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荆楚乡村振兴网 > 资讯> 正文

江陵“联村发展”探索产业兴村

发布时间:2020-07-27    来源:    字体大小:A-   A+

    

江陵县熊河镇熊彭村,村民们在打包豇豆。

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光正 通讯员 沈黎明 黄建军

村集体一贫如洗,村“两委”连办公的地方都没有;村里无钱为村民办事,村干部说话没人听……在脱贫攻坚战打响之前,一些地方这样的“空壳村”“后进村”并不少见。

如何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更好地发挥村级党组织带领农民奔小康的引领作用?

江陵县在脱贫攻坚中抓住政策机遇,探索推广“联村发展”模式,求解“穷集体”痼疾,村级集体经济“家底”变厚实,产业发展带动能力明显增强。

来自光伏电站

的启发

2018年,江陵县郝穴镇荆江村、沙岗镇刘湖村等17个贫困村,将申请到的产业扶贫项目资金集中起来,在马家寨乡建成光伏发电站。发电年利润85万元,每村分得5万元,一年就脱贫出列。

“为何想到17个村凑钱建电站?”

江陵县委组织部部长王焱群介绍,光伏发电站建在马家寨乡杨渊村,项目所需资金680万元,不要说杨渊村,就是马家寨乡也拿不出这么多钱。后来集思广益,将其他贫困村产业扶贫资金集中起来,赚钱后按股份分红。

光伏发电站让其他村看到“联村发展”的好处,也跃跃欲试。县委组织部又在熊河镇筹建村集体经济产业园,由该镇熊河村、新河村出地,秦市乡秦家场村、普济镇赵家岭村等7个村出钱入股。产业园引进富亿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种植吊瓜,第二年就产生效益,合伙经营的村都分得2万元红利。

去年,该产业园用工3500多人次,开出劳务费32万多元。熊河村村民陈伦高把农田流转给产业园,到产业园打工,年收入3万多元,比过去种田高1万元。产业园每年还帮扶50名贫困户,每户以3000元扶贫产业奖补资金入股,每年分红1000元。

马家寨乡和熊河镇的成功案例,吸引其他乡镇纷纷效仿。江陵县专门成立发展新型村集体经济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全县“联村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徐方华介绍,把一些缺乏资源、找不到项目的村集中起来,精选好产业,吸引市场主体共同发展,既壮大村集体经济,又帮助村民特别是贫困户增收。

整合项目资金

实现规模经济

“村里底子薄,就算申请到扶贫资金也搞不成一个项目。这笔钱我们又不敢乱用,只能闲置。”普济镇杨岔路村党支部书记严圣才说,这种情况在江陵曾很普遍。

今年普济镇建成260亩吊瓜产业园,包括杨岔路村在内的10个村各投14万元共建合作社,严圣才当选为合作社负责人。产业园总投资282万元,除各村资金,县、镇各扶持一部分。

“壮大集体经济需要发展产业,产业需要好项目,项目需要资金,资金必须达到一定规模才行,这就需要联合发展。”省社科院农村经济研究所所长邹进泰认为,通过资金带动土地、劳力等生产要素向规模化集中,继而实现集约生产、规模经济。

如何联合?必须在平台上整合资金。

普济镇党委组织委员王利芳介绍,以前农村修路修渠,以片区为主,需要以县级为平台整合资金。现在基础设施建好了,需要大力发展产业,无论是一村一品还是一镇一业,牵涉面相对以前较小,整合平台开始向乡镇、村延伸,有些需要镇出面,有些村自己做主就行了。

秦市乡五岔河渔场提档升级,需要新建道路1.8公里、整治鱼塘470亩,投资概算300万元。渔场拿不出这么多钱,秦市乡出面整合项目资金,荆堤村等4个村联合投资200万元,剩下的由乡政府出。渔场盘活后租给企业,出资村每年分红4.7万元。镇村还安排24名贫困户到渔场工作,每人每年增收5000元。

秦市乡孟家垸村等12个村自行联合投资185万元发展食用菌,2019年收益23.5万元。按股分红,孟家垸村分得6.5万元,其他村分得2万元、1万元不等。

熊河镇熊彭村等4村联建的豇豆基地配套设施,吸引一家广西企业与该村成立合作社,免费发放种子,提供技术培训和统防统治服务,目前周边已有上千亩豇豆,计划发展到5000亩。

引进市场主体

拓宽销售渠道

江陵县村级集体经济产业园引进的富亿农业,在荆州最早试种吊瓜,吊瓜子销往江苏、安徽等地贴牌加工,最终进入良品铺子等终端渠道。

为什么选择富亿?“最主要的是富亿有渠道,能够保证销售。”产业园负责人李忠华说。

资市镇潘市村很多村民种菜,经常出现卖菜难。今年该村与另两个村共建84个蔬菜大棚,租给一家合作社。这家合作社跟荆州各大农贸市场有联系,销售不愁。“我们再也不操心卖菜了,每村每年还可分租金3.6万元。”潘市村党支部书记陆菊说。

熊河镇党委副书记龚华夏介绍,彭市村等6个村投入300万元共建200亩芦笋基地,与江西一家企业达成保底销售协议。第一年没产出,第2年起每村收入5万元,第3年至第10年年均收入可达10万元。

邹进泰认为,江陵县用“联村发展”模式来壮大村集体经济是个创新之举,“联村发展”集中力量办大事,不仅夯实了村级集体经济,还给贫困户提供了务工挣钱机会,是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益探索。

上一篇:老河口市小艾草助贫困户脱贫
下一篇:松滋卸甲坪郑兴兵的脱贫故事

Copyright ? 2001-2022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