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花林寺镇高楼村水果种植基地里,70亩蜜桃进入成熟期,果农正忙着采摘。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曙松 通讯员 黄海涛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雷巍巍 通讯员 郭莎莎
这里土地不算肥沃,走在碎石田埂上还有些硌脚,却不见一寸荒芜的田地;
这里有奇特的喀斯特地貌,却独辟蹊径建成水果产业带;
这里养蜂,几代人靠它仅能糊口,如今却变成村民脱贫致富的“甜蜜产业”……
“产业选对路,心中底气足。”仲夏时节,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行走远安县花林寺镇,看到的是产兴业旺的蓬勃图景,感受到的是建设家乡的似火热情。
半高山地变芦笋育苗基地
地点:横岩坪村
“村民一窝蜂抢种西红柿、萝卜、核桃,却不知卖给谁,最后只能烂掉、扔掉。红通通的西红柿倒进沟里,堆了四五米高。”这是王雄回村之前的情景。
王雄,横岩坪村80后村支书。2013年以前,他是宜昌一家广告公司负责人,年薪不菲。当年,村民邀请王雄回村看看,希望他带领大伙一块儿致富。
王雄犹豫了。生于斯,长于斯,他太了解横岩坪村:平均海拔350米至900米,属典型的半高山地区;虽环境优美但山大土薄,世代靠玉米、水稻为生。路难行、水不通、电不稳,贫困百姓住在漏雨的房子里。“差距实在太大了,感觉整个村都被遗忘了。”
经过一番激烈思想斗争,王雄做通妻子的思想工作,回到老家,带领村民打拼。
首先从改善村里基础设施开始。他三天两头往县里跑,争取建设资金。慢慢地,村民看到变化:一条水泥路蜿蜒进村,家家户户吃上自来水,村民不再担心刮风下雨……
条件好了,产业从何而来?2018年,王雄充分调动从前积累的客户资源,寻找合作伙伴。一次偶然机会,他听说有人想投资农业,正在寻找土地,他辗转找到对方,盛邀其进村考察。“土地不肥,石头多。”远安县恒丰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方波回忆,第一次上门并未看中村里的土地,“是王书记的激情和执着打动我们。”
6天看了3次地,在相识的第8天,他们敲定合作项目——流转352亩土地,种植芦笋、雷竹、冬桃等农特产品,打造芦笋育苗基地。目前,该合作社已投资100多万元,吸纳115名村民社员就业。“男工每天80元,女工每天60元,合作社里收入稳稳当当的。”三组村民高国英笑容满面。
记者爬上半山腰,看到成片的芦笋长势正旺,娇嫩的芦笋尖钻出泥土;几个新建的塑料大棚里,正在进行幼苗驯化、育苗实验。“五一期间,横岩坪村芦笋集中上市,是宜昌大超市的抢手货。”王雄说,该村正在谋划芦笋深加工项目,把浑身是宝的芦笋“吃干榨净”,让产业做大做强。
从水果专业村到“果园小镇”
地点:高楼村
走进高楼村,雄奇秀险的喀斯特地貌夺人眼球。“我们村已成了网红打卡之地,不过,我们没有‘靠山吃山’。”驻村第一书记向俊峰神秘一笑。
再往里走,塑料大棚成片,果树成排。“这是我们正在打造的四季水果基地,全年都能品尝到新鲜瓜果。”记者看到,在流水潺潺的贾寺沟沿线,一条瓜果产业带初具规模,“十里瓜果飘香”的美景映入眼帘。
其实,和花林寺镇众多乡村一样,高楼村祖辈都种油菜、水稻、玉米。2013年10月,荆州公安县人周明经引荐来到高楼村,流转70亩土地种植葡萄。公安葡萄全国有名,为何要“移植”高楼村?周明用了6个字概括:山好,水好,人好。如今,周明在高楼成立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基地种植面积翻了4倍,葡萄树多达5万多株、14个品种,种植面积和品种数量在全县首屈一指。
记者见到周明时,他正在葡萄园里为果树“挂牌”,大串待熟葡萄沉甸甸地挂在枝头。周明说,受疫情影响,今年水果市场面临不小冲击。他提前谋划,及时调整营销策略,推出认领葡萄树活动,一树一主人,葡萄成熟后,主人可随意进园采摘。目前,已吸引300多人认领。
在水果大户的带动下,高楼村瓜果种植规模逐年递加:2019年已达1000余亩,引进市场合作主体16家。该村还聘请专家团队围绕“打造果园小镇”目标进行整体规划,根据市场需求优化品种结构,对老品种提档改良,引进雪桃、巫山脆李等新品种,限制农药化肥使用,提升产品品质,实现四季采摘;投入60万元新建节水灌溉系统、2800米排灌沟渠、700米机耕道,配备冻库、商廊等设施,对水果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
“搞农业贵在坚持,找准路子就要坚定走下去。”在向俊峰心中,高楼村的“果园小镇”不是梦。
“甜蜜事业”酿出如蜜生活
地点:凤阳村
凤阳村四组村民崔清海的家,位于海拔850多米的大山里。水泥路面,路况好,驱车20分钟就从山下来到他家门口。
“过去,老一辈养蜂,糊口都难。如今,养蜂致富变为现实。”崔清海说。
39岁的崔清海原本在深圳一家玩具厂打工,2010年前后,家乡封山育林成果显现,变得茂密葱茏,他感到“山里的发展机会来了”,便留在村里跟着别人学习养蜂。
从4箱中蜂起步,崔清海开启了自家的“甜蜜事业”。起初,由于不懂养殖技术,他常常被蜇得鼻青脸肿。找有经验的养蜂人求教,网上找养蜂教程自学,慢慢地,崔清海成为当地年轻一代养蜂人中的行家里手。记者看到,蜂笼沿着凹凸的山坡错落排列,彼此间隔一定距离。“每个蜂笼位置、朝向都是固定的,不然蜂子找不到‘家’,进错蜂笼就会打架。”崔清海为每个蜂笼标上编号,研究改进蜂笼样式,提高产蜜量。“今年养殖规模扩大到70箱,明年数量还将翻一番,预计年收入近20万元。”
村支书王纯章告诉记者,该村因地制宜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绿色产业,正全力打造中华蜜蜂养殖专业村。为鼓励村民养蜂,凤阳村与驻村帮扶单位远安县公路建设养护中心拿出奖励政策:普通村民每箱蜂补贴100元,贫困户补贴150元;镇村两级每年开展一次培训,将养蜂技术送到百姓家。今年,该村蜂箱将突破1200笼,产值超过100万元。
三组村民田德金,2015年靠养蜂摘掉贫困帽,今年他家中蜂养了50多箱。“脱了贫,还要致富,今后我们的日子比蜜还甜。”他笑道。像田德金一样脱贫的贫困户,该村还有36户。
乡村要发展,关键在产业。花林寺镇推行“一村一品”,让村村有产业、户户能增收,助力贫困群众移定脱贫,稳步推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