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新报全媒记者 张静 通讯员 李尧强
立秋时节,鹤峰县中营镇白鹿村猕猴桃种植园区内,猕猴桃挂满了支架。
“现在,这里真是实实在在的绿色银行啦。”基地里,白鹿村党支部书记苏万斌眼中放光。“今年的挂果面积比去年增加了50亩,预计总产量是4万多斤,按目前的市价,总收入40万元以上。”
5年前,白鹿村还是一个交通闭塞、发展滞后的贫困山村。全村4个村民小组167户461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52户155人,村集体经济收入为空白,人均可支配收入不足5000元,入列省级重点贫困村。
当年,原省林业厅、鹤峰县扶贫办驻村工作队及村两委经过调研论证,发现这里终年云雾缭绕,湿度大,决定把种植猕猴桃作为全村脱贫的支柱产业。
起初,这一做法未得到村民们的信任。“因为山林中野猕猴桃遍地都是,大家觉得没有种植的必要。”苏万斌介绍,为让贫困户动起来,工作队下足了绣花功夫,设计“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业发展机制,帮扶单位提供产业扶持资金75%、村民自筹资金25%,以“村委会+基地+农户”模式,流转坡陡石头多的黄土岭和生田堡等荒坡面积260亩。
“坡陡石头多,只能用最笨的办法——把土壤填进石头缝里,为猕猴桃种植造地。”工作队计划采购60多车腐殖土和肥料,但山路难行,如果等待修路,至少又是1年时间。
“背也要背上去。”当时的驻村工作队队长、原省林业厅干部方靖带着工作队员和村民手脚并用,背着几十斤重的粗篾背篓,一步一步往上爬。仅用1个多月时间,硬是在石头缝里造出大片梯田。基地建起来了,工作队又通过“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培训村民,还聘用两名专门人员从事猕猴桃日常管理。
4年的艰苦努力,白鹿村猕猴桃种植园区出现在人们面前,2019年,基地猕猴桃总产量接近10吨,产品供不应求。参与园区建设的农户得了实惠,基地带动160余户村民增收致富,建档立卡贫困户52户如期出列,还为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6万元。
重要的是村民信心得到提振,脱贫致富积极性得到了增强,“脱贫光荣、勤劳致富”在白鹿村已蔚然成风。