他原本一直在外务工,今年因疫情影响,再加上年龄原因不得不在家待业。李海宾同工作队一起,多次上门了解其就业需求,根据李桂林的条件多方托人打听市内合适的就业岗位,最终在朋友的介绍下寻得一份城区保洁的工作。今年4月,李桂林成功上岗,月工资可达1300元。

据了解,今年全村外出务工166人,在家就业46人,其中安排公益性岗位12人。切实的就业举措,有效巩固了全村的脱贫成果。

“越是最后时刻,越不能松劲懈怠。虽然牛车墩村、三字岗村143户贫困户已于去年全部脱贫,但今年突发的疫情,给贫困户和脱贫攻坚都带来了新的困难和挑战。作为工作队,我们会在就业帮扶、产业帮扶、消费扶贫等方面更加用力,巩固脱贫成果,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在今年该市的驻村工作队例会上,李海宾铿锵激越说道。

上一篇:荆州海事局到扶贫驻点村开展“两不愁三保障”再排查再整改工作
下一篇:驻村帮扶激发贫困村发展动能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